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意见】大卫芬奇的《心灵猎手》为何能得到豆瓣9分?

看着小乔的小鹿眼,还不补一个吗!

文丨杉姐

大卫·芬奇又出神剧。

他以“人都是很变态”的为导演生涯根基给我们带来许多暗黑惊喜。

上一次他出手美剧,拍摄了横扫艾美奖的《纸牌屋》。这次的新剧,他把人性的变态和电视剧的品质又改写了。

有媒体评论说,“他一出手,美剧就变天”。

故事改编自美国畅销书《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美剧《汉尼拔》、《犯罪心理》中的案件设计都参照了这本书。

《心灵猎手》的男主原型正是本书的作者,被成为“当代福尔摩斯”的前FBI探员约翰.道格拉斯。道格拉斯被称为“犯罪侧写”领域的祖师爷。犯罪侧写指根据罪犯的行为方式推断出他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等。《心灵猎手》以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男主霍顿是FBI的一员。第一集霍顿在处理一场人质劫持案。一顿劝说之后,罪犯一枪爆头。

霍顿随即被雪藏。霍顿被调到FBI行为学部做讲师,他和搭档比尔发现当时的犯罪理论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当前层出不穷的“后现代”式凶杀案。

杀人犯的杀人动机已从钱、色、仇转变为“看你不爽就爆头”的新阶段。但当时美国的警察都还认为,那些罪犯“天生是坏蛋”。

霍顿和比尔意识到他们急需新的研究来破案。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可采访地方监狱的重犯,了解犯罪心理,为新的犯罪提供犯罪侧写材料。

第一个采访对象,艾德·坎伯,15岁时杀死了自己的奶奶,被称为“女学生杀手”,砍了6个十几岁女学生的头,并奸尸。

他用羊角锤杀了自己的母亲,并砍下头部,通过她的嘴进行猥亵行为。他逃过所有警察的追捕,最后选择自首。

但见面之后,这个杀人狂魔居然是一个十分温和、礼貌、有教养、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类的杀人犯大多十分狡猾,他们其中的某些人骗过了“测谎仪”、精神医生和警察。

要想让他们说真话并不容易。霍顿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高高在上无法达到谈话目的。

因为自恋者不会去看医生、反社会人士坚信自己没有问题。

 

 

第二次谈话,他就学着这些罪犯的样子和他们谈话了。

甚至用一些摆不上台面的话来诱导罪犯说出真实心声。

这招很管用,艾德立刻交代了一些自己真实的杀人动机:母亲经常贬低、辱骂他。

 

 

猥亵母亲的动机也十分简单,母亲在一次酒醉后回家说:“我已经七年没和男人做爱了,就是因为你,我的杀人犯儿子。”

杀死母亲后,他还割下了她的声带,丢到垃圾里,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他一直无法让母亲闭嘴。

艾德之所以总是滔滔不绝的讲话,也源于母亲“整宿不睡觉,说话”的噩梦。他成为一个杀人犯,并不是天生邪恶,而是因为自己的母亲把他逼成了杀人犯。

艾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母亲不该鄙视他的儿子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起连续殴打、猥亵老年妇女的案件。两个老太太先后被打、被摸,并残忍的杀死了她的狗。

她们早已没有花容月貌,老太太说自己甚至从年轻时就没有穿得花枝招展过。

当地警方推测这起案件和宗教有关。但霍顿和比尔想到了艾德,他们认为这起案件与“仇母”有关。根据两个受伤老太太的年纪,测写出仇母者应该是三十岁的单身汉。他长期受母亲的压迫,又没有自己的家庭才会找其他老太太来发泄。

很快,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一个30岁的单身青年。他在看到有陌生人来访时,第一个反应是不停的“喊妈”

而他的妈妈则是不停的在抱怨:“天啊,看你把谁招惹到家里来了”

家里的狗也被儿子描述为“妈妈的狗,不是我的”。他仇恨母亲,仇恨母亲的狗。

但他不会向自己的母亲发泄,因为他知道母亲爱他,所以他的发泄对象转移到了养狗的陌生老太太身上。真相一目了然,罪犯也对自己的罪证供认不讳。

霍顿成了英雄。

虽然第一个案子大获成功,但改写历史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他们依然困难重重。

有些犯人虽然开口,但依然没有找到真相。

霍顿还被一名囚犯控告。

最让人担忧的并不是他的职业危机。而是霍顿和比尔在采访中的变化。

他们正在被这些变态杀人犯吞噬。比尔的烟越抽越多,时不时就要发火。

霍顿和女友几乎每集都有激情戏,但他们的激情随着霍顿对变态杀人犯心理的深入,慢慢开始陌生、疏离。

女友似乎也发现了什么,精心打扮来引诱他,霍顿却拒绝了女友,因为他联想到了恋鞋癖的罪犯。

霍顿不再是那个需要妈妈去买衣服的妈宝男。这部剧和以往破案剧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几乎没有暴力镜头,也没有犯罪现场作案的闪回镜头。

即使有一些案发现场照片,也十分短暂,片头是一个人调试录音机的过程,其中穿插了一些非常短暂的案发现场照片,不细心的观众几乎看不出。

《心灵猎手》让你专注于听,而非看。那些罪犯口述犯罪动机的过程,让观众更真实、更直观的感受到了他们的犯罪心理。剧中甚至还出现了大量学术性的语言,霍顿的女朋友就是一名社会学在读博士生。

 

 

《心灵猎手》抛弃了小儿科的探案套路,其中的案例分析大多涉及深奥的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让探案剧的剧迷大呼过瘾!

剧中的人物虽然正在做一件开创历史的事情,但他们没有被刻画成一个超级英雄。相反,每个人的生活都极其别扭。

霍顿发现女友和男同学行为暧昧、比尔的儿子从没和他说过话。尤其当男主在最后一集的表现,会让你忽然惊愕,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正常的。

 

 

许多犯人并非生而为魔,他们是被家庭、社会塑造成了大魔头。我们的偏好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形成,影响我们的一生。

 

 

本来是在看别人,却开始思考自己。思考自己为何是今天的模样。

人生百态,我们都是疯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