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与加速器的区别竟然这么多

同质化、营利性和白炽化竞争等问题掣肘孵化器的创新发展。

清科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中国孵化器/加速器发展研究报告》,阐述了我国孵化器/加速器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并对国内外孵化器/加速器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最后针对国内孵化器/加速器所面临的问题及可行性建议进行了阐述,为国内孵化器/加速器更好的创新式发展提供参考。

----------------

1、孵化器与加速器的不同

孵化器的不断发展也逐步带动国内加速器的起步,加速器的诞生对孵化器创新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对孵化器的功能作用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两者都是为初创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但在根本上还存在一定差异。

2、孵化器类型 & 运作模式

自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之后;社会上掀起一股创业热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逐渐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初创企业数量呈现大幅上涨趋势,进一步促进孵化器的创新发展。随着孵化器的不断更迭创新,提供的服务也从简单的基本服务到较深层次服务;但由于孵化器投资主体、经营宗旨、组织形态等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孵化器。

归纳起来主要有七种类型,分别为国家综合企业孵化器、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技术/产品孵化器、人才孵化器、国际孵化器、虚拟孵化器和创业投资主导孵化器。

3、国内十家主流孵化器发展模式洞悉

孵化器虽然起源于欧美国家,在中国起步发展时间不长;但孵化器发展模式却多种多样,主要有大企业平台型、“天使+孵化”型、开放空间型、媒体依托型、新型地产型、垂直产业型和跨国合作型。

无论何种模式孵化器,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承载了当地政府对于初创企业扶持发展的重任。

其中,“天使+孵化”模式孵化器主要是效仿美国等发达国家孵化器的成功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就是提供“场地+资金+导师”一站式保姆服务,靠股权投资获得盈利。

在这些孵化器类型中,政府干预最多的孵化器类型为垂直型孵化器,此类孵化器把具有地方性特色或带有政府倾向性的产业扎实地发展起来。地方政府会依据产业优劣势,选择具有优势的产业进行定向孵化,以带动区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

孵化器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其目标都是扶持中小企业,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4、欧美孵化器/加速器成功要素

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精益型的高新技术小企业作为创新的新兴力量,爆发出惊人的创新速度和盈利速度。小企业爆发式的增长,使得小企业逐步受到美国各界的关注,被视为能够带动美国经济走出“滞胀”阶段的重要措施。

但小企业融资困难及缺乏相应的创业所需的服务,成为困扰美国政府的难题。在此情况下,具有多重功能的孵化器/加速器应运而生。

1980年,孵化器/加速器开始在美国本土快速发展并经欧洲传向世界,欧洲的孵化器/加速器最早出现在工业发达的英国。从欧美孵化器/加速器的成功发展历程来看,都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社会网络关系维护带来的社会资源;企业化运作模式;与投资机构对接紧密以及孵化对象的明确。这些成功发展经验都可为我国孵化器发展作为参考经验。

5、国内孵化器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530家、全国上报众创空间名单2345家,两项合计4875家,成为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

虽然中国孵化器数量发展成为全球最多的国家,但加速器的发展却远不如国外。美国加速器发展最为快速和完善,例如微软加速器在全球建立分支,为微软集团不断输送全球最先进技术和优质可投标的;以微软集团的快速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虽设立多个加速器,但并未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加速器,中国加速器的全面开花尚待时日。

6、孵化器模式跨入4.0发展时代

随着国内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国内孵化器的功能愈发多元化,满足不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孵化器也由最初的1.0升级到现在的4.0模式,无论孵化功能还是孵化效率都有着质的飞跃。

7、孵化器困境中求变,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双创”浪潮的孵化下,国内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表现较为活跃,中小企业数量也逐年增长;孵化器作为发展创新经济和培育内生增长能力的战略工具已经在我国广泛发展。

但国内孵化器的服务水平并未跟上初创企业的发展步伐,不对称的发展促使孵化器创新服务亟待提高。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孵化器的优惠政策,对创新创业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部分政策并不是孵化器所迫切需要的,优惠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有效且支持孵化器发展的政策。确定孵化器的法律地位,从仅提供场地、硬件设备和网络设施,变为提供全方位服务,从根本上改善创业环境。此外,随着孵化器不断创新发展,未来也会出现新发展趋势;例如,创业导师团队将成为孵化器成标配软实力;持股孵化模式成重点发展模式等。

来源:清科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