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少,这一款芯片的定位能够看出小米的务实。
跨界需要勇气,无论这一次市场反响如何,小米的第一款自研芯片澎湃S1,对于小米手机未来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没有必要太在乎外界的眼光;
2.对于高通、联发科等合作伙伴而言,大可放心。
比如小米在澎湃S1、小米5C之后,为什么还要重提一下搭载骁龙8核处理器的红米4X?
也就是说,小米手机在供应链上是开放互补的。
澎湃S1定位中高端,不怀好意的可以被认为“高不成低不就”,恰好也展现了松果芯片不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抢食的心声,投入成本那么大,这也太不“划算”了……
但 互联网手机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所以像有些互联网品牌选择了并购传统厂家的团队与品牌,如果高通、联发科面向众多终端厂家的供应不足,至少小米芯片是个备选项;
3.每家终端将厂商都有一颗做芯片的梦,不止是苹果、三星、华为,还有几年前的酷派和中兴……对于小米自身而言,这是未来产品走向差异化定制的必由之路……
小米自研芯片不要盯着友商,而应该注重客户的需求。
例如,这次在MWC上,软银提到的HPUE提升TD-LTE上行覆盖范围30%,这个方案对于当下手机用户的体验相当不错。
小米自研芯片能否将TD-LTE手机用户的多个痛点量化,毕竟TD-LTE终端款型在全球4G手机的占比不算高,潜在机遇是存在,其次也利于5G的布局。
小米芯片初期需要聚焦只做一件事情,也将是小米手机未来的长处所在。
4.做芯片很难,自主研发 的SoC (System on Chip芯片级系统)平台,包括了CPU、GPU、ISP、射频基带等手机核心组件。这是一个硬软结合的系统,
小米第一款芯片花了28个月,在小米5C上的性能与功耗控制体现得相当不错,所以17个月的优化是有必要的,第一款芯片可以规格低,但不可以是有瑕疵的,大家可以吐槽小米5C电池容量不足3000mAh,但HPC+在 28nm工艺层面不会差,接下来会是14nm?
5. 28个月之前的芯片规划支持VoLTE,需要信心. 2014年10月,松果成立之时正是SGLTE、CSFB两种语音方案并进的时代,那时VoLTE没有起步。至少,这款芯片规划时需要定力;
6.在功能上追平差距,比如支持防伪基站和高铁模式,并具备芯片级安全保护,这大概是2015年年底~2016年时4G旗舰手机的产品特性。1499元的小米5C,对于第一款搭载自研芯片的手机,成功的情怀重要;
关于澎湃S1的特性:采用8核64位大小核;Mali-T860;32位语音DSP,支持VoLTE、双麦克降噪; 14位双核ISP处理器及双重降噪算法;可编程Modem,可通过OTA进行算法升级,持续提升底层通信性能……,此处是广告!
7.小米松果芯片发布的时间节点,看起来还是有些晚了,但历史也可能存在反转的转折点:
comobs在2016年的6月6日曾发布了一个4G手机预测性的报告,全模手机最终将走向单模VoLTE+多频段CA组合、双卡双VoLTE发展……
8.第二卡槽的争夺趋势无减。
中国电信800M VoLTE在今年将成中国电信的主流语音方式,去年底中国电信明确了3G用户今年全部升级至4G用户,只是CDMA的行业市场依然存在价值,然而现在出现了NB-IoT,紧接着还有eMTC,更高点的还有Cat.1……
随着C网市场向4G加速升级, 哪家运营商不号称是全球4G的NO.1,比如全球最大的TD-LTE网络运营商,全球最大的FDD 4G网络运营商,全球最大的FDD 4G+网络运营商…… 小米自研芯片的手机支持CDMA动能不太足,其次小米发布自研芯片与使用骁龙、Helio并不冲突,全网通完全可以用高通和联发科的……
9.这不是一款PPT芯片,而是一款“可大规模量产的中高端芯片”,雷军拿着手上的澎湃S1这款自研芯片在台上秀了片刻……至少这句话含义颇多……但是,自研芯片相对PPT芯片而言要务实很多;
10. LC1860不是支持五模了吗?谁能够保证小米5C推出移动版之后,不会推出联通版?不知SDR在松果芯片中是否有应用。
11.未来,是否会推出面向小米生态的蜂窝物联网芯片?
Comobs认为,这一市场对当下小米松果芯片还是太遥远,应该与芯片业的同行合作,而不是自研。
做手机芯片是为了深层次的为小米手机差异化优势做铺垫,积累专利布局海外等等,尽管,2018年蜂窝物联网规模商用,至少在笔者看来,2018年还不是松果芯片的机会点。
12.小米5C手机击准了用户的两大痛点:续航、拍照。
有着与小米5S拍照配置相近的硬件,也支持了安全快充,如果能够卖上百万级别的销量将会形成口碑效果,也会因为注重研发赢得市场的尊重,使得品牌提供溢价空间,当下,自研芯片对于供应链的管理是有促进作用的。
13.发布环节,直到感谢合作伙伴及政府支持时,雷军激动了。
其实,雷军应该感谢的是这支松果团队,即使未来遇到挫折甚至失败,不应该放弃的是信念。
反观非议颇多的华为P6推出,决定了后来产品的走高,不也是经历了阵痛吗,小米内部应该向华为学习“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狼群彼此合作的文化。
14.凯明的关闭,Marvell手机芯片部门的解散,ST-E回归母体最后也关闭了……做芯片很难。 但不努力,失败是必然。
2014年10月16日,松果电子成立;2015年6月20日首次流片;2015年9月24日凌晨1点43分,小米松果芯片第一次拨通电话。接下来的17个月里,不断进行调优测试、样机验证……
历经28个月的奋战,小米松果芯片面市……祝愿小米芯片一路走下去,当下活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