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年会】中国VC为什么不投资芯片?

朱啸虎在论坛现场说:“芯片投入回报不成比例,曾投过好几个血本无归”。

图片来源:投中年会现场

“美制裁将会使公司立即进入休克状态”,4月20日,中兴董事长的这一句话令业界震动。一纸禁令,不仅让中兴8万员工及30多万股东深受冲击,企业濒临休克的边缘,而且还剑指了中国高科技发展的痛点。

一时间反思不断。“中兴事件”反映出我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产业在关键芯片、核心零部件方面基础薄弱。更重要的是在资本层面的薄弱:在2018年的投中年会上,有VC直接表示,芯片利润相当于卖肥皂,投入回报不成比例,国有资本投入也有诸多门槛。

芯片利润相当于卖肥皂

“中国VC不是不投芯片,之前我们投了好几个都血本无归,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贡献了一份力量”,朱啸虎讲了芯片投资的几个难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投资收入不成比例,“它不像成功的企业腾讯、阿里、四五千亿美金的市值,芯片最成功的就是10-20亿美金,这对VC来说,投入和回报是不成比例的。”

第一、是中国的芯片公司大部分是单一产品公司,这样的公司从长远来看回报是有问题的,因为生命周期很短,很快就下降到平均水平。因为前期投入很大,公司的估值都不高,但是投入不少几千亿美金。研发人员、技术投入都是很高的成本。

第二、从中期来看,任何大的行业都有周期性,任何大的新平台起来后,先出来的肯定是做硬件的公司,比如说PC时代出来的是英特尔、IBM、思科;人工智能时代,英伟达跑上去了。在人工智能上,中国还有机会。

芯片的投入一旦形成平台,新公司很难做,尤其是芯片公司前期投入非常大。如果竞争对手靠先机占据市场,把设备成本摊销掉以后,就没办法竞争,因为成本曲线远落后于竞争对手,除非靠政府的大量补贴和支持。但在人工智能芯片上还有机会,最近市场上很火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我们投了一、两家。

第三、中国先靠积累资金和实力,然后走技术路线,这是比较靠谱的路线。今天的互联网巨头,不管是阿里、腾讯、滴滴是要花很多的钱研发核心技术,滴滴在美国建立了实验室,招聘了很多优秀的工程师。每个月在技术投入都是一、两千万美金,这是我觉得比较现实的路径。

 回顾中国芯片投资史,在2000年以后,美国基本就不太投资芯片、半导体行业了。整个使用芯片的中国、韩国的公司全部都过来了,它只是维持了一个相对很小的一个终端,就是最终使用的一个市场。所以看起来资本市场不支持高技术的这种芯片的行业。

中国真正标准的VC在国内做大规模的投资,也就是2004-2011年左右的时间,这期间投芯片的人很多,现在产生的基础应用芯片也是那个时候投资的。但是芯片企业的成长路径单一,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转型、或者变通的可能。

“对VC来讲,它喜欢投一些更利于产生更大需求,更快速能够把钱收回来的项目。你说是击鼓传花赚钱也好,是通过实际利润达到多少倍也行,更重要是看重这一点。” 火山石资本管理合伙人章苏阳这样表示。

从基金的角度看,资金集中度更高一些。所以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主流VC投芯片公司是投第三轮,第一轮投进去基本上90%的公司没了,剩下的10%做到第二轮。由于第二轮和第三轮价格不会差太多,VC就投第三轮比较多。由于这样的原因,和基础层相关的一些东西,投入基本上是靠国家性质来投入。这是由市场结果决定的。

章苏阳甚至表示,到了市场上,所有的东西都比芯片更容易产生回报和利润率,这是正常的商业公司选择的问题,因为资本是逐利的。

零利润状态不是零利润,就是你进入芯片和进入其它如卖肥皂的差不多的利润,基本上没有差别,除非是现在很缺的比如高级FPGA(可编程的“万能芯片”)。我们现在的水平是什么呢?做到中低端FPGA,但是对那些公司来讲,利润也就是平均利润,不会很高。这是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是会影响到商业投资行为。所以这一点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中美竞争的焦点在哪?

由芯片话题牵扯到了中美竞争的焦点问题。朱啸虎认为,十年前开始做投资时,中国的公司是美国公司的1/10,大家现在认为中国和美国相同商业模式的公司应该是1:1,甚至是中国的公司比美国还要高。

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移动互联网充分发挥中国人口红利,以前PC时代,并不一定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上网的,像酒店服务员、餐饮服务员他们并不是随时随地上网,所以人口红利发挥不出来。但是移动互联网不一样,任何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所以中国的人口红利比美国大很多。

第二个中国的年轻用户,90后、00后他们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比十年前的80后强很多啊。

这两点,造成了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比美国的互联网几乎是1:1,甚至是更贵。最近两年中国在消费互联网上有非常多的创新,比如说抖音、快手,而美国的消费互联网是沉默的,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很多的消费互联网投资公司已经转行看别的。而中国不一样,还非常活跃,很多公司成长起来非常快。像共享单车这些模式,是美国的公司开始Copy中国的,这是过去明显的变化。

凯旋创投执行合伙人周志雄从1999年入行,观察到中美VC模式的变化。在90年代,中国整个VC的模式全都是抄美国的。但他认为,到今天,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用钱砸出市场的模式中国是领先的。所有涉及到消费者,涉及到用钱解决问题的,中国都走在前面。

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讲,真正做到快速增长,中国完全是靠消费者起来的,凡是能够快速增长,不管你用什么方式都得到了超额的回报,从投资者或者是VC的角度来讲自然是往那方面倾斜。

中美贸易:短期摩擦 长期乐观

这一次中美贸易摩擦,美国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先进制造,而不是纺织鞋帽等手工制造业。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高铁、新能源汽车、航空产品等会加大限制,提高关税;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在美国的技术类的并购也会受到很多的限制。

百度风投CEO刘维认为,虽然短期摩擦存在,但长期来看应该是一种乐观态度。

百度风投内部跟美国政府部门有很多的交流。我们在交流中感受到,美国政府会阶段性地,而且不可避免地,给中资或者其他非美国的资本对美国的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过程里设置一些非常严厉、甚至矫枉过正的政策。这些流程对于百度风投,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前两天美国公布的301的报告的内容,其实报告中很多的重点恰恰不在于中国对美国顺差最大的行业,而是关注汽车和技术等领域。为什么美国会对这些领域设限——因为它还是更加关注下一个阶段技术标准的制订。

十年前、二十年前美国不怎么关注中国的资本,认为中国VC怎样投都是一个“追赶”的态势。“追赶者”从经济上来讲是最终不划算的,难以获得超额的利润,即便最终赶上了,也是非常烧钱的。

中国VC投了这么多的模式创新,或者叫“应用创新”,因为有了这样的带动,中国第一次到了这样一个时点——我们有能力在新的一套体系结构上与美国同台竞争。这套体系结构是什么?就是底层的算法变了,现在所处理的数据流,很多是海量、实时的AI数据。

刘维认为,在原来,我们的技术还没有成为“体系结构”,传感器就是传感器,ASP就是ASP,后面做处理就是做处理。而现在是我们的技术“体系结构”达到了感知认知融合。现在新的智能设备出来,操作系统变了。

今天新的智能汽车、智能硬件、智能摄像头,包括未来的人体设备,智能工业设备、智能机器人等等,每个领域都有可能打造新的操作系统。无论是BAT这样的巨头,还是优秀的创业的公司,都有野心参与打造这样的操作系统。

现在到了这样一个时间节点,那就是中美两国有能力开始制订新的标准。短期贸易摩擦是有的,但长期合作也是不可避免的。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