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起“网红”一词,映入你脑海的可能是肤白貌美细腰大长腿的美女主播,亦或是幽默风趣狂拽酷炫的鲜肉主播……他们日进斗金,月入百万,令人艳羡不已,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这口颜值网红饭的。
但自从去年一则关于“网红”教师年入千万的新闻刷爆网络后,刷新了咱对网红的新认知,原来知识网红时代已经来了。
无论何种类型的网红爆红,除了自身个性优势外,最离不开的就是直播平台。其实,近年来教育领域也兴起了不少直播平台,以下是U哥整理的较为典型的在线教育直播平台。
众所周知,早期上线的沪江CCTalk和YY教育都是有一些视频技术基础的,而随着直播模式走进大众视野,新东方、好未来等教育巨头也开发了直播课堂。加之近两年移动直播的兴起,K12领域直播课堂更是呈井喷式发展,题库类公司推出了众多直播产品,如猿辅导、果园直播、不二课堂等。
但不少人认为,教学直播其实就是新瓶装旧酒,只是多了师生互动和多场景而已,这样的方式在体验感上并不见得超越线下课程。为此,U哥决定亲身体验产品,将以猿辅导、CCTalk和腾讯课堂为例,与大家聊聊教育直播课堂的优缺点及其发展。
一 教学直播产品现状比较分析
目前,教学直播产品在pc端和移动端基本都有布局,以师生互动为主,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以下是三种直播课堂模式的现状。
1. 猿辅导
猿辅导是在2016年6月上线,主打k12领域在线辅导,初高中学生可随时向老师约课,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在线一对一直播辅导课程,此外还开设了名师班课,同样可以预约听课。
它的特色是基于猿题库后台数据与算法,猿辅导可在课前自动生成最适合学生的课件,每个学生每堂课的课件都是基于学生的真实能力定制,做到真正个性化。课后学生也可反复观看授课录像,家长还可以查看课堂小结报告,以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2. CCTalk
从2012年开始,沪江成立了开放互动教学平台CC课堂,通过多屏直播教学工具CCTalk。
沪江很大部分是语言学习,十分注重互动性。在CCTalk客户端有讨论、提问、上麦的功能,点播的节目中也会有笔记、提问、弹幕等服务。而在直播栏目下面,有“往期回顾”,将之前的直播内容,转码之后用于免费回顾。大厅页面的社交社团功能,以多元化的社区方式,增加用户间的交流,活跃学习氛围,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3. 腾讯课堂
腾讯课堂是腾讯推出的专业在线教育平台,聚合了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和教师的海量课程资源。
它不是以单纯讲课工具的形式存在,而是以一种课程超市的形式在发展。因其拥有腾讯强大的后台支撑,用户群体庞大,一路发展较为顺利。目前课程分为免费和付费,课程种类繁多,能满足各个行业人群的需求。
U哥体验了免费课程,感觉比较一般,内容上缺乏深度,有些老师看似专业,但仔细听会发现实际有效内容很少,超市型定位难免会导致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发生。
二 产品体验的优缺点
1. 优点
三款产品的共性都是主打“直播+互动”的模式,趣味性较强,旨在提升学员学习主动性。三者的界面模块都比较清晰,且都有免费产品供用户体验,能抓住一部分用户的粘性。腾讯课堂的免费内容相对猿辅导和CCTalk而言更丰富,种类也更全。
当然,这三款产品也各有千秋。
社交功能上,腾讯课堂主打学团模式,根据课程邀请用户“抱团”,团里分享学习资料和发表文章,形成良好的社区互动。而沪江CCTalk的主页主打社团功能,用户可以自愿加团,并设有专门的通讯录模块,增加用户间的交流,活跃学习氛围。猿辅导APP并没有社交功能板块,纯粹是师生互动学习。
直播功能各有所长。猿辅导比较纯粹,主打K12领域1对1课堂和名师班课,针对性较强。沪江CCTalk则以语言学习见长,多数直播课都是语言学习,功能比较丰富,学员可以在课堂上讨论提问和上麦,与老师实时互动,互动性很强。而腾讯课堂则是一个课程超市,用户对课程的选择性较多,涵盖的学习范围更广,并设有专门的课程表模块,方便用户查看课程。
上图是CCTalk APP上直播课的截图
2. 缺点
分别来说,腾讯课堂首页的课程管理导航相对比较杂,除了讨论区之外,没有类似的语音服务,直播学习交流比较单一,尤其对语言学习不太方便;并且入驻的机构较多,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用户很难分辨,有些免费课程广告性质太强,实用性不足也是一大软肋。
沪江CCTalk在直播回顾上,用户需自行搜索,没有直接展示区域,如果要重看直播内容,用户在操作上比较繁琐。同时其管理模块的功能比较多而杂,课程提醒功能欠佳,建议后期可以适度完善这一板块。
猿辅导上名师很多,但并不是所有老师开的课都值得去上,某些课程就比较鸡肋。在课程简介中也没有说清楚针对的是怎样的学生,用户一旦买错,后悔莫及。而PC端的猿辅导相比APP而言,界面较杂,课程是按时间顺序来的,如果用户买的课多了,找的很费力。部分用户反映送的资料重复比较多,这样很浪费资源和用户的时间。课程价格相较初期贵很多,0元课基本也是以打广告为主。
三款APP界面比较图
三款产品都缺少阶段性督促与检测,不能定期给学员做查漏补缺,对于一些周期课程而言,老师将无法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对课程做调整,造成学员黏性不足的问题发生。还有,一旦买课之后是不能退课或者换相应同等价位的课程,略带有霸王条约的感觉,体验感不好。
三 直播课堂的未来发展趋势
艾瑞《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平台研究报告》显示,无论是K12还是职场人士、或者其他用户,对于在线教育平台都有很大的需求。尤其是高等学历人群的在线教育渗透率高,可标准化程度高,付费能力强,市场占比巨大。
可见直播课堂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可观。当然一种事物的爆红,便会引来从业者跟风现象,但很少有人真正看透直播课的未来和瓶颈所在。
第一,教师在直播中的定位问题。在我们印象中的直播主播比较偏向娱乐化自由化,教师如果采取类似主播的定位,势必会被认为“耍手段”吸引学生,教学内容也将趋于娱乐化,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但如果太过于拘泥严肃,可能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
还有一点,并不是每个直播教师都能拿到可观的收入。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吕森林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就直言,只有极少数直播教师会成为网红。教育直播的火热符合教育行业发展趋势。但是多数教师直播是虚火,优秀教师资源稀缺。
第二,知识传播通过直播方式成效有多大。在线教育是为了打破时间、空间等限制,而教学直播和学生定时定点上课区别貌似不大,只是换成了网络直播形式。相对在线教育录播模式,直播没那么方便,质量上难以保证,也可能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限制。
第三,教育直播技术也是关键。直播要做到质量高清且顺畅,背后的投入也是个无底洞,对大多数靠资本输血的在线平台,无疑存在难度。
第四,教育直播盈利并不简单。虽然有网红老师年入千万的先例,但这仅仅是小部分,想靠直播一本万利不太现实,平台的盈利也不是单靠几个网红名师能达成的,还有运营、管理、技术等方面。对于教学直播课堂,无论是平台还是个人,教学质量是最基本的要素,用户的信任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U哥认为平台要想盈利,如何降低获客、运营等方面的成本,才是教育直播能否爆发的关键。
在一定程度上,想在直播课中分得一杯羹,做好“内容+服务+技术+特色”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