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京沪展览推荐】看展览不要光顾着拍照 也许你会遇上重新认识自己的契机

展厅现场的呈现和社交媒体的再现,成了展览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按:而今,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展览变成了“网红展”。打卡签到和拍照上传朋友圈,往往才是观众的“正经事情”,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和拍摄角度——或者自拍角度——更是一门学问。就连冰岛/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也不得不在给观众做导览时再三提醒大家放下手机、亲身体验。展厅现场的呈现和社交媒体的再现,成了展览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观众忙着将观感打包上传;另一些观众,仅需浏览屏幕,便可以对展览评头论足。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在国内引发了巨大争议,甚至掀起网络上的一场论战。而今,心有不甘的策展人邱志杰将展览现场带回了北京和上海,希望以展览的现场魅力证明自己。

除此以外,上海外滩美术馆二十多位参展艺术家讨论着“他者”的话题,北京泰康空间的十多位艺术家就“性别”议题作出呈现……还有贝蒂·伍德曼、康兰丝、仲条正义、阿马利娅·乌尔曼、萨拉·莫里斯、赵文亮、杨雨澍……他们分别用艺术塑造了独特的世界,观众在踏入这些陌生领地的同时,也许会遇上重新认识自己的契机。

【上海】

1、“不息”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 | 上海站

地点:明当代美术馆(上海市永和东路436号)

时间:3月31日-6月3日(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票价:40元(学生票20元)

参展作品《骷髅幻戏图》

“不息”原本是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策展人邱志杰促成了苏绣大师、皮影雕刻大师和当代艺术家合作,甚至把整个陕西戏班带到威尼斯的现场,呈现了一场热闹非凡的多媒体剧场。这个展览在意大利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却在国内引发了巨大争议。

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几个方面:是否应该使用皮影和刺绣这类传统工艺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庙会式的策展方式是否适合当代艺术的空间?运用传统元素是文化投机还是文化自信?

而今,威尼斯双年展已经尘埃落定。“不息”回到中国的上海和北京,策展人希望这次归国汇报也是对于过往争论的有力回击和证明。

开幕现场,观众可以看到:陕西华县皮影戏班的老人再次呈现了精彩的表演,苏绣大师在一幅古画上穷尽了所有的技法,皮影雕刻和当代艺术已经水乳交融。展览体现了策展人对于民间艺术的关注,以及他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激活民间艺术——某种程度上,也是超越当代艺术体制化缺陷的一种努力。尽管,相对于强大的策展思路而言,艺术家之间的合作有的还显得稚嫩和粗糙,但也蕴含了无限的可能。

除了艺术家的作品,现场还有大量的文献资料,例如:展览梳理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重访和再造民间的历程;也有策展人的数万字雄文,探讨了精英和底层、民艺与当代的话题;甚至还有一个艺术师承墙,将参展艺术家和前辈、古代大师联系在一起,墙壁上满满的照片,宛若星空一般。

(“不息”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北京站巡展于几乎同一时间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行)

2、贝蒂·伍德曼亚洲首展“宇·宙”

地点:chi K11美术馆(上海市淮海中路300号K11购物艺术中心B3层)

时间:3月19日-6月17日(10:00-20:00)

票价:单人通票80元

“宇宙”展览现场

贝蒂·伍德曼(Betty Woodman)今年年初于纽约逝世,享年87岁。2006年,她曾是首位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的在世女性艺术家。从早年的陶器匠人到晚年盛名在外、作品屡屡被艺术机构收藏的艺术家,她以女性身份在艺术领域突破的重重障碍不言而喻。

贝蒂·伍德曼的艺术转型发生在1981年身为知名摄影师的女儿弗朗西斯卡自杀之后。自那时起,她开始远离功能性陶器的创作,转向更富有创造力、更不拘一格的陶器创作。贝蒂·伍德曼的艺术形式博采众长,将不同时代、文化、地域和媒材结合一体,融汇了克里特、埃及、希腊和伊特鲁里亚的传统,也参考巴洛克建筑、艺术家波纳尔、毕加索和马蒂斯的绘画,甚至体现了唐三彩和日本和服的影响。展览中展出的一组题为《身着和服的女子》的陶器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值得注意的此次展览的主题“宇·宙”,或许英文原名比中文译名更加直观:House and the Universe。在中文中,“宇”有“屋檐”之意,暗指“房屋”。仔细观看此展出的雕塑、三联瓶、大型装置和布面作品,无论是作品主题还是色彩的运用,的确洋溢着一种居家的氛围。然而艺术家亦在不断打破女性与家庭的界限,将陶器的功能性打破后,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刺穿家居空间,伸入另一个空间维度——从房间静物画中伸展出来的桌子和陶罐、由陶器边角料拼成的“墙纸”、长着蝴蝶翅膀的陶瓶……屋檐之下的宇宙究竟是什么?是超脱于日常生活的瑰丽幻想,是环游世界的视野,是一个女人挣脱性别角色束缚的自由。

(chi K11美术馆同期展出赵洋中国大陆首次美术馆个展“阿赖耶”)

3、“行将消退”:与他者相遇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市虎丘路20号)

时间:3月24日-5月27日(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票价:50元(学生票20元)

利奈特·伊阿德姆-博阿基耶作品《午夜,加的斯》(2013)

展览邀请观众走入过去,探访不熟悉的城市和地域,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跨地域的“殊异性”进行思考。

进入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趴在地上的黄熊,意大利艺术家波拉·彼薇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羽毛、塑料、木材创作了《你见过我吗?》。黄熊仿佛唤起了你对于儿时毛绒玩具的记忆。加拿大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穆里尔湖事件》让观众欣赏戴上耳机窥看微缩影院内部正在播放的电影,与此同时,耳边一位女生吃着爆米花与你分享她的噩梦与焦虑,这种多重视听的关系,会让观众产生强烈的错位,最终故事的结局,惊心动魄,却又出人意外。录像作品《阿里亚纳》讲述了法国艺术家马琳·于戈尼耶2002年夏天的阿富汗之行。《午夜,加的斯》是一位英国艺术家的大型油画作品,黑夜中一名黑人男子悠闲地躺在地上,当观者走近,才会愕然发现他似乎也在看着你:“你是谁?”

一个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基金会(山德雷托·雷·雷包基金会),一个由法国人担任馆长的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大量欧洲、北美洲(还有少量亚洲)艺术家作品,共同组成了这个展览。而今艺术展览越来越多,中国的观众也开始逐渐习惯以当代艺术的眼光欣赏和理解作品。然而,与此同时,艺术中展现的“他者”与观众自身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对应关系。

“展览试图与他者建立联系,”馆长拉瑞斯·弗洛乔表示,“聆听并窃窃私语,不需要将外来的人当作他者,或长途跋涉与其相见,抑或代表他者发声,而是从我们自身、从个体和社会的互动中发现殊异性,一切的美丽、丑陋、暴虐、和谐尽在其中。我们脚下总会有一片陌生的土地。”

4、康兰丝:路漫漫 上下求索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上海市龙腾大道2555-1号)

时间:3月28日-6月10日

票价:票价:40元(学生价30元)

康兰丝摄影作品

康兰丝的摄影作品,包括一系列颇具中国传统水墨韵味的风景照片,然而,在这个柔美的中文名字后面,是一位来自美国的摄影家。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她以广西桂林为起点,开启了中国风景摄影的生涯。“桂林和漓江”、“丝绸之路”、“长江”、“北京:现代与庄严”和“莲花”,均为本次参展的系列作品。

据悉,康兰丝(Lois Conner)痴迷于中国长轴画卷,而她对中国山水的拍摄,亦颇具传统水墨的神髓。她以传统的铂金印相技术,刻画出底片中最暗的阴影、最亮的高光,以及两者间深深浅浅、层层叠叠的灰。

“我是个狂热的风景观察者和收藏家。”康兰丝表示,“结合光线、环境、机遇等种种因素,我使用的宴会照相机的狭长画幅时而直白地描绘大地的壮美,时而又幻化出一个亦真亦假、呼吸着千年历史生命力的世界。”

5、仲条正义:饮&呕吐,IN&OUT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psD(上海花园港路200号)

时间:3月17日-5月20日

票价:免费

仲条正义设计的海报:抹着红唇的仙人掌和它的“孩子”

“饮&呕吐”的展览名称源于仲条正义1992年的一件参展作品,同名展览还曾于2016年在日本银座图形画廊展出,当时已83岁高龄的仲条正义还创作了完成了一系列共22张以“Mother and Others”为题的海报作品。这组海报作品秉承了一贯的轻松明快、简约典雅的设计风格,设计师展现了其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图形之间的创作活力。

耄耋之年的创作也似乎是回到了生命的母体,呈现出这位设计老顽童对于“妈妈”这一角色的各种奇思妙想——妈妈或是被图形比喻为温暖而无微不至的向日葵,或是变换为涂着红唇却浑身是刺的仙人掌,母子相拥的图形在仲条的纯手绘设计中呈现为彼此环抱的香蕉或相爱相杀的骷髅。这些想象大胆而童真,透着让人不禁嘴角上扬的狡黠和幽默。

【北京】

6、制性造别

地点:泰康空间(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院B2)

时间:3月22日-5月19日(周二至周六 10:30-17:30)

票价:免费

“制造性别”展览现场

泰康空间新展览的名字很值得玩味,“制造性别”,英文是“engender gender”,似乎是在说性别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有趣的是,gender这个词,确实是从engender中派生出来的。)性别如何制造呢?此处讲的并非由染色体决定的生理性别(sex),而是社会性别,是可以在后天被建构被规范被操演的性别。由于男性——不论是生理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上的——通常都被视作无标记主体(unmarked subject)。事实上,当我们强调性别时,总是会想到女性。但这个展览却无意展示“女性的艺术”或“女性艺术家的艺术”,也不提供基于身份的定义。在这个展览中,艺术家的性别身份并非原因或者标准,而是一种需要去理解的症候和现象。因此,我们会看到展厅一角“折叠的房间”提供的各类性别读本;会看到艺术家李爽根据自己在淘宝与买丝袜的客服打交道的经历演绎的作品,她以录像为媒介,探讨网络空间中对于男性的女性化规训和行为语态操演等有趣的问题。展览一共包含十一位/组艺术家和团体,形式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摄影、装置、录像、综合媒介以及行为作品,也涵盖参与式、互动式项目和社会调查与文献梳理。

7、阿马利娅·乌尔曼:优越

地点:金杜艺术中心(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号环球金融中心东楼2层201)

时间:3月22日-5月19日(周二至周六 10:00-19:00)

票价:免费

“阿马利娅·乌尔曼:优越”参展作品

出生于1989年的阿根廷艺术家阿马利娅·乌尔曼的艺术作品颇为有趣。作为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中浸润成长的一代,她也擅长利用网络空间来进行艺术创造和反思。在图片社交网站Instagram上拥有15万粉丝的她,利用图片塑造出甜心宝贝、性感女神以及邻家女孩等多种角色,并通过这种“表演”与网络世界的观众互动。到某一时间点,表演截止,整个表演与互动行为本身——以及由此产生的视觉图像和装置成为最终的艺术作品。阿马利娅的作品旨在探讨当代女性生活中生理身份与社会身份的共存和矛盾。网络一方面给予自由表达的幻象,另一方面,这里仍然存在着对于性别身份的规训和想象。

此次金杜艺术中心的展览是阿马利娅在中国的首次个展。配合展览空间独特的“办公室迷宫”装置,呈现阿马利娅的15张照片和3部录像作品。这些作品来自她最新的“优越”系列以及2014年完成的“卓越与完美”系列。在不同的情境中,阿马利娅化身办公室中的普通白领、孕妇等种种身份,用艺术呈现的方式让观者反思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戏剧性和困境。

8、萨拉·莫里斯:奥德赛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时间:3月24日-6月17日(每天 10:00-19:00)

门票:普通票100元/人

“萨拉·莫里斯:奥德赛”展览现场

萨拉·莫里斯1967年出生于英国,目前在纽约工作与生活。她是一位画家以及电影人,在她看来,绘画和电影这两种表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此次展览也涉及绘画与影像两个方面。

特洛伊战争持续了10年,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回到阔别10年的家乡,本次展览以“奥德赛”命名,暗示了萨拉·莫里斯的创作轨迹也可以以10年为标准进行划分。1998年,她拍摄首部作品《中城》(纽约),2008年,她拍摄了《北京》,2018年,她再次回到北京进行拍摄。她以奥德赛式的创作方式,在20年辗转各地,观察拍摄记录。在影像上,此次展览为全球范围内对萨拉·莫里斯全部14部影像作品的首次完整展出。

在绘画方面,她的作品以点、线和角在二位平面上绘制出城市、社会和官僚政治的拓扑图。萨拉·莫里斯专门为此次展览创作了一幅高9米、宽58米的画作,并让画作布满整个空间。作为在“水门事件”后的怀疑主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她的作品充满怀疑,充满对于日常表现之下潜藏阴谋的揭示,也充满对于晚期资本主义真实与虚构边界的消解。

9、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

地点:中间美术馆(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艺术园区)

时间:3月24日-7月1日(周三至周五 11:00-18:00;周六、周日 10:00-18:00 周一、周二闭馆)

票价:10元(优惠票5元)

赵文量作品《十年成痞》(1977)

中间美术馆的展览一向有自己的调性,从“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到“自我批评”再到“失调的和谐: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东亚艺术观察”,策展团队一直遵循“以研究带动展览,以历史视角观看当代的工作方法”,对本土历史进行再挖掘,注重艺术史叙述和思想变迁的延续性。

3月24日开幕的“新月:赵文亮、杨雨澍回顾展”仍然延续着上述探索。展览围绕赵文量和杨雨澍——他们是60年代松散的绘画团体“玉渊潭画派”以及诞生于70年代的“无名画会”的核心人物——这两位从上世纪50年代创作至今的艺术家的工作,试图完整、真实地还原他们在艰难生活中开辟的艺术道路。策展人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勾描对于当下来说仍然重要的理论议题,同时也讨论受压抑的历史经验和美学经验如何影响和塑造今日关于创作的价值观和意识。

10、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

地点:红砖美术馆(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顺白路马泉营西路路口西100米路北)

时间:2018年3月25日-8月12日(周二至周五 10:00-18:00)

票价:120元/人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作品《声音银河》

来自冰岛/丹麦的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是个instagram达人,他有两百三十多万粉丝,并乐于与大家分享他的展览和生活动态。但在接受采访时,埃利亚松又表示,希望观众走进艺术空间看展览时,不要光顾着拍照而失去了通过身体与装置互动的机会和能力。即便如此,埃利亚松的展览“道隐无名”在开幕后,迅速成为“网红展”,变身众人拍照打卡的胜地。这与埃利亚松擅长营造的大规模视觉奇观不无关联。

生于丹麦、长于冰岛的埃利亚松常常以风、光、水、雾、冰等一系列自然现象为灵感,同时结合气象学、物理学、光学和建筑学,运用装置、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媒介进行创作。他关注感知、运动、身体经验和自我感受,也迷恋数学、几何、音韵带来的秩序感。此次在红砖美术馆的展览,埃利亚松充分利用了红砖美术馆内部以及外部园林的特点,呈现一系列沉浸式装置、雕塑以及纸上作品。其中涉及光照、流水以及因折射产生的彩虹,也涉及几何体的裂变和重新组合。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