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袭频发的年代 托马斯·佩里的新作捕捉到了我们的焦虑

尽管《炸弹客》有几处略显生硬且不太合乎逻辑,但书中对安全指数日益下降的城市环境及拆弹专家面临的威胁,刻画得十分到位。

托马斯·佩里。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美国老牌犯罪小说家之一的托马斯·佩里,在其最新出版的惊悚小说《炸弹客》(The Bomb Maker)里,讲述了一个疯狂炸弹客在洛杉矶制造骚乱的故事,读者们不用读完这本书估计就能拿到精密爆炸物制作的博士学位了。这是一本引人入胜又颇不吉利的书——而佩里邪恶的谋篇布局让这一切显得诡异地可信。

佩里是位多产的作家,作品包括《屠夫之子》( The Butcher's Boy),《梅茨格的狗》( Metzger's Dog)等。在新书里,他娴熟地玩弄了我们对公共场合里发生恐怖主义爆炸的警觉,营造出焦虑和害怕的氛围。除开情节里的几处漏洞外,你会手不释卷,一直担心倒霉的洛杉矶下一次又会遇到什么样的血腥灾祸。

这个炸弹客的策略里最残忍的一面,就是他设计的炸弹看起来好像可以被警队的专家解除,而实际上里面藏有秘密的元件,稍不留心便会非死即伤。退休的拆弹组组长迪克·施塔尔看起来是唯一能和炸弹客较量的人了(书里从未透露炸弹客的名字),于是他离开了私人安保生意,被召回来终结这个恶魔的行径,让洛杉矶市民能够重新搭乘地铁,购买汽油,也让格里菲斯公园能够再度举办儿童棒球比赛。

佩里书中的拆弹组有女性成员,这一点令人敬佩,而离异的施塔尔很快就和戴安·海恩斯警官搞在了一起。一开始这些香艳场景看起来不过是这一类作品的惯用桥段。到后面,当海恩斯在炸弹爆炸后恢复身体时,她思考了自己为什么会去引诱施塔尔,而她的想法很有道理,并非仅仅是佩里为了履行书约里某项条款而写的。“到最后她坚持要求性爱——对他投怀送抱,因为性就是死亡的反面,而死亡可能在一天之内就会到来,因此她需要在那一晚尽可能地靠近他。”

《炸弹客》封面

这段关系违反了警局的规定——施塔尔是海恩斯的上司——他被性情古怪的洛杉矶市长踢出了这个案子,市长一直对他怀着没有明说的厌恶。直到笨手笨脚的人被炸死之后,施塔尔才又返回来工作。

佩里书中的主人公,顶尖的爆炸物处理专家施塔尔,大部分时间里说话就像《天罗地网》里的侦探乔·弗赖戴(Sgt. Joe Friday),而且和他一样风趣,这一点太糟糕了。佩里的大结局也不太妙——在一家炸弹工厂被炸得灰飞烟灭之后又紧跟着一场疯狂的枪战——感觉就像是动作片的喧闹预告片,让你希望自己能带着耳塞进电影院。

我们也没有读到太多炸弹客的心理动因。他早年在伊利诺伊州度过,他的父母“急切地盼望他快点长大,然后从家里搬出去。他总是闷闷不乐,形单影只,父母不是很喜欢他。”这可没有提供多少细节,不过有了这些基本信息,或许那些普鲁斯特式的细微之处也是不必要的了。

当炸弹客发现自己能从炸死人里获得快感之后,他需要金钱支持才能实行大规模的袭击。炸弹客在暗网里搜寻,希望找到能给他提供资金的国际恐怖主义团体,这是佩里书几处不合情理的情节之一。炸弹客很轻易地找到了金主,但美国情报机构没有注意到此事,这多少有些奇怪。

这些恐怖主义分子——都是些无名无姓,没有意识形态,丧失人性的坏蛋——曾要求炸弹客为他们计划在洛杉矶展开的大屠杀购买军火。他们需要15把AK-47,几把手枪,以及很多的弹药。炸弹客驾车前往西南地区的各个枪支展卖活动,很快就集齐了军火。他从未怀疑过,自己是否会在购买军火的过程中将身份透露给任何人。读者也不会怀疑。小菜一碟。

尽管有这些缺点,但《炸弹客》有一件事做的很好。这本书将美国城市的拆弹组面临的威胁描绘得栩栩如生,在当下,他们随时都可能被召唤执行任务。幸运的是,目前为止拆弹组对付的人大多是些笨蛋,而不是佩里的小说里那样技巧娴熟的专家。但如若有需要的话,这些男男女女已经整装待命——他们中很多人此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服役。知道这一点让人安心。

(翻译:李孟林)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华盛顿邮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