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 专家:一线城市应到世界范围内选人

《报告》称,上海成为本次评估国际人才竞争力最高的区域,北京、广东和江苏位列2-4位,与上海共同形成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的第一梯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多个处于快速成长型的二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并提升城市竞争力,出台了租房补贴、落户政策等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在专家看来,各地二三线政府的意识,还停留在吸引本国人才的层面,而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应该把眼光放大至世界范围内选人才。

2017年9月11日,全球化智库(CCG)、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2017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以下称作《报告》)蓝皮书。根据《报告》显示,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呈三个梯队分布,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报告》称,上海成为本次评估国际人才竞争力最高的区域,北京、广东和江苏位列2-4位,与上海共同形成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的第一梯队。

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发展较快的省份构成第二梯队,浙江担任第二梯队的领头羊,第二梯队还包括辽宁、山东、天津、福建、四川、云南、湖北、河北、安徽、陕西、广西、湖南、江西、黑龙江、重庆和河南。

第三梯队主要为中西部地区国际化发展较慢的省份,依次为新疆、吉林、内蒙古、海南、贵州、山西、西藏、宁夏、青海和甘肃。

CCG研究副秘书长郑金连肯定了各个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做出的投入成效,“2013年的《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里也做过排名,当时的排名梯队和现在相比并没有大变化,这说明投入越多的城市其实越能够保持,东北三省在上一本蓝皮书里排名基本上靠后,现在更明显了,所以说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还是有效果的”。

郑金连指出,“东三省的投入,尤其是政策层面的投入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所以说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效果,也能够知道为什么投入”。

近年来,一部分处于快速成长型的二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出台了一系列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租房补贴、落户政策、项目资助、人才公寓、一次性奖励等。以武汉、西安和长沙为代表,则提出了留住百万大学生或者吸引百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计划。

目前,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梳理,已有天津、重庆、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郑州、沈阳、济南、西安、南昌、厦门15个城市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这场“抢人”大战中,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都是重头戏。户口方面,二线城市对本科毕业生落户几乎零门槛,不少城市对落户还有租房补贴。

在住房方面,南京市发布《人才安居办法》,提出力保16万人才安居乐业,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园区内新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六类人才,可以分别享受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购房补贴和租赁补贴五种待遇。

成都宣布将大力实施“蓉漂”计划,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对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在产业新城投放人才租赁住房,让广大“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

资金补助也是重头戏,杭州推出“房补+车补”;福州市财政则给予应届博士研究生每人安置补助费15万元,用人单位帮助协调解决住房困难。除了对毕业生,重点人才补助方面,更是不惜重金,杭州、南京以及无锡,对于顶尖人才和团队的资助更是高达亿元。

“我觉得从全国范围来看,尽管个别城市已经开始注意到人才的重要性了,但是总体上,吸引人才的结果只是城市里人更多了,管理不便了,各式各样制度障碍让你很难在这里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强调,“留住人才还需要考虑到人才生活指数,就是城市里的生活指数”。

但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代表的户口指标正在陆续收紧,更多政策开始向国际人才倾斜。比如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早于2014年表示,进京指标不会突破1万人,以后会呈逐步趋紧态势。

据《报告》显示,在政策方面,一线城市开始出台更多政策去吸引国际人才。近年来,公安部出台了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条出入境政策,支持上海科创中心的12项和10项出入境新措施,以及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和福建自贸试验区的16项与10项出入境新政,极大地支持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我国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先锋的国际人才政策创新正在形成追赶之势,区域国际人才竞争正在取得新的发展和突破。

据《报告》,从总体来看,广东、北京、江苏、山东和上海的国际人才生活指数最高。研究分析,广东、江苏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2015年所拥有的三甲医院数量分别为132所和135所;而北京、上海拥有较多的国际学校,2015年拥有教育部认证的国际学校数量分别为20所和21所。值得一提的是,中西部区域在国际人才居住环境方面具有较好潜力,其空气质量和公园绿地面积等,对于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国际人才来说具有一定吸引力,需要进一步将这种自然吸引力转化为吸引国际人才入驻发展的能力。

《报告》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辉耀表示:“现在我们过了吸引中低端劳动力的阶段,农民工流动的市场在逐渐缩小,每年大学生人才成为各个城市竞相争取的对象。实际上一线城市要争取国际人才,比如说来自硅谷的,或者来自发达国家,包括以色列,爱尔兰这些能够创业的人才”。

他强调,欧美国家相对中国来讲有一个很大竞争优势,就是长期重视国际化人才引进,美国吸收了全世界60%以上人才。

“我们在国际人才竞争力方面存在两个挑战,一个是国际人才数量的引进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另一个是我们人才流失很多,我们的人才大量留在了海外。目前各地二三线政府的意识,还停留在留住本国人才的层面,我觉得一线城市应该把眼光放至世界范围内选人才,不光是13亿人选,而是70亿人选,这才是我们未来发展方向。”王辉耀建议。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