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汪华:小城“中年”的背后 是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波红利

汪华认为,中国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结构重构和消费扩张,而驱动这波扩张的因素则有三个:移动互联网第三波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的普及、OMO的红利。

11月29日,创新工场在北京总部举办“预见2018”投资趋势分享会,创新工场管理合伙人汪华就中国未来创投机会和中国当前人口结构和消费行为背景做了分析。

汪华认为,中国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结构重构和消费扩张,而驱动这波扩张的因素则有三个:移动互联网第三波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的普及、OMO的红利。

三波人口红利理论,是根据大众的消费行为和互联网化的程度等进行分析。第三波人口有个明显的特征是小城主流,是三四线城市家庭主流消费人群。他们是中国最后进入移动互联网的4-5亿人口,将带来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波红利。他们掌握了家庭消费决策能力,大部分没有背负一二线城市人群的高房贷压力,可支配资金比一二线市人群高,这波红利所带来的增值可能比过去所有的总值还要大。

第二个红利是移动支付红利。中国是移动支付最早普及和最大规模的国家。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末,中国使用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移动支付带来了在线支付的扩张、消费信用的扩张以及业务驱动场景和本质的扩张。

OMO全称是Online-Merge-Offline,顾名思义,既指流量的线上线下双向导流,以及消费行为的线上线下流动。随着移动支付以及传感器等AI技术的普及,线下消费行为完全数字化,线上线下的界限消失。OMO是O2O的进一步演进,将让互联网对实体行业的渗透率提升至100%,重塑中国互联网经济。

在分享中,汪华还提到了创新工场的投资阶段策略调整,目前专注于投资早中期(A-B轮)阶段项目,对于高潜力领域也参与C轮以后的中后期投资 。

此外,汪华还分享了创新工场目前主要投资的五个领域,分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消费升级、企业服务与升级、教育、文化娱乐。汪华表述,在这五个领域创新工场已经做了大量产业链投资,未来还将继续下重注,给大钱,布局这五个赛道。

以下是汪华的演讲内容,界面创业略作编辑。

前段时间大家都说移动互联网到了下半场,现在的投资感觉没有以前容易了。但是在我看来,接下来我们将会遇到比之前更大的波澜壮阔的红利和浪潮。

这个红利和浪潮在我看来有三个原因组成:第三波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的红利和OMO线上和线下的融合。

小城“中年”背后蕴藏着巨大机会

什么是第三波人口红利?我们过去这几年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很多巨无霸的公司,新的小巨头,无论是美团,还是今日头条等等,这些公司大部分是快速崛起变大,都是基于前两波的人口红利,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两波巨大的人口红利,所有过去有名的公司都是这两波人口红利驱动的。

第一波人口红利,就是最早买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的那波人,他们是当年3亿核心的PC互联网网民过来,他们是一线城市,熟悉使用互联网,男性偏多,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时候,他们从PC互联网平移到移动互联网,各种各样的需求促生当年的公司,小米、今日头条、美团都是跟着这波人群起来。第一波人群大概是在2011年、2012年开始爆发。

第二波是在13年、14年左右,OPPO、快手、映客,大家想一下谁是买OPPO、VIVO手机的人就可以想象谁是第二波人群。他们是二三线城市里面年轻人群,他们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从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下沉的一个自然的过程。

第三波人群是小城主流,第一波第二波人群各自都是3亿到4亿的规模,剩下的所有的第三波人群,主要是二三线城市、三四线城市里面主要的用户,三四十岁以上的用户,包括一线城市里面那些年纪更大的用户。这波用户相对来说是15年到16年初刚刚崛起,这波人群的数目有五六亿至多,他们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微信。不是说他们之前没有智能手机,不是说他们以前不使用移动互联网,像你的父母,可能在12年你已经把手机给他了,但是他们并没有重度使用,每天的使用时间很短,不会在上面使用移动支付,并没有把智能手机真正使用起来。

而他们为什么到15年、16年快速崛起,很大的原因就是微信。第一个是微信本身把他们拉入了这个圈子,微信取代了他们所有信息获取或者社交通信的功能之后,极大的拉长了他们使用时长。第二个原因是红包带来了移动支付,红包在人群的普及,让这些用户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在线支付账号,第一次尝试了消费、买东西,微信从15年、16年开始把这些用户从浅度的移动互联网网民真正转换成了深度的移动互联网网民。这波用户的数量相当于前两波用户的总和。

而且从消费角度来讲,这波用户相比年轻人、单身汉,只为自己花钱来说,他们还承担了中国更大的主流消费的走向,因为他们很多都是家庭用户,掌握了真正中国家庭开支的用户,从这一点来说,这波用户还是挺空白的。无论是他们使用的硬件、软件、社交、平台、电商,所有的这些东西,第一波第二波用户来说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空白的。意味着跟着这波用户来说,中国有机会再崛起一批公司,可以跟前面的小米、OPPO、VIVO、快手、映客、美图相匹敌的一批公司。

这是我说的为什么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还远远没有完,中国有一半的人口刚刚互联网化,即使我们认为中国的电商和O2O已经很厉害了,中国有大量的线下城市和大量的人口并没有像我们在北上广深那样,已经使用这么多的电商,这就是为什么小米要开线下店。第三波人口是中国接下来的巨大红利之一。

移动支付带来巨大的消费杠杆

第二个巨大的红利是移动支付,在过去的两三年中,移动支付本身的交易笔数呈几十倍的增长,最近微信和支付宝加在一起的移动交易笔数,每天超过3亿笔,所以移动支付的蓬勃扩展会给中国整个的消费带来巨大的变革。

电子支付的第一个特点是支付无痛化,我们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你没有感觉到一张张的人民币掏出去,包括你在网上为小说付一块两块的钱,电子支付没这个麻烦,所以它的便捷性和无痛性为消费有很大的增长。你可能一不注意,双11又花了一万块钱,一不注意这个月又买了三四千块钱的东西。

移动支付带来的第二个作用是消费信用的扩张,移动支付,不仅是一个支付手段,还带着消费金融杠杆。大家既然用了微信支付,既然用了支付宝支付,微利贷、花呗这些东西都已经到了每个人的口袋,随手一点可及。这个带来的差别是巨大的。过去中国信用支付的普及率只有10%,而移动支付用不了多久,让中国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拥有信用卡,这意味着每一个消费者都加了一个巨大的消费杠杆。这个不光是在中国,很多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个事情。当一个国家的消费杠杆普及之后,这个国家在消费上迅速的扩张或者膨胀,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我们国家一直说要完成一件事情,从一个生产的国家往消费社会转型,国家已经提了很多年,包括降低储蓄率,促进居民消费,国家经济转型。我相信真正帮助中国完成这个转型的,靠的可能就是移动支付。移动支付的意义不仅仅是让中国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更多,甚至带来了消费结构、消费体量,用户消费习惯巨大的转变。

第三点,移动支付更重要的一点,它跟信用卡支付不一样,移动支付是在手机上,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发生,并且支付上面还可以运行各种各样复杂的运用,它是带着预算,能处理非常复杂场景的支付。举一个例子,如果没有移动支付,如果是一个信用卡,摩托单车的模式就难产生。包括新零售,如果是信用卡,不是移动支付,也很难发生,因为信用卡上面不能运行APP。包括各种各样带着社交特征的,包括让朋友付钱,包括线上线下的融合,如果是传统支付,不是移动支付也很难发生。所以移动支付可以在任何场景支付,让任何人支付给任何人,不仅是让已有的消费扩张升级,还会产生全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形态。

消费升级是现在很热的一个词,而我们说到的三波主要人口其实都有各自的消费红利,第一波人口更多的是消费的升级,这批人之前的电商化已经做的很普及,他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东西,而是更好的东西,更多的场景,升级的服务,类似于像盒马鲜生这样的新零售,网易严选,小米之家,这类产品就是顺应了第一波人口的消费升级。

第二波人口是电商的普及化。第二波人口处于一个非常多的消费扩张的年代,他们之前电商化的程度不是特别高,所以他们开始疯狂的电商扩展,他们现在也需要消费更多更新的品类,他们要开始追逐品牌,追逐名牌,追逐消费的其他附加值,反而一线的第一波人口是更相反,他们要么追求更小众的品牌,要么追求品质。而第二波人口还处在大规模品牌化的时期。

第三波人群更加是一片空白,他们现在还处在2000年初的中国,他们开始一个纯粹的消费扩张的年代,他们要消费的更多,消费以前没有消费过的品类。以教育为例,教育也是一个消费品,第一波人口都已经在用VIPKID了,而三线城市的教育趋势是参培率才刚刚开始提升,北京在很早以前参培率已经达到70%多,但二三线城市参培率只有百分之十几,今后一定会逐步提高。

OMO是什么?

我们知道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流量不够用,所有人都在抢为数不多的线上流量。但共享单车的出现让人们发现了线下流量这片处女地,一个自行车放在马路上,一天就有几十个租车用户。

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线上的购物体验光速进化,线下的购物体验却七八年都没有什么提升。为什么线下的这些事不能按照线上的速度提升效率和体验呢?从这个观点来讲,某种意义上线上线下融合是一个必然。

我认为,OMO就是整个互联网发展下一个阶段。我是最早一批网民,我经历了四大门户的年代,游戏的年代,包括移动互联网时代,我相信再下一步就是OMO的时代,未来互联网将有可能覆盖到整个市场70%多的场景、需求和用户行为,这个本质上就是OMO下一阶段要干得事情。人口的普及,支付的普及,大数据和AI造成的数据化普及,就是为这件事情打好基础。

“创新工场并不是一个孵化机构”

大家之前有很多误解,说我们是一个孵化机构,其实我们不是。我们真正的投资是早中期,A轮B轮,包括C轮跟进。早期我们基金体量规模小的时候,投的是偏早期一点。第二个我们本身的投资理念是什么呢?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尽早的抓住未来的大趋势,大方向。 比如移动互联网,我们是09年开始做移动互联网,而其他人是12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所有人在说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已经投了人工智能两年。

我们的理念是追逐未来能够影响社会经济趋势大的变化,并且比别人更早的进去,所以容易给别人产生的印象是我们投早期,但是并不是这样,我们选择的大领域都是可以做五年十年。随着到13年、14年、15年移动互联网很多大佬在做,那时候我们就会投移动互联网体量估值更大的公司,所以我们会给人造成一些印象,一是跟我们早期的基金规模有关,第二个跟我们习惯性比较早的进入一个新的赛道有关系。但我们本质上并不是说只投早期,我们是追逐未来新的大趋势和赛道,这个赛道有多大,我们就投多大。

 

——————————

关注「界面创业」公众号
阅读有价值和有意思的创业报道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