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布生活垃圾分类3年行动计划,至2020年实现全市覆盖

从2018年到2020,上海将通过三年行动,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并实现生活垃圾全程分类运输。至2020年,上海全市日均处理垃圾能力达到3.28万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2018年到2020,上海将通过三年行动,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并实现生活垃圾全程分类运输。至2020年,上海全市日均处理垃圾能力达到3.28万吨。

2018年4月21日,上海市绿化市容方面对外公布此生活垃圾分类行动规划细节。据行动计划要求,此次计划将分为三年完成。

其中,在源头分类上,2018年,上海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静安区、长宁区、杨浦区、松江区、奉贤区、崇明区6个区和其余各区2个街道(镇)率先实现居民家庭“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严禁有害垃圾混入其他生活垃圾,日常干、湿两分类,鼓励资源回收)的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市干垃圾末端处理量控制在2.14万吨/日以下,湿垃圾分类处理量达到3480吨/日以上,两网融合可回收物资源化回收利用量达到660吨/日以上。

2019年,上海市12个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黄浦区、徐汇区、普陀区、闵行区、嘉定区、金山区6个区以及浦东新区、虹口区、宝山区、青浦区50%以上的街道(镇)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并实现70%以上居住区垃圾分类实效达标。全市干垃圾末端处理量控制在1.97万吨/日以下,湿垃圾分类处理量达到4880吨/日以上,两网融合可回收物资源化回收利用量达到900吨/日以上。

至2020年,全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市所有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9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全市干垃圾处理量控制在1.81万吨/日以下,湿垃圾分类处理量达到6300吨/日以上,两网融合可回收物资源化回收利用量达到1100吨/日以上。

据悉,上海目前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每天的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两万吨。2010年3月,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生活垃圾管理若干意见》,明确推进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

8年的推广过程中,垃圾分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但政策制定与执行上的脱节常常为人诟病。其中,垃圾的混装混运的方式一直备受争议。

因此,此次行动计划将分类运输做特别强调。

其中,2018年,色彩喷涂400余辆湿垃圾专用收运车辆;张贴3000余辆干垃圾车辆的识别性标志;新增16辆有害垃圾专用运输机动车;全市湿垃圾专用收运车辆达640辆。2019年,全市湿垃圾专用车辆达780辆;2020年底,全市湿垃圾专用收运车辆达到920辆。

生活垃圾“消化能力”方面,行动计划同时要求,至2020年,上海全市建成8000个回收网点和210个中转,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达到3.28万吨/日以上,其中湿垃圾处理能力达到7000吨/日。

根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日前公布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状况调查报告”显示,98.9%的市民表示愿意参与垃圾分类,但调查中也反映出垃圾分类推进缓慢的三大症结:垃圾分类标准标识不清、市民垃圾干湿分类意识较差、垃圾混装运输影响市民分类积极性。

如何扭转此前市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难题?行动规划表示,讲推进居民家庭按照“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实行垃圾分类,严禁将有害垃圾混入其他各类生活垃圾。居民家庭做好日常干、湿垃圾两分类工作,鼓励居民将可回收物通过售卖方式纳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并建设垃圾分类全过程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市、区、街镇三级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监管系统。

行动计划还明确,加快推进分类立法,形成垃圾分类法治保障,建立多部门协同执法机制,组织开展对全程分类的执法检查;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推广垃圾分类典型示范居住区做法,由居委或楼组干部“百分百入户”宣传、定时定点指导监督;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课堂”,重点深入开展中小学垃圾分类教育。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