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说“如果我死了,得留下点什么”

界面新闻   2017-02-21 09:27
作者:三声 ·

作者:齐朋利

2004年夏天,李志和朋友参观了西夏王陵李元昊墓。受这位开国皇帝生前显赫与身后凄凉境况对比刺激,李志开始严肃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如果我死了,我能留下什么?”回到南京后李志制作了人生第一张小样,这算是他正式投身音乐的开始。而音乐对于李志的意义在于:“如果有一天我死了,知道这个人曾经还写过东西,是个存在过的证明。”

在之后的12年里,李志先后经历了组建团队、各地巡演、烧碟维权、跨年演出、开办Livehouse等一系列事件。这也是独立音乐和民谣在夹缝里野蛮生长的年代,凭借着对个人经历的诗化表达以及青年情绪的良好共鸣,李志、赵雷等人正在成为目前最具号召力的独立音乐人,数百万的数字专辑收入以及数千人的场馆演出成为他们的常态。

李志长微博

赵雷在2016年进行了13场“无法长大”体育馆巡演,好妹妹乐队在今年有10场体育场巡演。就在人们对李志未来的活动报以好奇时,李志的回应却出乎很多人意料。2016年5月,李志发布了《知天命》长微博,其中写道:“我想再用12年,在全国334个地级市做334场演出:普及现场音乐,让更多人听到,看到,参与到现代音乐中来。”

334个地级市的334场演出使得这个计划得名叁叁肆计划。这是一份兼具了情怀、商业、现实与风险的大胆举动,也是一次未来的展望与过往总结。正如李志在《知天命》里提到过去12年没太过虚度韶华,未来12年李志想用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实现“在路上”。这包含着李志一直以来对音乐的责任,同时下基层也有助于李志获取粉丝与创作源泉。

如同《山阴路的夏天》、《关于郑州的记忆》等歌曲,具体地名常成为李志的歌名,背后隐藏的是一段真实可感的生活经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下赵雷的《成都》、好妹妹的《一个人的北京》等歌曲上,个人具体生活情节的诗化表达造就了民谣音乐里最迷人的部分。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遭遇差评之后,叁叁肆或许能为李志带来更多灵感。

与好妹妹创作《实名制》从写信获取灵感类似,巡演是李志选择的另一种方式。但能否在12年演完334个城市李志自己也没底,他坦言难度很大,但“我们这个团队一向是尽力去做。” 叁叁肆演完之后李志将有50岁,按他的计划那是他退出音乐行业的年纪。

叁叁肆像是一个宏大的退休计划,它符合李志的人生理想“活着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好。”

叁叁肆计划

334

19日下午一点三十七分,SAG联合创始人兼李志好友姜北生发了一条朋友圈:赴宁334去,等12年后演完我46岁的工作简历上多了一项……三百场酒吧调音经验,不知道对求职有没有帮助。在李志最初提出叁叁肆计划的时候,姜北生和李志经纪人迟斌都是持反对意见的,觉得这么大规模长时间的巡回演出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没必要做这个。

但最终还是李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姜北生形容李志做某一件事总是会考虑这件事的意义在哪里,没意义的事情不做,喜欢从歌迷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且喜欢做规划,然后按照这些规划一丝不苟的去执行。比如从2004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出一张唱片之后休息两年,之后再循环直到搞不出来为止。再比如跨年演唱会从2010年开始每年一场。

开办文化公司、创办欧拉艺术空间都是按规划来执行,叁叁肆计划也是规划的一部分。

334计划

谈到叁叁肆的由来,李志表示自己在坚果做了“动静”巡演之后,对每年只演几个地方有些不满。经过与姜北生的探讨,李志最终想到了叁叁肆计划。从去年8月份开始,李志巡演经理袁野用了35天走了31个城市,看了59个场地最终定了首批演出场地。

对于之后每年去哪里演出,李志和团队并未做好准备。但李志提到,叁叁肆计划基本一年两次,春天会在南方,夏天会在北方。每年会有两三个省份,持续时间90天左右。

为支撑此次巡演,李志的朋友高大师赞助了全部音响设备,李志另外两个朋友提供了箱式卡车以及载客的大巴车和小巴车。在演出定价上,李志综合各项成本定在了300元,

2008年到2009间,李志一个人做过一个名为“单刀赴会”的小巡演。2009年秋天李志做了“动物凶猛”巡演,之后几年李志连续做了“杀鸡取卵”和“动静”全国巡演。在2009年10月的“我爱南京”专场之后,李志逐渐摆脱了声场和设备都不完备的酒吧来到剧场和体育场馆。现在李志决定重返酒吧和Livehouse,不过是带着专业团队和设备。

情怀、商业与风险

合理割韭菜

对于叁叁肆计划,李志是带有很深情怀的。和一些音乐人将音乐视为消遣和娱乐不同,李志将音乐和音乐人赋予了责任。2016年李志的欧拉艺术空间开业,欧拉的目的之一要培养观众看现场音乐的消费习惯,提高观众的鉴赏水平。合唱团项目以及向南京本地乐队开放排练场地都是为了发展南京本地音乐,叁叁肆计划像是这一项目的升级版。

李志谈到每一代音乐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崔健那代人的责任是推广摇滚乐,那“推广现场音乐就是我们这一代音乐人的责任。”李志列举了一些数据,其中显示中国有一半的人还没有上网也没接触过现场音乐,李志想要影响和改变的就是这些人。这是一个颇为宏大与艰难的命题,对于认真严格如李志这样的人来说,也不得不要做出很多妥协。

李志一向对现场音乐品质要求很高,此次又是去推广现场音乐,当然要尽力让观众听到好音乐。但实际上由于此次演出场地有宴会厅、酒吧以及livehouse,大小声场条件都不一,某种程度上已经限制了发挥。李志谈到,有的场地只能容纳200人,乐队并不一定能全员参加,由于巡演日程紧密,李志和团队也很难对演出曲目和编曲做进一步改变。

当然也有突发情况,首批安徽演出的31个场地里有5个已经联系不上。各个省份和地区经济状况和人文状况都不一样,长期以来,李志的受众多为一二线城市年轻群体,下到三线城市李志的品牌与号召力如何还有待检验。从商业角度来说,虽然有朋友为李志提供了各方支持,但如果演出票房不理想,需要给乐队发工资的李志依然面临很大困难。

李志

这种困难和欧拉艺术空间类似,虽然总有人受到独立音乐影响但过程较慢,livehouse的盈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李志想要在可承受损失的范围内做成叁叁肆也不容易。不过和其他音乐人走进大场馆演出争夺有限的粉丝相比,大规模地面巡演这种方式或许也能使李志突破圈层获取更多潜在粉丝及收入,这相当于音乐圈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叁叁肆不失为一趟采风之旅。李志现在做音乐顾虑很多,随着年纪和生活环境改变,“中年危机”的李志很难再写出能引起年轻人广泛共鸣的歌曲。叁叁肆有可能让李志写出下一个《杭州》或《山阴路的夏天》,这算是一次自我的突破。

李志曾谈到活着是为了让世界更好,也许这次下基层之后,观众能见到一个更好的李志和世界。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