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大手笔回购,数码通电讯股价是否见底?

数码通电讯的这轮回购从2016年8月至今已持续近两年。

关注回购是在港股淘金的一个重要策略。如果一家近期频繁回购的公司,在其历史上也有过回购记录并且总是能回购在底部,那么就更值得我们关注了。

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可能会有惊人的相似。

今天,我们港股回购淘金系列的主角是数码通电讯(0315.HK),一家香港老牌电讯商。

先看看其复权股价走势与历史回购情况(红框为回购动作密集区):

历史数据显示,数码通电讯总是能够在自家股价低点成功抄底回购。比如,经过2014年头5个月的连续回购后,公司复权股价从近7港元最高涨至2015年8月的13.92港元,一年多时间涨幅接近1倍。

再往前看,其频繁进行大手笔回购的时点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2008年至2010年累计回购金额约4.81亿港元。而公司的复权股价则从2008年最低股价1.05港元最高涨至2011年的13.26港元,涨幅高达11.6倍。下表为数码通电讯2006年至今回购情况:

2016年至今,数码通电讯已累计回购约2917万股,累计回购金额近2.78亿港元。

那么,近两年的连续大手笔回购是否预示着公司的股价又一次进入底部区间了呢?

由于港股独特的生态圈,总是会暗藏不少地雷,回购也能被玩成割韭菜的利器,即便过往有过胜算,也不能条件反射式的闭着眼睛冲上去。

因此我们在决定是否跟着公司回购进行投资之前,还是很有必要对公司的质地进行一次摸查,甄别回购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

香港老牌电讯商 背靠新鸿基地产

数码通电讯主要是在香港及澳门提供电讯服务、销售手机及配件。

如果不常去香港,那么对数码通电讯这家公司就会比较陌生了。一般来说,除了中国移动、AT&T这种移动用户基数庞大的营运商在全世界都广为人知之外,电信运营商出了自己的主战场便很少会有人知晓。

但是说到数码通电讯的控股股东,就不会陌生了——香港老牌地产公司,新鸿基地产(0016.HK)。截至2017年6月底,新鸿基地产持有数码通电讯的股权比例约为68.24%。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则是新鸿基地产目前的当家人郭炳联。

根据券商研报,目前香港主要有四家移动运营商,分别是香港电讯、和记电讯香港、中国移动香港和数码通电讯,四家公司截至2017年6月底的市占率分别为29%、23%、20%和14%。香港电讯与和记电讯本质上都是李家的产业,而中国移动因为内地通讯质量较高的原因,市占率较高也可以理解。

我们之前分析过移动运营商的财务特点,其资本开支大是一个特点,这就需要有较为雄厚的资金支持。相关文章参见面包财经此前发表的《手握4000亿现金 完美错过大牛市 中国移动是否能够大象起舞?》和《美日韩打土豪分田地往事:政府是如何死怼垄断巨头的?》。

不仅仅是香港,其实日本、韩国的运营商背后都不乏著名财团,比如韩国最大移动运营商SK电信就是背靠韩国SK集团。

因此,我们就会看到,尽管香港电讯行业是开放竞争的,但经过不断整合后,目前主要的移动电讯商也仅有四家——分属三大豪门。

用户ARPU值较高 价格战仍在继续

尽管,数码通电讯在用户市占率上并无明显优势,但是其用户价值处于较高水平。对于运营商的用户价值,我们通常是以ARPU值来衡量。所谓ARPU,即每用户平均收入,指的是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得到的收入,一般来说,高端用户越多,ARPU值就越高。

根据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截至2017年12月底,数码通电讯(2017下半年)、香港电讯(2017全年)和和记电讯香港(2017全年)的移动用户ARPU值分别为262港元、232港元和230港元。(ARPU值是衡量客户价值的关键指标。之前,面包财经在分析中国移动时,不少读者留言说应该对用户质量进行单独分析,这个建议非常好,篇幅所限当时没有专门写,以后争取补上。)

近年来,随着香港电讯市场的价格战持续升级,数码通电讯的ARPU值呈下滑趋势,这也是市场看空数码通电讯的原因之一。下图为数码通电讯历年客户数和ARPU值走势:

数码通电讯的客户数稳步增长,从2008年6月底的111.8万增长至2017年12月底的220万,增加了近1倍。其ARPU值在2016年创下历史高点的301港元后,开始逐渐下滑,2017年12月公布的ARPU值为262港元,较2016年减少了约13%。

由于数码通电讯的财年是从6月份至次年的6月份,因此其已在今年的2月13日公布了2017/18中期业绩。在业绩报告中,数码通电讯预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将持续,这会令月费计划承压。

营收净利双降背后:手机销售减少 现金流仍充裕

先来对比香港三家主要电讯商的数据:

上表中数码通电讯的营收和利润数据已经调整至2016年全年的数据。经对比,会发现数码通电讯2016年的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在三家主要电讯商中都位居第一。足以见得其经营效率较为出色。

尽管如此,仍旧难掩数码通电讯近年来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窘状:

数码通电讯的营收经历2011年至2015年的大幅上涨后,在近两年下滑明显,从2014/15财年的186.59亿港元下降至2016/17财年的87.15亿港元,减少了53.3%。同期净利润从9.35亿港元下降至6.72亿港元,减少了28%。

为什么净利润的减幅远小于营收的减幅呢?这里就要看一下数码通电讯的营收构成了:

根据数码通电讯的财报,其收入主要包括两项,即服务收入(包括手机月费、漫游费等)和手机及配件收入。公司销售的手机主要为iPhone、三星、索尼等。

从2013年开始,数码通电讯的手机及配件收入开始超过服务收入:手机及配件收入从2012/13财年的64.1亿港元飙升至2014/15财年的130.95亿港元。同期服务收入却维持在55亿港元上下。2016/17财年,其手机及配件收入骤降至35.55亿港元,同比减少72%,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再次小于服务收入。

由于销售手机及配件贡献的利润远不及服务收入的利润,因此,即便是营收大幅下降,对利润的影响却远没有那么严重,也就是说,运营商的利润主要还是看通讯业务。

在近期的业绩报告中,数码通电讯认为客户较长的更换手机周期将继续为手机的销售带来影响。

尽管公司近年来业绩呈下滑之势,但是得益于移动运营商良好的经营现金流特点,数码通电讯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一直远大于净利润,且基本能够应对资本性支出。

说到现金流情况,就不得不提数码通电讯良好的分红记录了。

2006年7月至2017年12月这11年半时间里,数码通电讯累计实现净利润约66亿港元,累计现金分红约61亿港元,分红率约为92%,相当于将赚来的钱都用于分红。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公司被大股东高度控盘的关系。

根据近期发布的2017/18半年业绩公告,数码通电讯每股将派息0.18港元,同比减少约33%,这也成为市场看空的原因之一。不过,鉴于数码通电讯在2017年为通讯牌照支付了约25亿港元的费用以及利润有所下滑,减少分红还是可以接受的。

2017年全年,数码通电讯每股将派息共0.51港元,按照2018年2月27日收盘价8.87港元计算,股息率达5.75%,就算是按照2017/18财年上半年0.18港元的分红来年化计算,股息率也有4%。这一水平不算太低。

市场对于数码通电讯这种老牌电讯公司的研究已经十分透明,公司的优劣早已摆在台面上。而香港市场的移动用户渗透率和饱和度已经很高,因此也很难与成长搭上边。

但是,正是这种稳扎稳打的基本面和较为确定的市场,往往可以帮投资者对公司的质地进行判断。

数码通电讯的这轮回购从2016年8月至今已持续近两年。比任何人都熟悉自家公司和行业情况的管理层,究竟能否再次成功抄底自家股票?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