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再度浮现“格林斯潘之谜”联储发挥了什么作用?

美联储目前拥有“前瞻性指引”和利率预期等政策工具,因此在政策指引上更加明确、透明。相比之下,美联储在1994年收紧货币政策的幅度非常大,并且没有与市场进行充分沟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尽管美联储开启货币紧缩周期已有近两年时间,但美国金融环境却变得更加宽松,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0年代所提出的“债市之谜”现在似乎又开始浮现。

自美联储在2015年12月的议息会议上时隔10年首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以来,美国股市不断上涨,标普500指数自那时以来累计上涨近30%,道琼斯指数累计涨幅约达38%,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约35%。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截至去年11月不断下跌,今年迄今又已经累计下跌2.1%,企业信贷利差也收窄。此外,衡量整体金融环境状况是否紧张的主要指标——圣路易斯联储的金融压力指数(Financial Stress Index)也降到了有记录(1993年)以来的最低位。

美国金融市场的这些表现与美联储货币政策逐步收紧之间似乎产生了矛盾。因为,理论上说,如果货币政策收紧,国债收益率会走高,股市可能出现下跌,企业信贷利差也会走阔。

实际上,目前金融市场表现与货币政策收紧之间的这种矛盾曾经出现过。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间,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大幅上调至5.25%。在货币政策收紧的第一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005年发现,长期债券收益率在美联储累计加息150个基点后迅速出现下降的情况令人很疑惑,他因此称美国债券收益率下降为“谜”。对许多投资者来说,发生在货币收紧周期下的美元下跌和美股上涨看上去也与有悖于常理。

美国金融市场在2000年代的表现与此前货币政策收紧周期内金融市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1994年,当时,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美股下跌,信贷利差扩大以及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最新的季度报告中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这种“矛盾”状况。“尽管美联储逐渐取消货币宽松政策,但过去12个月里,美国市场的金融环境明显变得宽松。”报告称。

BIS认为,出现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宽松之间矛盾的部分原因可能是,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通胀持续低迷。通胀与债券收益率呈正相关,如果通胀走软,债券收益率也会走低。

此外,BIS还认为央行本身也是重要的因素——不仅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更加缓慢、渐进,与市场的沟通也更加有效,这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具有可预见性。

美联储目前拥有“前瞻性指引”和利率预期等政策工具,因此在政策指引上更加明确、透明。相比之下,美联储在1994年收紧货币政策的幅度非常大,并且没有与市场进行充分沟通。

可以说,美联储等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过程中更加注重“呵护”市场。比如,英国央行今年11月近10年来首次加息,该行同时承诺,货币政策收紧将是“有限、逐步的”。欧洲央行放缓了购债,但至少要到2018年9月才会结束。

“没有迫在眉睫的通胀压力,比如像在1994年盛行的那样,在更近期的两次(收紧周期中),美联储所采取的逐步策略可能让投资者相信,央行不会冒险来损害增长和破坏估值。”BIS的报告指出。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