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这个世界如此辽阔 它对人类的活动一无所知”

本周新书关键词:候鸟、微小说、美国媒体、钱权交易、色彩的艺术、即将消失的世界……

《候鸟的勇敢》 

迟子建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5月

从第一次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至今年在《收获》上刊登这篇小说,迟子建已经写了三十多年小说。《候鸟的勇敢》,写于作者在哈尔滨的新居。在创作的过程中,每天傍晚出门散步,她总能看见各色鸟儿,在林间和滩地飞起,最常见的是长尾巴喜鹊和热烈叫嚷的麻雀——小说中的鸟儿也与现实的景象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契合。

小说中描写了多种候鸟以及候鸟与人的故事,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那对东方白鹳,因为它们被寄予了作者对逝去爱人的悠长哀思。迟子建回忆说,在爱人去世的前一年的夏天,他们一起去河岸散步,忽然河岸的茂草丛中,飞出一只白身黑翅、细脚伶仃的大鸟;见过那只鸟的第二年,她的爱人就离开了。这样一只不吉祥的鸟,使她难以忘怀。

出身于东北,以东北故事为题材,迟子建经常会被拿来与另一位著名“东北女作家”萧红相比较,虽然这种出于地域和性别的归类并没那么有道理。不可否认的是,迟子建的小说,始终带着属于北国的寒冷气息和的自然意象,比如“雾月牛栏”、“白雪乌鸦”等等,它们既不是都市的,也不是乡村的,而是只属于她的。 

《100:小小说百篇》 

 [意] 乔治·曼加内利 著  魏怡 菲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12月

这本小说是意大利作家、新先锋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乔治·曼加内利1979年出版的作品,由100个微小说组成。微小说的主角随机而跳跃:情侣、杀手、疯子、帝王、龙、骑士、肥胖的先生。“这个世界如此辽阔,它对人类的活动一无所知,遥远而永恒,如同一个无限长的、一动不动的黎明,”曼加内利写道。

卡尔维诺在这本小书的序中,将作者称为“最典型的意大利作家,又是意大利文学中最为孤立的作家”——最典型之处在于,他的风格直接来源于十七世纪的散文体,好似“由比喻构成的漩涡,和由令人捧腹的发明汇成的瀑布”;最孤立之处在于,他的作品“无情地摧毁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意大利文学表现出的所有道德的、教育的、或者仅仅是说明性的意愿”。

这本小说不禁让人想起其他一些莫名其妙、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比如科塔萨尔的《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还有葡萄牙作家贡萨洛·曼努埃尔·塔瓦雷斯的《四先生》。这些小书在文体上不免都显得难以归类,在内容上却充满了儿童般的奇思妙想,而在抛弃了严肃叙事、英雄主义之后,人们也许可以从中透视出生活本来的样子。不过,对于习惯了传统小说形式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摸不着头脑。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美] 凯瑟琳·格雷厄姆 著  萧达 译
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4月 

1971年 “五角大楼文件”泄露,该文件详尽客观地记录了二战以后美国政府对越政策的种种秘密,全美各大媒体集体沉默,唯有《华盛顿邮报》将真相彻底公开。 1972年 “水门事件”爆发,《华盛顿邮报》持续在头版头条发布事件调查报告,成为了直接导致美国当任总统尼克松下台的重要力量之一。带领《华盛顿邮报》创造新闻历史的人物,正是本书的作者凯瑟琳·格雷厄姆。

说起来如此勇敢伟大,但凯瑟琳·格雷厄姆并不是一个创业者,而是出身名门的“白富美”,起点远高于普通人。她的父亲在30岁出头就已赚得数百万美元,母亲大学刚毕业就在《纽约太阳报》担任自由撰稿人。因为父母是如此重要,她的个人传记也以浓重的笔墨描述了她父母的相遇过程以及整个发家经过:在1933年,她的父亲收购了《华盛顿邮报》,这直接影响了凯瑟琳的事业命运。

在经历了一系列肥皂剧般的中年危机——丈夫出轨,抑郁自杀未遂——之后,凯瑟琳走出了家庭主妇的身份,重新回归职场,并创造了奇迹。她极其自信地将个人历史与政坛历史融为一体,这一方面无疑体现了她作为媒体巨擘掌门人的野心,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了媒体舆论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1700-1845)》 

[美] 范岱克 著  江滢河 黄超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4月

本书作者是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范岱克,这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广州——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研究的内容包括这个港口是怎么运作的,以及所有参与贸易者的日常生活。这些参与者包括当时在广州的东南亚人、远道而来的西方人和本地中国人,借由他们之间的交往,作者将常常被认为僵化的中外二元对立的关系,描述为了一种充满张力的互动关系。

关于“鸦片战争”的著述已有许多,例如中国学者茅海建的《天国的崩溃》,就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系列史实,并大胆地重新论定历史现象的“合理之处”,足以令习惯教科书上鸦片战争结论的读者大吃一惊。而对处于贸易中心的广州的讨论,可能会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彼时中外贸易的状况。

《金钱暗流:美国激进右翼崛起背后的隐秘富豪》

简·迈耶 著  黎爱 译
 新星出版社 2018年4月

美国的财富如何影响了美国的政局?美国的顶尖富豪与美国权贵人物之间关系如何?又对美国的普通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016年,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时曾在推特中表示,自己会终结华盛顿的腐败,因为他并不依赖权贵富豪们的捐赠,他自己就已是亿万富豪,然而在他当选之后,华盛顿的状况并没有变得更好。那么重点来了,特朗普与谁有着利益交换关系?

在这本书中,调查记者简·迈耶展现了她对于当今美国财富阶层与政治高层勾结的深入观察,她一点点揭开了美国第二大私人企业科氏工业集团的科赫兄弟的神秘面纱,和以他们为中心的、亿万富翁盘根错节的势力网络,以及这样的网络如何推进了美国政治的保守化。

将美国权贵阶层钱权交易的内幕捅破,再逐层分析这种从上至下、从少数人物到普通公众的广泛影响,并与美国广泛存在的不平等及贫困问题挂钩,《金钱暗流:美国激进右翼崛起背后的隐秘富豪》一书的内容波折离奇,如同一部政治小说。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查期间,作者还受到了曝光对象的诬陷,而她坚持新闻报道的勇气值得敬佩。

《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 

菲利普·鲍尔 著   何本国 译
译林出版社 2018年3月

“艺术其实是一门科学,而科学也更是一门艺术。”这是英国科普作家菲利普·鲍尔所秉持的信念。在《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 一书中,他从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负面情绪讲起,因为色彩能够激发强烈的情感,甚至暗示情欲,因此许多文质彬彬的人将色彩看作粗野和堕落的象征,就如勒·柯布西耶断言,色彩“适用于头脑简单的种族、农民和野人”。

鲍尔在书中试图教会读者从色彩的角度观看艺术作品,揭示艺术、科学与文化协同演进的历程,扭转以往艺术史研究重技艺而轻材料的倾向。比如他提到,中国西安挖掘出土的陶俑上往往粘附着一些色料碎片,其中有些色料也常见于古代世界的其他地方,比如红辰砂,就在秦汉两朝遍布亚洲和中东地区;而兵马俑身上的一些色料,只有化学工艺杰出的中国才有。千百年来,艺术需求刺激了化学工艺的演进,绘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色彩谱系又因科学而扩张,精美画作背后的科技维度亦是我们理解艺术史的一个关键。在这本书之外,三联书店此前出版的《颜色的故事》也是一本对颜色进行研究的著作,可与本书并读。

《即将消失的世界:海岛人类学笔记》 

[意] 阿丽切·皮丘基 [意] 安德烈亚·安杰利 著  刘湃 徐丹丹 译
读库·新星出版社 2018年3月

本书两位年轻的作者都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因为好奇,他们一起前往基里巴斯旅行,而这次人类学之旅彻底改变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基里巴斯是个岛国,位于太平洋中部,由于全球变暖及随之而来的海平面抬升,它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第一个从地球上消失的国家。他们在基里巴斯的旅行,囊括了当地生活各个方面,他们参与婚丧嫁娶,走访渔人、养殖业者、巫医,观察当地的经济、媒体各个行业。他们发现,基里巴斯的人们心境乐观,过着简单的生活,并不因为暗淡的前景而放弃什么。

“即将消失的世界“如同一个隐喻,不仅指向眼前这个即将被吞没的岛国和无忧无虑的生活,也让人不禁想起这个星球上有些文明的必然结局(毕竟,只是站在西方现代文明的角度上,认为其他地区的文明是蒙昧的、前现代的、无忧无虑的,是十分傲慢的)。而当那天到来,当多样态的文明终归于一时,我们也能如此乐观淡然吗?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美]亚当·奥尔特 著  闾佳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8年4月

这本书的主题十分迷人,那就是“上瘾”,我们会对许多东西产生无法抗拒的瘾,比如可乐、咖啡、薯片或是社交网络。上瘾究竟是一种病态?还是根植于人类本性中的一种倾向?

作者亚当·阿尔特是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他对于社会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在这本书中,他为人们分析了人们会对什么上瘾、为什么上瘾以及上瘾的生物学机制,并为上瘾的行为开出了药方,例如改变习惯、构建环境、让需要做的事情更有趣等等。

在《欲罢不能》之外,作者还有一本有趣的书叫做《粉红牢房效应》,论证的是心理学如何影响商业世界,或者说人们会如何被心理诱导所绑架。比如一个顺口的名字可以让你更容易晋升,某些颜色可以让罪犯束手就擒,另一些颜色却能提高工作效率。说起来可以算作广义的营销心理学,可以应用到人际交往乃至广告影视当中。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