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地区市场盘点:一线市场饱和后,风口将至

从票房增幅看,全国26个省市票房增幅达到两位数。

中国电影市场正在迎来自己的“芳华”。

文|杜思梦

编辑|姬政鹏

与2017年年度票房突破550亿元同样喜人的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电影票房全面普涨,其中西藏、宁夏、海南、贵州四地票房涨幅超过25%。广东、江苏、浙江等18省市票房突破10亿元。

总体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容量趋于饱和,观众成熟度提高。观察年度十强国产片票房分布,广东市场对《追龙》24%的超高票房贡献,及《芳华》在北京、上海的优异表现,证明中国市场发行细分的条件正在成熟,观众细分、区域细分有望成为电商强势介入后,专业发行公司的机会所在。

粤苏浙坐稳全国“三甲”

相比2016年,2017年的王者仍旧花落广东、江苏、浙江三省,数据显示,这三地的年度票房占比达31.5%,几乎与上年持平,其中冠军广东的年票房产出高达79.98亿元,江苏、浙江也分别以52.04亿元和43.97亿元的超高票房领跑全国。三地的观影人次数据同样傲娇,为年度仅有的三个观影人次破亿地区。

单片票房产出方面,粤苏浙三地的“王者地位”亦难撼动。年度国产片十强中,除《芳华》外,三地包揽其余九部影片的地区票房三甲席位。广东、江苏、浙江已坐稳中国三大票仓。

“三甲”之外,年度地区市场榜单排位与上年相差无几。北京、上海、四川、湖北、山东紧随“三甲”其后。辽宁较上年上升一位,挤进年度十强,福建下降两位,跌出前十。此外,河南、河北、吉林、山西、贵州在排位上各上升一位,排位上升的名单中,同比增幅最大,达22.43%的河北,晋级年度上半区。陕西、云南、天津、内蒙古各下降一名,陕西则遗憾从年度上半区出局。

18省市年票房超10亿

一线市场趋于饱和

相较2016年,2017年产票房“10亿俱乐部”成员新增一位,全年共18个省市票房超10亿,其中,广西年票房首次突破10亿元,山东河南首次进入20亿阵营,四川首次迈过30亿元,浙江年票房超越40亿元,江苏首次将本省的年产票房推高至50亿元量级,表现最为出色的广东,年产票房高达79.98亿元,接近80亿大关,这一数字也是2017年单省市票房产出的最好成绩,同时刷新历史纪录。

从票房增幅看,全国26个省市票房增幅达到两位数,西藏、宁夏、海南、贵州、青海、山西、河北、山东、内蒙古、新疆成为票房增幅十强地区。

这其中,除新疆票房增幅为19.93%,其余九地的票房增幅均超过了20%,西藏、宁夏、海南的票房增幅更是接近30%,显示出三四线城市集中的省份票房潜力仍具有巨大空间尚待开发。

与之对应的是,部分传统票仓市场的“停滞”。数据显示,年票房涨幅最小的湖北、上海、重庆、北京的票房同比仅上升了5.3%-8.61%,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的涨幅只有5.3%和7%,传统票仓城市重庆的票房涨幅仅为5.74%,三个票房重镇同比票房增幅垫底,北京、重庆的人次同比也落到的年度最末的位置,人次增幅最低的重庆,全年观影人次只比2016年提升了7.45%。

可见,一线城市和传统票仓的市场趋于饱和,“跑马圈地”的影院建设策略和大一统的粗放式经营在此类高成熟度市场中不再适用,这类市场的影院所面临的挑战,将更多来自于多元化市场的开发和精细化的影院经营。

开拓多年龄层观众,减少空置场次,提高单场上座率,遏制单银幕产出的下滑将是此类地区影院发展的下一个突破口。

13地区年观影人次超5000万

海南市场活力显现

全国观影人次在2017年有了一定提升,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四川、湖北、上海、北京、山东、河南、辽宁、安徽、福建、湖南的观影人次均过5000万人次,安徽、福建、湖南首次进入5000万人次量级,广东、江苏、浙江人次破亿,四川观影人次近亿,湖北、上海人次分别超过了8000万。

尽管全国各地人次阔步向前,仍有宁夏、青海、西藏等欠发达地区的年观影人次不足千万,市场培育尚未完成。

从增幅看,海南以41.57%的人次同比增幅,上位2017年人次增幅最高省份,无独有偶,海南的年放映场次增幅数据亦十分耀眼,同比83.33%的罕见场次增幅,令海南同时在场次增长上高居榜首,竟领先场次增幅亚军的山西省高达52个百分点。人次与场次的大幅攀升,显示出海南电影市场巨大的潜力和活力。

此外,贵州、宁夏、西藏、山西、河北、浙江、青海、山东、江西的人次增幅也位于全国前列,其中,贵州、宁夏的人次增幅高达33.12%和31.5%,进入年度人次增幅三甲名单。除重庆外,全国各省市人次增幅均为两位数。

电影市场“多元化”凸显

“细分”或成下一增长点

纵观年度国产十强影片的票房分布,差异、多元成为2017地区市场最大特点。

年度单片数据显示,一线地区观众愈发成熟。以《芳华》的各地市场表现为例,这部偏重情怀、文艺风格的贺岁大片主要票房贡献省市中,北京、上海排位明显上升,二者的单片票房表现分别超越江苏、浙江,这一成绩在国产十强影片中,当属唯一,《芳华》也是唯一一部,不是由广东、江苏、浙江包揽全国地区票房三甲的影片。

更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不仅《芳华》的票房产出位居全国前列,两地放映《芳华》时的场均人次更是高居榜首,分别达到场均57人和场均41人的全国最好成绩。

两地在放映年度冠军影片《战狼2》时的场均人次也分别高达57人和53人。显然,北京、上海对影片的票房贡献并不仅依托于庞大的银幕基数,更是源于观众对影片的认可。

与之相对的是,两地观众对口碑较差的《大闹天竺》反应冷淡,在《大闹天竺》的各地票房贡献榜中,北京、上海的排名跌出前十,分别排在第11和12名,即使抛开春节档外来务工人员返乡造成的两地观众基数下降因素,这样的名次依旧与两地年产票房五强的身份不相匹配。

两个案例从侧面反映出,电影品质正在成为影响中国一线城市观众选片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线城市观众的成熟度快速提高由此可见一二。

而这种现象同时向市场昭示,细分观众的市场条件初现,无论对制片还是发行公司而言,针对一线市场观众制作、发行多元化品质影片的条件逐渐成熟,多元化影片,甚至是小众文艺片,都有可能在着这样的市场上获得充裕的空间,但若要经营好这块市场,深耕细作的发行探索,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细分市场的另一个机会,有望出现在区域市场细分领域。以《追龙》为例,该片票房重仓出现在广东市场,尽管广东历来是各路影片票房贡献大省,但《追龙》24%的票房都来自广东,排名第二的江苏《追龙》票房占比仅为8.9%,不及广东市场的一半,这种情况在其他几部十强影片中均未出现。

再看其他十强影片票房榜上的惊喜,《乘风破浪》、《追龙》的票房四强名单中湖北出现;《大闹天竺》江苏夺冠,少见的河南排名第四;年度地区总票房排名第8 的山东省入位《英伦对决》五强;四川在《战狼2》、《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悟空传》上的票房表现均超越北京、上海,上位全国第四。

单片票房倚重某一个或某几个省的情况,再次证明,各地观众的观影口味差异化明显,这种差异化释放出的信息则是,细分区域市场的可能性,为分线、分区域发行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更为成熟的市场条件。

无论是细分观众、细分区域亦或是细分院线、细分类型,在我国银幕数突破5万块的今天,制片、发行大一统的思路过时早就成了定论,细分,或许将是市场的下一个风口。

2017国产片票房TOP10

年度票房前十地区表

 

 

 

 

 

 

 

 

 

 

来源:中国电影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