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开启职业生涯的第一年?

总体上包含四个方面:励学(Study)、敦行(Tighten)、自省(Alleviate)、明辨(Reflect)。

作者:慎思行:J.C.

慎思君:各位好,今天为大家推送一篇慎思行的其他伙伴带来的职场分享。J.C.在大学期间曾经和我一同工作过,我也曾帮助他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上解疑答惑,他亦为慎思行的初期创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之间亦师亦友。

目前,他在某家顶尖咨询公司工作,在和他交流过几次职场的“体验”之后,我发现他还是保持了不放过任何机会思考和总结的习惯,我便向他提出了是否可以把自己的经验通过慎思行与大家分享,帮助更多在职业初期的朋友们尽快进入“角色”,启发有多年职场经验的朋友们创造自己的影响力。

所以,有了今天这篇文章。希望慎思行的读者们能喜欢今天的推送,并从文章中发现一些对自己有借鉴和启发的观点,如果您有其他的观点与看法,亦非常欢迎随时与我们分享与交流。

最近新人入职季刚开始,不少已经入职咨询公司的同校学弟学妹会咨询我如何 “正确地打开”他们的职业生涯。私信我的这些人大多面临或多或少的困惑——“为什么我感到有点缺乏动力?”、“同事之间很快地形成了特定的圈子,我该如何融入?”或者“加入公司之后,发现一些和原来设想不一样的文化氛围,我该怎么办?”。

可别误会,这些向我寻求解答的人并非是不经世事和初入校园的学生,他们都是曾是校园里“叱咤风云”的红人,然而他们却在职业生涯的起点就感觉到了迷茫。

为什么会缺乏动力?

在咨询项目中,我们都会问客户一个问题:对你而言,什么算是成功(What constitutes success)?对于不同客户来说,答案是完全不同的。有些客户想要建造平台型公司,有些客户想要打通垂直市场;有些客户想要做大体量,有些客户想要提升毛利。当然,也有些客户什么都想要。但重点在于,即便是在一个行业内的公司之间,存在完全不同的竞争战略是常有的事情。

在很多问题中,有一个新晋顾问提了一个问题,他说“过去有很多个‘坎儿’,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学,还有各种的竞赛之类,几乎每次我都处理得很好。甚至在大学里我也拿到了最好咨询公司的工作邀约。但为什么我现在觉得有点打不起精神,不知道怎么往前走了?”。

听到这个,我立马想到了一年前,自己入职的时候所面临的窘境:想要做出点成绩,但时常事倍功半。难以找到经验丰富的职场导师,工作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与视角。

最关键的是,我意识到自己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而这让我感到很不适应。进入了心仪的公司,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摆在面前的路径很多,每天经历各种形形色色,也许要追求什么我已经不太明确了。

苏格拉底所说“人啊,认识你自己”,其实也就是扪心自问“什么算是成功”。然而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则更是千差万别。如果说年薪百万是成功,那你怎么知道一心务农的三口之家没成功?如果说自创公司,有几万员工的企业家是成功,那你怎么知道在街边修车的手艺人没成功?

初入职场,尤其是相对精英化的职场,很少有人会和你坦诚相待,大家都处于防御模式,而且相处的时间也并不多。也许在你的朋友圈里,人生赢家格外的多,但你必须要意识到很多都只是“表象”。当你把自己与别人比较的时候,事情只会变得更糟。如果你没能看清自己前进的动力和目的地,便会不断模糊自己对于成功的理解,对于那些习惯于有明确目标的人来说,这样几乎不逊于世界末日能给你带来的绝望。

建议一:定义你的“愿景”

愿景是

关于渴望,而非能力;

方向,而非速度;

为什么做,而非怎样做。

在职场的起步期,就是思考和定义个人愿景的第一个最佳时期。一旦你明确了愿景,那么作为职场新人,你大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去做调整和改变。而随着你职业生涯的上升,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都会越来越大,你会成为坚守防御的一员,并不会热衷于改变。

我常拿企业的发展来比喻一个人的成长,而个人愿景对于人的指导作用,就好比愿景对于企业战略的指引。我们在为企业做宏观战略的时候,往往第一件事就是与管理层/创始人交流,探寻他们眼中的未来,根据愿景去设定具体的战略措施。如果一个企业过度关注别人的战略方向与选择,并只是一味效仿的话,那我们常常会说,这家企业是“没有灵魂的”。

对个人来说,道理也是一样。设定愿景最关键就是:对自己诚实,以自己为中心。不少同事在大学时,仰视着顾问们高大上的工作、五星级酒店的标配、每年20天的带薪年假,总会“以为”这份工作很完美,但是一年多工作下来有些同事就会感叹“度日如年”。

你想要什么?

定义愿景是自我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困惑与迷茫亦是家常便饭。导师的指引、自我的探索、生活的变迁都会启发你。《一代宗师》的编剧在电影中的神来之笔“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也许正是这一过程的最佳诠释。

建议二:尽少推己及人

大家一定会好奇,为什么我会说“尽少推己及人”。头一次和朋友谈到这个观点的时候,他差点笑背气。连孔老先生都说要“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为什么我一个刚入行没多久的人就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呢?因为,圣人那话说的是给修炼成精的王侯将相听的,而你(或者说我们)作为职场新人,只是不谙世事的愣头青。

回忆刚入职时,我特别喜欢埋头干活,无论经理如何告诉我A专家有行业知识,B客户有相关数据,C领导有标准框架,我都充耳不闻,矢志不渝,坚忍不拔,连续见了几次凌晨三点的上海,几天后终于成功地把事情搞砸了。归根结底,我是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心态错误。以为身上有整个项目团队打来的聚光灯,期待我能把所有交代的任务做好;

第二,认知错误。没有正确理解工作的性质和方式;

这两个错误,相信大家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过。过往的顺境和成功经历让你习惯了扮演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习惯了那种以一当十的感觉。

但事实上,团队里的各位同事都很忙,外部专家网络、内部知识团队也都不轻松,没有几个人真地会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看你自导自演独角戏。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只是真切地希望能够把这个项目做到最好;为客户或者其他利益相关方带去最大收益的同时,让自己也能利益最大化,仅此而已。有了这种意识和心态,你会更加高效和得心应手。

建议三:构建同理心

上述的错误还带来一个关键的教训:我并没有站在经理与客户的角度去考虑。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事情之间的优先级如何?完成这件事情需要我自己多大的努力?怎样更高效撬动资源?使用这些资源是不是在可控的成本范围内?不同的人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而能够思虑到别人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在沟通中便能掌握先发制人的优势,而在工作中也常可以事半功倍。往简单里说,这就是所谓的“同理心”。它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向上同理心”和“向下同理心”。

“向上同理心”帮助你理解领导的期望,高效完成任务。面对一个任务,你需要思考“为什么这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你在这件事情中对他有怎样的影响?”“你怎样能帮助他实现他的目标?”。时刻记住,你的任务是更大的任务中的一块拼图---就好像电池是电动车的一块拼图一样。如果电池生产商不去考虑汽车企业的需求,而仅仅专注于提升几个核心性能数据、不在乎成本的话,恐怕生产出的电池也会滞销。对于个人来讲,也是一样的道理:在你做一件事情之前,仔细思考这件事情在更大的拼图中占据怎样的位置。

“向下同理心”帮助你赢得下属的忠诚,打造王牌团队。对于一个刚入职场的人来说,很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毕竟,你大多数时间都在处理和上级/客户的关系。然而回顾一下:有没有哪位领导让你觉得合作起来格外顺心?有没有领导却总是让你感觉如鲠在喉?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我相信十有八九,你可以归因为“后者不在乎”。他们可能不在乎你刚入职,还没有适应工作环境;也不在乎怎样可以让你充满动力;更不会换位思考,并设身处地地对待你。时间确实很宝贵,领导把时间用在一个初级员工身上也许没有“性价比”,但不就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性价比方程式我们才能发现那些真正愿意发展你的领导吗?

我供职的麦肯锡里有一位很受大家敬重的资深合伙人,他曾经与Marvin Bower共事过多年,在他那个年代,很流行这样一句话“What Marvin will do in this situation”。凭借着大家对于Marvin的了解和对于其价值观的判断,这些资深合伙人们做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决定——比方说,至今麦肯锡仍坚称自己是专业服务公司,并特意与“生意(business)”做出了区别。在不断向自己提问的过程当中,你也可以逐渐找到“站在别人的鞋里”思考问题给你带来的真切感受了。

建议四:寻找你的生涯导师

什么是导师?简单的回答是:既让你佩服,又愿意帮你的人。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不让你佩服,恐怕这人再闪耀、再愿意帮你,你也不屑于走他的路;反过来说,你再佩服,别人也懒得搭理你,恐怕这“师生”关系也难以建立起来。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可以算是导师的候选人,他们又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Mentor:愿意为你提供建议和指导,是你的共鸣板,他会倾听你的问题,并为你权衡各种选项,帮助你决策;

一种是Sponsor:同样愿意为你提供建议,但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提升你在组织当中的“可见度”。换句话说,你的sponsor会愿意为你付出一些政治资本,以帮助你职业生涯的进步——比如升职、涨薪、参与比较重要的项目等,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他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与你共进退;

Mentor和Sponsor的核心区分在于,后者更加与你休戚相关、进退与共。因为他们是你的“持股人”:在高层的会议上为你支持呐喊,他们需要为你付出很多。相对应地,他们也会期待你能够表现更加突出,以提升他们的影响力地位。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职场中建立这两种关系?

四个建议:

第一,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表现卓越。不要把寻求Mentor或者Sponsor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时刻记住,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工作交付物的质量,做好你的工作,让Mentor或者Sponsor发现你;

第二,维持信任。两种关系都是双向的,尤以Sponsorship为甚。对于你的潜在Sponsor来说,支持你可能存在风险,可能会付出代价。而双方的信任关系是你唯一的筹码,失去信任也就失去了这些关系本身;

第三,保持活力。Mentor给你建议,Sponsor给你机会---他们都希望你能够成长。当幸福来敲门,确保自己能够全力以赴地把握机会,别让他们失望;

第四,分散风险,而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换句话说,可以有不止一位mentor/sponsor,这不仅会显著加速你的个人发展,并且提升个人影响力。听上去,这和“维持信任”相互矛盾,其实不然。想想最近很火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就同时有贺涵和密斯吴两个Sponsor兼Mentor---所以当她暂时和贺涵分道扬镳的时候,还是可以跟随密斯吴追求更高的事业成就。而对你来说,工作过程当中总有机会接触不同的让你欣赏的上级,运用以上几个原则,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此前,慎思行推出过一篇文章《如何在职业生涯中寻找到真正的导师?》也极富洞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

建议五:及时总结,经验变成模式

古罗马有位将军评价打败了汉尼拔的西庇阿时说“他对于所经历的一切都有完美的理论总结”。

理论总结可以让你发现大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种大道理,小到与人交谈时不要频繁叹气这种小事情,及时总结自己犯过的错误和吃过的亏,积累自己的经验,改善自己的习惯,长此以往,你很快就不再是那个职场里的“愣头青”了。那么,你应该如何提升自己?

总体上包含四个方面:励学(Study)、敦行(Tighten)、自省(Alleviate)、明辨(Reflect)

励学,是向外的学习过程。人们常说新人应该多“观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察优秀的前辈们是怎么处理问题的。我们常常会想“这个合伙人为什么每次都可以说服客户?”“为什么同事访谈做得又快又好?”等等。观察到别人的优点后,尝试在解构中找到你能够学习并加以实践,这些优点也会逐渐变成你的一部分;

敦行,是向内的强化过程。对于自己做得对,并且带来积极影响的,你要强化“行为”。比如,几天前,在项目内部的讨论会上,我“灵光一现”的建议被当时拿出不解决方案的项目团队成员全票通过。事后,我自己常想为什么这个建议别人没有想到,而我自己的那个“灵光”又是从何而来,我渴望以后还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为项目团队解除燃眉之急;

自省,是所谓人非圣贤、过改而善大。在日常工作里,总会有很多事情是不完美的。这些“有待完善的事项”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1)其他同事的反馈;2)对自身的复盘。咨询公司对于同一坑掉进好几次的事情是零容忍的,敢于犯错和冒险是值得鼓励的,因为有了这种心态才能带来与众不同的交付,一旦犯错了,及时总结What, Why, How。犯错误一点不可怕,关键是复原的速度有多快;

明辨,是所谓以人为镜、覆辙以为戒。作为职场新人,你绝对不想犯遍能犯的所有错误---实际上,不少错误每天都在上演,留心一下,你一定有机会从中吸取教训。我曾经有一个项目经理,在项目完成以后,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总结,每个人都可以分享下自己在项目过程中的“错误”所在,共享出来,供大家一起成长,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机会,这些都会是用来提升自我的宝贵素材;

以上四点是我总结出来提升自己的要诀,正如名字一样,希望和我一同践行这四个原则的职场人士都能变成STAR。

我并不是一个久经职场的人士,所说的大多是我通过过去短短几年的工作经验和惨痛教训中所总结出来的。能够有机会分享给大家亦是我的荣幸,希望各位能够更有一个更加完美的职业生涯的开端,完成自己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遇到了问题,不要慌张,我的自身经历(还有我一个很重要的Mentor)告诉我:

总会好起来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