黄健忠:中国对外开放正在逐渐走向高质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黄健忠表示,中国的对外开放正逐渐转变为高质量开放,是基于国内市场的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能分配的对外开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黄健忠5月26日在“上海论坛2018”发言时表示,中国的对外开放正逐渐转变为高质量开放,是基于国内市场的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能分配的对外开放。

他说,2013年以前,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单纯的高速开放,是基于外部市场需求快速将中国推向市国际市场的对外开放。而在2013年以后,尤其是中共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的对外开放逐渐转变为基于内需加上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全球化。  

在黄健忠看来,今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优化检验营商环境,促进投资与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将成为中国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重大实践和典型示范。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600家企业已经直接报名参展,包括近百家500强企业和各国行业龙头企业。

黄健忠表示,中国之所以有能力组织这次进口贸易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主要基于三方面的比较优势,即:制造大国、投资大国、互联网大国。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制造业产量最高的国家。对外投资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一季度中国对外投资同比增长24.1%。而互联网大国的比较优势则是由BAT三家互联网公司持续的技术研发及相关互联网活动的扩张所支撑起来的。

黄健忠表示,中美贸易摩擦是对WTO体系的又一次践踏,无论是美方主动发起的挑战,还是中方被动的回击,两者都是游离于WTO规则之外的行为。而进口博览会提供了一个与WTO相对应的多边贸易模式,中国要切忌再次跌入以一对多的单边格局,应当加强交流互通,在多边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

“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有助于建设以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市场主体检验为依据的营商环境。”黄健忠指出,在此前长期的高速开放过程中,对国内市场营商环境的测试始终是基于政府压力的测试,而这次的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国内营商环境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标准,即产业竞争以及市场主体的检测,这也将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动力。

黄建忠还说,进口博览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包括区域的经济活力的增强、国际产能合作,包括双边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的国际化。,但同时也不要给予国际进口博览会过大的压力,进口博览会就是一个贸易便利化,加大投资的窗口,是中国传达开放姿态的一种渠道。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