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印度文明和精神的恒河正在走向死亡

恒河是印度文明和精神的强大象征,几乎可以被看作是具有生命的实体存在。在印度,恒河具有和印度人民一样的法律权利。然而如今,恒河正面临生态危机的威胁。

1. 恒河是印度文明和精神的强大象征。它的历史比雅典和耶路撒冷还悠久,是文学诗歌和传奇故事的灵感来源。数个世纪以来人们专程到访此地,只为感受印度教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作为民族风俗和复兴祖先传统的一部分,人们每天都在水面上的船只上售卖各种食物、鲜花和宗教贡品。但是如今,恒河正面临生态危机的威胁。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2. 拿着水管的工人。他试图消除眼前由亚穆纳河沿岸工厂化学废弃物中泡沫组成的“冰山”。据悉,亚穆纳河是恒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3. 虔诚的印度教徒在瓦拉纳西的恒河中进行神圣的沐浴。戈帕尔·克里希纳写道:“如今,在印度北部代表生命之源的恒河已经成为该国过去数百年中最大一场生态灾难的象征。在恒河流域,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因为痢疾而死亡。每年,在河水中沐浴的人群中有80%会患上严重的肠道疾病。”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4. 历史比雅典和耶路撒冷更为悠久的恒河,是文学诗歌和传奇故事的来源。如今,恒河正面临生态危机的威胁。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5. 每年旱季时,孟加拉国边境的恒河河段就会干枯。这是因为印度关闭了边境上的法拉卡大坝。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6. 印度教朝圣者普遍认为恒河水纯净圣洁,因此可以免受任何污染的侵袭。但是,人们每年要在印度东北部城市瓦拉纳西火化大约3.2万名死者。这严重污染了恒河水,也对在恒河中沐浴之人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另外恒河中还漂浮着腐烂的动物尸体。种种因素叠加,导致恒河部分河段的水面上总是飘着一层泡沫状的浮渣。除此之外,沿河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和污水处理体系不健全。鉴于此,很多儿童都患上水传播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印度的环保改革也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此前荒废的土地被开垦成耕地后,人们为了保证产量选择大水漫灌和过量施肥。这种做法浪费了水资源,也导致很多肥料被冲进恒河之内。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7. 以前恒河可以自由而狂野地流动,用生机和力量冲刷印度大地。在滚滚咆哮声中,来自喜马拉雅山的冰冷河水一路流进孟加拉湾。但是今天,恒河流域的水位高低与季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的显著变化严重干扰了降水的时机、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而对恒河水位产生影响。如今,恒河的很多河段都已经干枯。因为天气越来越没有规律可言,恒河的部分河段在某些时间里几乎不复存在。这对依靠恒河生活和满足精神需求的人们来说是不小的打击。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8. 现在,人们正围绕恒河命运展开激烈讨论,人们不仅有能力改变印度物质世界,更有能力改变印度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节点。《活着的实体》(Living Entity)系列摄影作品希望更多人关注和讨论恒河的发展问题。整个摄影作品的主人公是非人类的实体:一条河流。可是我还是决定将恒河看成是有生命的人类,从而保证照片具有记录人类生活作品中才有的活力和生机。的确,恒河最近已经变成了印度第一个拥有和普通国民一样法律权利的非人类实体。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9.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跑遍了恒河流域的每一个地方。八年多时间里,他记录了沿岸居民的生活,目睹了气候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直接而具有毁灭性的后果。在印度教神话里,恒河被认为是“提尔塔”(Tirtha),也就是天堂和凡间的交叉点。摄影师担心这座具有宗教意义的“桥梁”会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彻底崩坏。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10. 大壶节(Kumbh Mela)期间,印度教信徒在恒河中沐浴。大壶节每三年举办一次,四个印度城市轮流担任举办地。这一盛典在三条神圣的河流(恒河、亚穆纳河以及现在已经消失不见的萨拉斯瓦蒂河)交汇处举办。成千上万的印度教信徒会在神圣的恒河里进行仪式性的沐浴活动。他们相信这能洗刷自己的罪恶。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11. 该地区的季风非常强烈,因此人们不得不修建一座桥梁来帮助居民过河。然而在旱季时,情况恰恰相反:恒河水位很浅,人们可以轻松徒步渡河。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12. 一位年长的男子在恒河中由废弃物组成的桥上行走。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13. 恒河在苏达班地区流入孟加拉国。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14. 恒河沿岸炼油厂附近居民的生活。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15. 用来在恒河沿岸运输信徒的马匹。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16. 印度的瓦拉纳西市。

图片来源:Giulio Di Sturco

分享 评论 (0)
更多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