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戏剧的活化石“呼图格沁”

“呼图格沁”也称“好德歌沁”,蒙古语为“丑角”之意,因其带有喜剧色彩的滑稽表演得名。随着时代的发展,呼图格沁已经由单一的求子文化向祈福文化转变,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呼图格沁”产生于清代嘉庆年间,世代口口相传,连绵不断,距今已有200年历史,是一种集歌、舞、戏剧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为敖汉旗所独有,被专家称为“蒙古族戏剧的起源”。

1. “呼图格沁”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一带蒙汉杂居的村子里演出。演员共6人,分别为阿日查干(白头翁)、朋斯克(黑老头、白头翁义子)、曹门代(白头翁妻子)、花日(白头翁女儿)及孙悟空、猪八戒等组成,由男性扮演,穿特制服装,戴特制面具,乐队及伴唱者有10人左右。演员们表演时先跳吉祥的舞蹈、唱多年自编的地方歌曲,以滑稽幽默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表演吸引观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 呼图格沁进入主人的庭院后,会进行室外驱邪祝福活动,这时主人在一旁肃立焚香鸣放炮竹。表演人员会跳起驱鬼的舞蹈,这种舞蹈动作近似喇嘛教的“查玛”。有研究表明呼图格沁产生初期,表演人员由许多庙里出来的小喇嘛组成,这些人会熟练地掌握“查玛”舞蹈动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 呼图格沁表演者会被主人用三柱圣香迎进屋里热情款待,八戒、悟空是不能进屋的,负责在门外警卫。白头翁会领着黑头翁、曹门岱、花日一起唱着祝福的歌,进行驱邪活动。一般会唱起丰收的赞歌,其他人随着节奏进行和旋,沙哑的嗓门用蒙语描绘满山的金黄,永远拉不完的粮食等农家美景。 这一点说明此地诞生呼图格沁的时候已经由游牧进入农耕时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 当有的主人提出求子的愿望时,白头翁会唱着颂词拔下一根胡须系在铜钱上送给女主人,让女主人揣在怀里,表示第二年就能如愿以偿。此时,嘶哑神秘的歌声久久不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 演出归来,呼图格沁出行的工具由最早的牛车换成了农用三轮,但二百多年的民风没变,依然淳朴善良,这也成为敖汉旗一张靓丽的名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 呼图格沁重要的环节是面具的制作,流程包括取土、塑泥模、糊面具、上彩、晾晒、打孔。每个环节都会说唱敬奉神灵的歌曲,有非常庄重的仪式,这些仪式即具有萨满崇拜的影子又有喇嘛教“查玛”的元素,非常神秘与古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 在泥模上糊层层白纸,待半干后取下进行晾晒,晾晒在老哈河畔的高台上,台下就是一望无垠的老哈河冲积平原。最后进行上色妆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 面具做好后会带到庙里请喇嘛念经加持,让神灵的魂魄附在面具上。这也说明了蒙古草原由最早的萨满图腾崇拜到喇嘛教的过渡与融合。从神殿走出后,这些面具便有了神的力量,戴上与取下时候就会有庄重的仪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 一千多年前,敖汉旗是大辽的文化和政治中心,这里留下了三千多处古文化遗址,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九处之多,这个数量比有的省还多。特别是位于古宁昌路中心地带的辽白塔深受人们的敬仰,是人们心中的守护神。每当正月十六的夜晚来临,呼图格沁的艺人们就会来到这里进行祭佛塔、烧面具、送神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 在烧面具时会焚香唱颂词,感谢神灵的庇护,愿神灵一路平安回到阿尔泰山。熊熊燃烧的火焰预示着来年的红红火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 呼图格沁艺人表演的是高高在上的神灵,脱掉面具以后他们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农民。像扮演白头翁的李福山已经六十四岁,平时是放了一百多只羊的羊倌。他的儿子李海波是一名铲车司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 2008年金生、李福山获得了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敖汉旗文化局的支持下,乌兰召村成立了呼图格沁传习所,金生、李福山收了一批新徒弟,让这个古老的文化遗产有了传下去的希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3. 呼图格沁是孕育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厚厚的黄土之下,成长在老哈河畔的集歌舞、说唱、傩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涩哑的长调、神秘的舞姿穿越二百年岁月的时空,成为这片冲积平原上空不散的灵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4. 相传敖汉部落东迁到老哈河畔后一直风调雨顺,后来发生了天灾和瘟疫。有位叫嘎拉恩德的牧民到西天拜佛求方,弥勒佛告诉他,在阿尔泰山有位白头翁能够为你们免除灾难。于是,嘎拉恩德前往阿尔泰山请来了白头翁,从此,乌兰召草原吉祥之光再次降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5. 这个文化带是由大凌河、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滋养孕育的,老哈河七拐八折奔流过敖汉旗这片厚厚的黄土地。八千年前兴隆洼先人的黍米在这里疯长,五千年前红山女神的玉佩在这里发出耀眼的光芒,大辽已经远去,但残破的白塔依然守望着沧桑厚土。呼图格沁就像沙地的柠条顽强地在这片土地上传唱、游走了二百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分享 评论 (0)
更多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