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江湖儿女》:贾樟柯把各类中国男人都黑了一遍

贾樟柯拍的是情和义,不是吴宇森那种浪漫化了的情和义,它要土气很多,但也要真实很多。

文 | 哈麦

5月11日,贾樟柯新片《江湖儿女》戛纳首映,映后媒体场有大片掌声,算是电影节开幕前四天以来,热度最高的一部竞赛片。映后接受采访的几位中外记者都表示喜欢这部电影,贾樟柯没有让人失望。在奖项上,很多人夸赞赵涛的表演,觉得她有机会争夺今年的戛纳影后。

《江湖儿女》

1

《江湖儿女》讲了一个“男人无情,女人有义”的故事。

过去我们看的讲江湖和义气的电影,大都是男人戏,女人只是功能性角色。但贾樟柯反其道行之,他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女人形象,而男人们,被衬托地那么外强中干、虚伪自私、恶俗猥琐。

2

电影故事从2001年讲起,还是贾樟柯熟悉的山西,大同,新旧交替的时代,工厂下岗,四处拆迁。廖凡饰演的斌哥出场,他是罩着一帮兄弟的大哥,有把枪壮胆,很受尊敬。但他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比他更生猛的小年轻们要出头。斌哥遭遇围击,差点被打死,他的女朋友巧巧(赵涛饰)在情急之下掏出枪镇住了场面,然后就被警察关进了大牢。

五年后,巧巧出狱,一心寻找斌哥,而先于她出狱的斌哥却没有来接她。他早就选择了更有助于他事业的女人,不愿意再跟巧巧有瓜葛。曾经那个教给巧巧什么是“江湖人”的男人,亲口告诉她,“我已经不是江湖上的人。”

巧巧辗转回到家乡,又操持起了她熟悉的麻将馆生意,罩着那帮曾经的老兄弟。多年后,斌哥没能飞黄腾达,反而坐着轮椅回来了。因为喝酒太多,脑出血。他还是摆一副大哥的架势,想留住一些尊严,想确定巧巧是不是还对他有情。在得到答案后,他又选择了离开。

《江湖儿女》

3

斌哥是一个典型的有古惑仔情结的中国直男,对女人的心态就是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来,我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去。他外强中干,他的情和义都是表面的,内里上,他也是一个跟其他功利自私的商人没本质区别的人,他还是信奉有钱才能让别人看得起。

而巧巧是真正有情有义的人。她一口咬死枪是自己的,为斌哥坐牢五年。她跑到奉节寻找斌哥,还想跟在他身边。即使被伤的很深,她还是选择了接纳残疾的斌哥,并且四处给他寻医治疗。在有人羞辱他的时候,她站出来护着他。

一开始,巧巧不懂什么江湖,她只想跟斌哥远走新疆,做点小生意,过安稳的小日子。到最后,斌哥问“你恨不恨我?”她告诉斌哥,“对你无情,也就不恨了。江湖上不就讲个义字,你已经不是江湖上的人,你不懂。”

在这部电影里,男人们都是这个时代道义和人伦崩坏的载体。刁亦男演的“大学生”学了知识努力的方向就是只认钱,张一白和张译演的有钱老板角色,反应的是中国有钱人普遍玩小三的现象。徐峥演的火车旅行客,是个典型的夸夸其谈的骗子。就连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摩托司机,都心生邪念想要顺便搞一下巧巧。

4

贾樟柯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用故事片的方式,完成了对当代中国的纪录。看他的电影,就像看一部中国当代史,其中的人和事,都非常具有时代性。

《江湖儿女》也不例外,歌舞厅、工厂下岗、三峡大坝拆建、广场舞、高铁、微信、直播、一带一路,各种时代元素丰富故事。《浅醉一生》、《上海滩》、《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各种时代金曲串联主题。还是熟悉的贾樟柯味道。

贾樟柯拍的是情和义,不是吴宇森那种浪漫化了的情和义,它要土气很多,但也要真实很多。电影里所有的人,都是处在这个时代的人,男人没有了情义,是因为我们这个男权主导的社会没有了情义。只有那个有情有义的女人,存在于电影中。要放在现实中来看,或许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吧。

来源:中国电影产业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