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上调逆回购利率5个基点 顺应全球流动性收紧趋势

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上调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5个基点至2.55%。分析师认为,央行此次小幅“加息”主要是顺应全球流动性逐步收紧的趋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上调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5个基点至2.55%。分析师认为,央行此次小幅“加息”主要是顺应全球流动性逐步收紧的趋势,同时修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差距。

就在几小时前,美国货币政策决策机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声明,决定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50%到1.75%的目标区间,符合市场广泛预期。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的首次加息,也是2015年以来第六次加息。

和美联储加息幅度相比,中国央行此次调整逆回购利率的幅度可谓“象征性”。分析师认为,在目前国内通胀压力不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如此做,主要是为了顺应全球流动性逐步收紧的趋势,同时修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差距。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指出,央行此次调整操作利率意在回应美国和市场预期。他认为,当前国内市场流动性相对适度,市场不必过于担忧利率上调可能对逐渐稳定的国债市场形成较大冲击。

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在接受旗下《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符合市场预期,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去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持续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近期虽有所收窄但仍有不小的利差,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反映了资金供求关系,可进一步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利于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作用,也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约束非理性融资行为,对稳定宏观杠杆率可起到一定的作用。”该负责人称。

目前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水平在3%左右,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在2.8%上下。

央行此次上调逆回购利率延续了其去年“跟随式加息”的规律。2017年,中国央行三次上调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均合计25个基点。其中,逆回购中标利率在2月3日和3月16日分别上调10个基点、12月14日上调5个基点;MLF在1月、3月分别上调10个基点、12月上调5个基点。时点上基本与美联储加息节奏相吻合。

分析师认为,未来人民银行可能继续跟随美联储加息步伐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但在是否会上调基准存贷款利率这个问题上,他们存在较大的分歧。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如果国内通胀水平依然平稳,加上汇率层面没有明显贬值压力的话,中国央行依然可以静观其变,不必急于采取行动。

“鉴于央行调整基准利率背后往往是需要向市场释放某种信号,如果经济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而单纯为了跟进美联储加息而加息的话,加息本身向市场传递的信号会比较模糊。甚至为了避免市场理解为央行货币政策主动转向紧缩,很可能还需要央行来以某种形式来向市场澄清加息的目的来淡化紧缩信号,”他指出。此外,在未必需要加息的时候加息,会削弱未来如果因为通胀或者贬值压力上升而加息的信号作用。

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牛播坤和张伟表示,目前通胀和经济均难以成为中国央行加息的理由。他们指出,从过往央行对待联储加息反应的经验规律来看,可以通过两条线索来观察央行是否会跟随联储加息。

首先是看银行间市场的套利空间,如果DR007(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与7天逆回购价差在扩大,而宏观审慎又未能跟上时,央行随行就市跟随加息的以压低套利空间的必要性增加。当前利差虽处于高位,但考虑到监管带来的金融摩擦,该价差仍是可以接受的水平。另一条线索是汇率,当前美元保持弱势,汇市本身足以吸收联储的加息压力。总的来看,央行跟随联储加息的必要性有限。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李超认为,中国央行可能就官定基准利率跟随加息一次。他认为,中美利差随国债利差不断收窄,而且2月通胀已经逼近3%央行加息阈值,国内经济表现超预期,为调整官定基准利率创造了空间。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指出,当前国内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并不弱,近期公布的进出口、通胀等数据显示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动力,国际主要经济体出现复苏也是利好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金融去杠杆任务尚未完成,监管易紧难松。在全球经济复苏和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中,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考虑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大背景。

他认为,配合全球加息周期和国内通胀走势和金融去杠杆的继续推进,今年央行调整基准利率的可能性较高,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都有上调的机会,对称加息和非对称加息都可能成为选项。

对于美联储加息,新任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最近也有表态。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称,中国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进行综合考量,“我们不仅仅要看(2017年年底贷款)名义利率上升了0.4个百分点,还要看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稳定的,和经济走势是相一致的。资金面上供给,也是比较平衡的。”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