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市场四分天下 新医疗服务将撬动存量市场“大象起舞”

近4万亿元的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市场盛宴下,产业资本、保险资金、PE/VC、现有医疗服务集团已成为主角,而医疗服务领域的创业创新已经进入产业链深层,从医疗检验、临床药检到体检领域,互联网和大数据正在给产业链带来变革性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投资窗口。

产业资本和现有医疗服务集团的布局很普遍,成为LP及自建生态圈是一般路径,亦有以泰康集团打造的医养生态圈的保险资金的布局,泰康集团副总裁兼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近日亦表示,“实际上,泰康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寿险公司逐渐转型成一个建设大健康生态产业体系的公司”。

PE/VC更是盯准风口,投资热点亦在不断转换。近日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元璟资本合伙人田敏表示,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在撬动原有存量市场“大象起舞”。

据田敏总结,医疗服务创新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21世纪初,中国内地正式开放医疗市场,民营医院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期。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大量民营医院涌现、第三方临床研究机构开始承接药企需求,民营体检机构成为体检市场新兴力量,第三方医检服务成为医院重要的合作伙伴。

第二阶段是从2011年起,医疗服务创新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这个时期很多互联网创业者自外围切入医疗服务环节,以挂号、轻问诊等开启了医疗+互联网的试水,并带来创业高潮。而从2015年起,更多医疗从业者开始加入互联网医疗创业,对产业链条的深度参与和经验使他们思考,互联网技术如何能够真正提升诊疗、检测或者临床研究的效率。当第三阶段的创业拉开帷幕,投资机会在哪儿?

田敏透露:“我们的投资逻辑是 是否有更轻更快的模式,能够对存量医疗产业效率进行提升?我们分析发现,创业者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行业内原先需要重资产投入的资源变为公共产能,激活医疗服务存量市场,也使得互联网与医疗服务走向更深的结合。”

在切入医疗服务投资的时候,元璟资本的投资重点是寻找一些已经经过医疗市场规模验证的、可能存在的机会,例如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民营体检机构和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等三个方向是第一批试水的三个领域。

如在CRO/SMO临床研究服务行业,从业者的活力被释放,他们可以针对药企需求自行抢单。以药研社为例,其以公司为主体承接药企的订单后,通过药研社平台发布项目合作需求,平台上的数千从业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和工作进度安排,自行抢单,然后药研社把用户经验和优势结合项目需求做精准匹配,每一个被执行的项目都可以匹配到更多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为其提供服务,大大提升了临床研究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传统临床研究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紧缺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在第三方体检服务行业,公立医院的体检产能正在被互联网撬动。虽然不重资产投入开设体检中心,元璟资本投资的医通健康却是目前体检中心覆盖最广的服务平台。平台既有民营品牌体检合作方,同时也对接了广泛的公立医院。平台的核心投入在运营服务和技术系统。而通过医通健康的对接和运营,公立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供给可以更市场化的参与到企业的健康预算招标。

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方面,专业的服务机构搭建起基层医检服务平台,进一步激活医检市场活力。

除了深入医疗产业链的创新,谈到医疗服务,当然也避不开AI技术和大数据等新科技的驱动。目前,AI技术主要应用于基于影像的早期诊断、基于结构化文本的辅助诊断和基于AR/VR等三维成像的外科辅助治疗。目前,“AI+医疗”也存在挑战,比如监管和技术之间存在不匹配、产品技术分配不均,大公司占有更多产业技术资源,以及创业公司普遍没有稳定获取大量数据源的方式,此外,政府和医院对付费购买AI影像服务意愿等问题都有待持续观察。

在田敏看来,AI驱动医疗产业是未来的潜力领域,但目前行业发展的数据基础和商业化路径都还不够清晰,因此元璟对该领域的投资保持着积极的观察和审慎布局。今年,元璟资本在该领域投资了基于医疗病例人工智能算法为专科科室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曜立。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