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血色候鸟迁徙路

深秋时节,泛黄的芦苇丛上,一只灰头鹀从西伯利亚乘风而来,它已经飞了3000公里,到达中国的渤海之滨,它还要再飞3000公里,前往遥远的东南亚越冬。这是一年一往返的伟大旅行。然后,啪的一声,它挂上了一张大网。这场旅行甚至它的生命都将在此终结。

1. 在毗邻天津北塘水库的一片芦苇地,志愿者们再次搜寻到一片非法捕鸟区域。捕猎者在开辟出来的小道上,用竹竿撑起高约一米五,长达上百米的捕鸟网,密布于这片人迹罕至的芦苇丛里。被困的鸟儿大多已经死亡,仍然活着的,也已失去了挣扎的力气,奄奄一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 2500多只野鸟被装进塑料袋里,塞满了两个大冰柜,有些死鸟已经被拔毛扒皮,分辨不出来是什么鸟类。唐山市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队长荆信波说,这些被催肥闷死的野生鸟类,将被转运到广东等南方地区,成为餐桌上的一道“野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 在漫漫的迁徙途中,黄胸鹀从普通鸟类被吃成濒危物种。长期关注候鸟保护的志愿者刘懿丹说,转运到广东之后,目前这样的一只禾花雀能卖到七、八十块钱,巨大的利润也是驱使鸟贩子铤而走险的原因。她痛心地说:“再这么逮下去,它们很快就跟藏羚羊一样销声匿迹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 一个扩音器架在鸟网上,持续发出逼真的鸟叫声,从数百米外就能听到。这种诱鸟器能够模仿多种鸟类的叫声,甚至能够模仿人耳听不见的高频声音,吸引候鸟撞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 300个鸟笼被就地捣毁,在催肥窝点的后院里堆积成山。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非法狩猎野生动物20只以上,就应予立案。非法狩猎陆生野生动物50只以上,为重大案件,非法狩猎陆生野生动物100只以上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 在确认鸟网上的活鸟都已经解救出来之后,48岁的志愿者朱宝光将鸟网一一清除。十多天来,他们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2016年7月通过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禁止使用网捕的方法进行捕猎野生动物,并禁止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等场所为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但新法至今尚未实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 一名志愿者一边将小鸟放生,一边念着“阿尼陀佛”。志愿者刘懿丹介绍说,一开始,志愿者们从鸟贩子手里买鸟放生,后来发现,购买鸟类的行为本身就助长了捕猎者和鸟贩子的气势。因此,他们停止买鸟放生,走上了护鸟之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 迁徙中的鸟类大部分都很瘦,为了将鸟卖出个好价钱,鸟贩子会给鸟喂食大量的催肥剂和抗生素,使其迅速增肥,直到其胸前长出一层油,再将其杀掉。荆信波说,这种所谓的“野味”既不卫生也不健康,并不会给食用者带来任何好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 在这个窝点,大部分鸟儿被催肥用于食用,还有一些品相好的鸣禽,则被单独圈养,流入北京、天津等地的鸟市,成为笼中玩物。在一个鸟笼里,一只鸟儿在黎明来临之前死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 在另一个摊点,鸟贩子从笼中逐个抓出小鸟,供鸟客观赏。野生候鸟每只的售价从几块钱到上千不等。而就在离鸟市不远处,挂着醒目的横幅:“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的行为,违者依法严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 当执法人员进入圈养候鸟窝点时,家中已经空无一人。在屋里的一个衣柜上,画着两只小鸟,在大自然中怡然自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 在凌乱的鸟舍,一只黄胸鹀虽然逃出了鸟笼,却逃不出那扇玻璃窗。黄胸鹀俗称禾花雀,被一些食客称为“天上人参”,认为大补,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黄胸鹀遭到了灭绝性的捕杀。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黄胸鹀从“易危”级别提升至“濒危”级别,与大熊猫、藏羚羊等物种处于同一保护级别。这是10年内,黄胸鹀的保护等级第三度被上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分享 评论 (8)
更多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