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朱玉杰: 地方政府发债风险可控 债转股落地有待推进

当前债转股进程主要还是以银行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债转股风险较大,原因是债转股企业往往具有上市公司平台,能帮助银行资金通过盘活企业技术升级与产能优化,由上市平台实现项目退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陈植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企业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如何演变,该如何有效化解预防系统性风险出现,俨然成为当前金融市场颇为关注的话题。

12月6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的“第十二届亚洲金融年会” 21世纪融资分论坛在京举行。清华经管学院不良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朱玉杰教授演讲时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下,中国金融市场正发生一系列巨大变化,比如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发展迅猛,但风险也在持续暴露。

截至2017年11月底,国内金融市场存在逾3.6万多只存量债券,其中金融债的规模是最大的,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国债几乎占据债券市场大半江山,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实质性违约事件已经日益增多。从2014年出现第一个构成实际债券违约事件起,目前60多家企业所发行的150多只债券出现违约,涉及资金达到900多亿。

朱玉杰进一步表示,就违约债券类型分析,中期票据、定向募集的私募债违约比例最高,其次是企业债、公司债;就违约债券的企业性质分析,民营企业超过一半,占到51%,其次是地方国有企业的23%,第三是央企;就债券违约企业所属行业分析,除去中国城建的影响,债券违约基本上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包括煤炭、钢铁等行业。所幸的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去杠杆进程持续推进我们发现工业企业的负债率从2011年到2017年第三季度有所下降,利息兑付保障系数与还款能力等指标则持续上升。“他指出。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企业业绩增长,是通过赊销、延长账期等方式换取的,这种业绩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往往未知,存在很多未知风险,是金融机构需要注意的。

针对市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高负债率的担心,朱玉杰表示,从2015年开始,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只能以标准化的债券进行发行,所以去年以来,地方政府发债速度相当快,2016年比2015年增长了52%,发行了4.87万亿债券。2017年前三个季度,又总共发了4.3万亿。但是很多新发行债券都是置换债。

比如2017年发行的63%地方政府债券是置换债,2016年这个比率达到80%,所以尽管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很大,发债速度很快,但总体风险仍是可控的。

针对市场日益关注的债转股资本运作模式,朱玉杰透露,从去年至今,已有80余家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签约金额差不多在1.4万亿,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比如钢铁、煤炭占了将近一半。但目前真正落地的资金还不多,约一千多亿,所以未来怎么进一步推动债转股,的确存在实施方面的难题。

此外,当前债转股进程主要还是以银行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债转股风险较大,原因是债转股企业往往具有上市公司平台,能帮助银行资金通过盘活企业技术升级与产能优化,由上市平台实现项目退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