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七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边界或土地权属不清

4月10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组负责人王伟在一研讨会上指出,目前有70.78%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范围界线或土地权属不清的问题。

4月10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组负责人王伟在一研讨会上指出,目前有70.78%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范围界线或土地权属不清的问题。

4月10日,昆山杜克大学举办自然保护领域智能科技及大数据研讨会,王伟受邀发表了题为“自然保护区移动监管系统”的演讲。

据悉,目前原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中科院、海洋局等七部门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制度。从2007年到2016年,该国家评估组花了十年时间,已完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

王伟指出,基于上述评估结果,评估组发现了三大核心问题。

第一大问题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边界与土地权属不清,使得违法违规活动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这是大家都比较明确和清楚的问题。我们到了保护区现场,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认为国家林业局批复的保护区规划和国务院批复的不一致。”

王伟在演讲中提到,有70.78%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范围界线或土地权属不清的问题,特别是存在违法违规项目的保护区,边界权属问题尤为严重。在抢救性批建时,相关文件未明确说明保护区的范围和面积,以及与地方政府和社区的协调沟通不足,导致保护区管理机构无法对区内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我们就这个问题和国家林业局沟通过,领导表示,林业局批复的是建设规划,告诉保护区在哪些地方开展保护工作,但保护区的规划图最终还是要以国务院批复为准。”王伟透露。

评估组发现的第二大问题在于管理机构不健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王伟指出,18.14%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管理机构设置不全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于30%等问题。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设置不统一、级别差距大;有的保护区有独立的管建机构,有的则为地方行业部门代管;管理机构的级别有正处级、副处级,也有正科级、副科级甚至股级等。

第三大核心问题是资金投入不一,基础设施建设有差距。

评估结果显示,12.29%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距,主要是因为资金投入和运行经费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不同保护区主管部门资金投入不同。其中,国家林业局设有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仅支持林业部门主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业、国土等主管部门未设立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

据新华社报道,2017年年底七部门在上海启动了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计划到2018年年底完成,其中涉及多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本次管理评估工作将与今年开展的“绿盾2017”专项行动以及今后的专项检查互为结合,形成专项行动与管理评估等例行监管手段相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此外,本次管理评估工作为评估专家统一配备了自然保护区移动监管系统APP。

2017年7月至12月,原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组织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共调查处理涉及44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问题线索2.08万个,关停取缔违法企业2460多家。完成问题整改超过1.31万个,约占发现问题总数的63%,其余问题均已建立台账,正在督促整改中。

2018年3月27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七部门部署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生态环境部负责人表示,“绿盾2018”专项行动将重点排查处理采矿、采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内旅游开发、水电开发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还要排查去年以来新增加的破坏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草原等资源活动。

“绿盾2018”专项行动将对46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84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摸清底数,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建档立卡、拉条挂账,精准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地方各级自然保护区提升管理水平。

“绿盾2018”提及自然保护区边界不清问题。据《中国绿色时报》报道,生态环境部负责人表示,对无机构、无人员、无资金保障的自然保护区要督促地方政府落实责任,对多年来不勘界、不落界、不立界碑的自然保护区要推动尽快落实。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