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信生成记

作为一家年轻的中国民营企业,中国华信从小到大,短短十余年,是怎样在巨头林立,讲究出身的能源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并且跻身国际能源核心“朋友圈”,其成功秘诀究竟何在?

作者: 陆敏 王璐 

近日,中国华信以91亿美元收购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14.2%股权达成协议,这是中国对俄罗斯的最大一笔投资,引起国内外同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油气公司,在莫斯科、伦敦、法兰克福多地上市,其油气资源占俄罗斯“半壁江山”。中国华信此次入股俄油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一举奠定了自身在国际油气上游领域的领导者地位。同时,这项合作还将会对中国能源战略格局以及中俄经贸合作和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家年轻的中国民营企业,中国华信从小到大,短短十余年,是怎样在巨头林立,讲究出身的能源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并且跻身国际能源核心“朋友圈”,其成功秘诀究竟何在?

华信成长记一:做时代大事件里的弄潮儿

“华信的发展不神秘,就是紧随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以国家战略为指向进行企业战略谋划。”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如是说。在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叶简明也曾清晰地表达过类似观点:“我们紧密关注,紧紧跟随国家战略。因此,我们将根据国家每一步的安排来制定我们的企业战略。”华信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经济近二十年来的高速增长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需求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空前提高。如何拓展海外能源资源,服务和满足国家需求,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所在。如何做到这一点?华信采取的是“曲线救国”的路径。面对国内油气产业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和地方国企完全主导的局面,中国华信深入分析国内能源需求状况,避免在国内与主导企业竞争发展,确立拓展海外资源战略,公司通过多年国际能源业务合作和民间积累的深厚国际资源,产业与金融相结合打造有组织的能源产业国际投行。中国华信首先选择在欧洲建立油气终端业务布局,通过下游终端来拓展获取上游油气资源权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华信不仅在欧洲完成了销售、炼化、储运一体的终端体系,更是在中亚哈萨克斯坦、中东阿布扎比、非洲乍得及俄罗斯等多个世界重要油气生产区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华信的成功,引来了各种解读,其中,中国华信“借助收购一家走私涉事企业而进入油气行业发迹”的消息流传最广,也被认为是其原罪的有力证据。

2006年,华信参与厦门华航石油有限公司拍卖被认为是该公司进入石油领域的开端。公开资料显示,厦门华航石油有限公司是厦门政府公开拍卖的国有资产,该公司系福建省厦门轮船总公司控股的公司,福建省厦门轮船总公司为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企业,属福建省国资委。华信内部人士透露,这一活动虽然发生在厦门远华案的大背景之后,但其不属于厦门远华集团资产,与远华案件无关。2006年6月,福建省华夏拍卖有限公司受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的委托,公开拍卖厦门华航石油公司100%的股权。华信参与厦门华航石油有限公司拍卖是国有资产按照正规程序公开拍卖,不是收购远华集团赖昌星资产。而且当时华信虽然赢得竞标,但由于标的资产存在瑕疵,导致交易最终并未达成。公司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在与其上级公司多次沟通未果后,于2006年底向福建省国资委提出放弃标的,并收回了拍卖保证金。而华信在参与厦门华航石油的过程中,开始对石油、成品油业务的行业特点和操作有了深入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竞拍接洽,吸引了厦门华航石油部分管理团队和业务团队成员加入到中国华信。因此,虽然华信最终没有收购厦门华航石油,但却由此促使公司进入石油行业发展。

中国华信的战略是清晰的,其发展脉络也一如其战略一样有迹可寻,绝非外界传言的那种神秘莫测。叶简明,中国华信创始人,出生于1977年,福建省建瓯市人,1999年移居香港,2016荣登《财富》杂志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第2位。叶简明和中国华信是默默的耕耘者,在《财富》杂志将他推高到这一位置以前,很难在财经媒体上看到关于他的报道。

据华信内部人士称,2000年,叶简明与苏卫忠、叶向东等合伙成立福建华信进出口公司。2005年,成立福建华信控股公司,作为金融性投资公司。2006年,公司进入石油领域。2008年,由陈秋途、臧建军、庄苗忠等在上海设立上海华信能源控股公司,总部在上海设立,2012年组建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根据公开财务数据显示,中国华信2010年营业收入是526亿元人民币,2013年达到2099亿元人民币,正是从这一年的业绩开始,中国华信首度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49位。

借助于中国华信官网和网络上公开的信息,我们可以梳理出华信发展几个不同阶段。2006年,董事会主席叶简明提出建立有组织的共同经济体的合伙模式,以贸易带动经济,经济带动人才,以人才为本进行能源产业国际投行投资,在华南、华北、华东地区,由主要股东代表各自进行合伙,通过国企代开证、下游大客户管理大客户等模式,开展石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在2006-2012年间,整个石化产品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华信股东代表都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2012年,叶简明提出打造一个母公司,建立国际品牌和运营管理,进行社会化的管理,避免股东之间的争斗。这是中国华信的由来。公司集中所有股东代表的子公司资源,共同为母公司服务,做大母公司。母公司做大后,通过子公司进行合伙,以北京、山东、广东、香港区域为代表。当时确定2012年后的5年,股东代表可在各自子公司按其净资产的40%获得股权,之后再5年,这些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上市,属于股东代表的各自股权可直接转换成股权收益。

叶简明在2014年底的一次讲话中有这样一段总结:曾经有一个阶段,我们石油组份的化工产品是垄断的,占市场70%、80%的份额。第一个阶段我们想整合下游,跟很多小企业打交道。当时提出了共同经济体,是缺乏组织的。后来发现很多人出问题,用华信的品牌到社会融资,到银行融资,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虽然我们的化工产品很厉害,但是我们的品牌也被这些人砸了。我当时就开会提出,进行有组织的、以客户管理客户的形式。这就到了第二阶段,原来很多华信的老板们,因为理念不一致的,把名利当作目标的,完全追求利的,完全追求名的,这些人我们逐步剥离了。我们用客户管理客户的模式,在各省沿海城市,用当地的大型国有企业,或者比较大的企业来代理我们的产品。我们在海外建立库存,跟海外大的能源寡头、世界五百强形成战略合作,只控制上游。对于下游来讲,用客户管理客户的模式,变成是有组织的了。但是随着房地产商越来越困难,化工产品、大宗贸易的很多产品都变成融资属性的时候,我们又进行了调整转变,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化工产品我们重点跟下游比较大的合作……然后转身做原油、天然气和汽柴油的海外储备。

2015年有媒体对华信的报道称,这一家并非国内地炼、并非国有资本的公司,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石油中间贸易商之一。而观察中国华信的发展战略可知,近几年,该公司的步调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华信准确把握大势,迅即抓住机遇,积极拓展海外能源合作。最近,叶简明在中国华信总部机关系统管理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企业能取得成功,一定是在这个国家一个时代大事件里的成功,是国家宏观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现在这个时代最大的机遇就是“一带一路”,谁抓得住,谁的事业就能取得大的成功。过去的成功模式是不可复制的,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的事业必须抓住当下的机遇。

华信成长记二:避开民企陷阱 成就民族品牌

中国华信的集体制民营形式,避免了民营企业内部矛盾争斗的问题,同时又通过有组织的分配,保持企业强劲的发展活力,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增长和永续发展。

在中国华信的官网上,公司简介第一句是这样写的: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是集体制民营企业。众所周知,中国的企业所有制形式集体制代表着公有,民营则是私有企业。这两个互不相容的要素是怎么在中国华信的企业形式里融合在一起的呢?

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在谈企业机制创新中分析道,中国企业很多不能长久,除了经营本身的风险,很重要的一个风险就是内部股权的争夺。很多企业在还没有完成战略目标的时候,已经在内部的争斗中倒下了。企业每个时期加入进来的人是不同的,创业时来的第一批人,发展壮大中又会来一批人,到了企业转型,又进来新的人。这些人在企业里到底发挥什么作用,怎么进行企业效益的分配,股权就这么多,这里面就会形成很多内部矛盾。

他认为,中国华信的集体制民营形式,避免了民营企业内部矛盾争斗的问题,同时又通过有组织的分配,保持企业强劲的发展活力,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增长和永续发展。这个集体制民营机制,母公司的股权不分,实行社会化资产管理,同时公司通过二级子公司合伙制度,形成三级法人和三级合伙,进行团队持股和奖励分配。公司规定,股东代表不参与母公司的经营管理,不派任何家庭成员参与公司运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政管理体制。

同时,设立上海国际能源管理中心对公司进行管理,按照公司净资产2%收取管理费,净利润的20%作为团队奖励。母公司定位是能源加金融,平台加功能,能源是获取海外上游资源和石化特殊材料。除上游资源和银行平台作为核心资产不分,其他功能性平台,将由股东代表分区设立的子公司分别进行合伙和证券化,由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为核心的董事会,按照股东的资源贡献度,进行有组织的分配。最后母公司进行社会化管理,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开拓上游资源权益,服务“一带一路”。未来将引进国企、央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和股东。所以中国华信定位是集体制民营企业,既不是国有的,也不是个人的,是社会化的。公司以国家法律为根基,结合商人契约精神,类似西方国家的股东与经营层关系。股东代表的资源通过这个机制得到全面整合,同时又根据不同的贡献度,在核心资源不分的前提下,对功能性平台进行分拆证券化,通过子公司合伙进行分配。

华信成长记三:石油之后是什么?华信的新战略

油这一步,我们已经很成功了。第二步是气,第三步就是智能电力。今后所有的能源都要转变成电力来使用,将来汽车全部都要改成电动,包括飞机,这是最大的革命。

据报道,目前中国华信收购俄油股份项目已经得到国家批准。这意味着一旦交易完成,中国华信将直接从股份中获得每年4200万吨以上的石油权益和总共26.7亿吨油气当量的储量。同时另据报道,中国华信还与俄油签署有长期供油和远东、西伯利亚油气区块开发协议,华信油气权益规模未来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加上早些时候华信在阿布扎比、乍得和哈萨克斯坦获得原油权益和供应合同,粗略估计,其年油气权益量将超过8000万吨。正如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在产业投行协同会议上所说的“我们(华信)的战略是能源和金融,能源就是获取上游的资源……油这一步已经很成功了。”照此销量计算,参照2016年世界最大石油公司的产品销售量,华信已经接近世界前十大石油公司的销售水平。

对此,叶简明却保持着一贯的清醒认识和高瞻远瞩,他在内部会上告诫同僚:“这件事做得这么大,不要给别人一种误导,认为俄油这件事做好我们就成功了,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那就坏了,整个事态立即会发生变化。事态的方向如果转变了,事物的发展就是无力的。古人有句话讲得好,叫‘委曲求全’,圆满的东西都不是直来直去的,这样才能求全,不然不可能圆满。当你誉满天下的时候,也是你要身败名裂的时候,历来都是这样。华信通过俄油这件事,已经在能源界进入了全世界最大的公司行列。自古讲‘名要副实’,‘实’要如何做来配‘名’,要做到德能配位,如果失德,就会变成名不副实。”

据悉,中国华信在9月初就召开了内部产业投行协同会议,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在此次会议上明确了华信“三步走”战略,“油这一步已经很成功了”,第二步是气,第三步就是智能电力。今后所有的能源都要转变成电力来使用,将来汽车全部都要改成电动,包括飞机,这是最大的革命。这个电是怎么来的,无非就是水电、火电、天然气发电、太阳能发电、核电,最后核聚变产生的反应堆,更高的就是雷电。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天然气发电和水电,水电基本上也是国家控制,那就是天然气发电,所有全国的火电都要改成天然气发电,那就要掌控天然气资源。下一步,我们通过俄油获取海外天然气,卡塔尔也要跟我们战略合作开展天然气开发,也将很快完成。

电力之后就是电池,在叶简明看来,电池无非就是充电的时间和续航的能力。“电池的这个技术突破以后,要看到发展方向。生产电池也要原材料,上游资源是最重要的,全世界是不多的。电池的上游资源我们已经在布局了,像钴、镍、石墨烯这些都是电池最重要的东西,这些是我们要做的上游资源。无论什么电池,谁能电价最便宜那就是资源。现在要做的事情我们都在弄,为什么和俄罗斯基础元素合作,为什么和嘉能可合作?我们的重点就是电力和上游资源。所以我们要获取上游的资源,这是上端。”

上端之后就是终端,终端无非就是物流和贸易。叶简明认为,物流所产生的物流设施,比如汽车充电,充电桩,还有国家电网的最后一公里,这叫智能电力,就像互联网一样。这个智能电力里,首先电要便宜,第二是充电站,这是终端。终端是技术为核心的,我们自己的重点是上游,终端就要发挥灵活的合伙机制,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获取。这方面谁最强?我们首先要去获取信息,天使投资就要投这样的企业。

今后的油最后会变成什么?油作为燃料不需要了,但是作为材料产品还要用的,这个就要有远见了。化工产品一直是紧缺的,要把油作为原料进行精细化工的加工,俄油和阿布扎比在这方面就非常强,就要在国内、国外的战略要地把油气作为精细化工进行加工处理,建立这些精细化工的物流设施,和国内的进行对接。“我们计划和俄油、阿布扎比,把原油制成化工品进入到国内,这一点现在已经很成熟了。要有战略分析,搞终端要搞这些事情。国外哪些合伙团队是相关领域最强的,就要去找出来布局,根据时代的转变要有这个远见。”叶简明称。

物流设施完了之后,中间环节就是贸易。贸易最原始的形态就是线下交易,这是传统的贸易。这其中与之相关的物流设施是最重要的,要对战略物流设施进行布局,哪里要建库,哪里要建点,要参股进去,才能进行传统贸易。产业互联网未来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共享平台,华信就是要立足未来,构建基于互联网共享平台的产业大数据,建立企业内部共享平台和行业共享平台,通过供应链共享、产业链整合共享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并通过产业大数据的金融创新,促进产业的并购整合,引领产业和行业协同。

目前在传统贸易之上,很重要的是一个撮合贸易,就是电商平台和交易平台。“如果有很强的撮合平台、撮合商,有交易平台,我们又有上游资源,那国际贸易就会非常厉害,能在最短的时间把资源变成交易利润。”叶简明表示,这个要发挥合伙的优势。物联网是今后发展最重要的趋势。物联网也有很多基础设施平台,与物联网有关的智能基础设施平台就可以投。如果不懂得往时代发展的方向去投资,所有的投资都叫盲目投资,我们拿的这些项目都是没用的。我们就做上游,之后围绕着整体的投资方向,可以跟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前台合伙,通过这样的合伙,掌控住新的物联网时代、新的能源时代中的发展。

金融是做什么?叶简明的答案是:中国华信的金融是为合伙产业服务的,我们的目的是获取上游资源,一切其他的金融手段都是为这个相关产业进行服务,甚至进行投资,这是功能方向。我们所有的功能要通过一个平台,要有核心技术,这就是我们的投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在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能源的清洁化是首要任务,目前以煤电为主的电力产业和以燃油为主的汽车产业都将面临新的转变。国家提出将“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目前,德国、法国等7个国家均已表态明确未来会禁售燃油汽车,我国工信部近日也做出类似表态。据悉,目前中国华信已经把天然气资源开发和贸易作为与俄油战略合作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同时,中国华信还计划与天然气重要输出国卡塔尔开展深入合作。叶简明认为,汽车要改成电动,汽车产业会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内发生实质性变化,相关产业日趋成熟,技术还会有质的飞跃。

华信近来与俄罗斯基础元素集团、国际资源巨头嘉能可集团都有密切的接触。据报道,9月7日,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在上海会见来访的俄罗斯基础元素集团董事会主席奥列格•杰里帕斯卡和嘉能可首席执行官伊万•格拉森伯格,围绕整合三方优势资源进行深入交流,就共同开展新能源、智能电力开发及国际资源投资等战略合作达成共识。据最新消息称,俄罗斯能源巨头En+集团正计划进行首次公开招股,中国华信正考虑入股,尚未透露出资规模。En+集团的项目包括煤和铀矿开采、核能、电解铝的下游生产等。而最近,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又造访了道达尔巴黎总部。道达尔不仅是传统能源领域的巨头,在天然气、电力、太阳能及风能等方面也具有领先技术优势,据悉华信和道达尔将在天然气开发利用、电力、新能源、原油精炼与化工等领域开展深入战略合作。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华信作为新晋的国际能源巨头,在玩转传统能源之后,其未来格局和新战略已经初显形态。

来源:新华社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