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大跨步 高姿美白大战夺先机

界面新闻   2017-02-13 16:03
作者:化妆品报 ·

作者:甘露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这句话来描述高姿与陈丹霞的关系,似乎尤为贴切。

与很多跻身G20阵营的本土品牌相比,有着香港血统的高姿并不年轻,已拥有30年的品牌历史,距被立白集团收购的2006年,已经过去十年,但它渐渐在千百个国内品牌中崭露头角,却是近三年的事情。

2013年底,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高姿”)董事长陈丹霞进一步坚定以“美白”作为品类突破口的决心,为高姿品牌定下“大美白大发展”的三年品牌战略。

在这一战略之下,自2014年开始,高姿犹如CS渠道杀出的黑马,一如陈丹霞期许的那样,开始在美白护肤领域渐显领军优势,早于行业其他品牌六个月拿到美白“特证”,并成为近三年来增速最快的本土品牌之一: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品牌回款同比实现50%增长,2016年回款同比2015年翻番。

聚焦美白实现蜕变新生的高姿,正成为国产品牌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强劲新军。

1瞄准“美白”机遇 老品牌获新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这句话来描述高姿与陈丹霞的关系,似乎尤为贴切。从2008年担任上海新高姿第四任总经理到现任新高姿董事长,陈丹霞带领高姿迎来品牌发展最为关键的八年,其中又以近三年的发展势头最为凶猛。

多位代理商一致认为,2013年是高姿品牌发展的分水岭。用他们的描述就是,有立白做靠山,虽然背景强大,高姿却一直不温不火,但从2013年这一年起,陈丹霞对于高姿的品牌运作开始驾轻就熟。

“此前新高姿公司旗下拥有的品牌过多,从品牌到渠道资源都无法全部聚焦在高姿上。”高姿品牌总监杨川曾接受《化妆品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彼时依旧以百货渠道发展为主的高姿,与CS渠道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失之交臂。摆在高姿面前的现状是,以自然堂、珀莱雅、丸美为首的老G8品牌依靠着在CS渠道的先发优势继续增长,新一代的年轻品牌代表韩束与韩后正试图从全渠道布局突围。

2高姿的机遇在哪里?

“首先从定位上进行突破。”据了解,高姿专注美白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高姿率先将美白概念带入中国,并创造性提出了“角质美白”的概念。但直到2013年,虽然凭借“8倍白”、8重新生、美白BB霜等优质美白产品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口碑,始终想在美白市场大作文章的高姿,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

此外,彼时各大品牌正将“补水”作为护肤品类的突破王牌,仅有欧诗漫与京润珍珠主打珍珠美白护肤,且市场上的美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很显然,于高姿而言,要迅速成为美白领域的“主角”,是一个大挑战。

但2013年底,机遇来了。2013年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对美白类产品管理政策,要求美白产品从非特殊化妆品划归为特殊化妆品管理范围,并要求所有标注美白功效的产品必须在2015年6月前“持证上岗”,质量不过关的美白产品也一定会在“领证”的过程中被筛选淘汰。

这于高姿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背靠着立白集团雄厚的产品研发实力,使陈丹霞有信心带领高姿在这场“美白大戏”中夺得先机,而这也是高姿品牌等待多年的品类风口。

3三年大跨步 弯道超车跻身G20

2013年底,瞄准美白品类将迎来发展红利期的陈丹霞为高姿定下“三年力争做到美白品类NO.1”的目标。产品、渠道与推广三驾“马车”,开始拉动着高姿品牌从“不温不火”到“加速度”发展。

据记者了解,在2014年初至今的三年时间里,为提升产品形象、包装形象以及推出更专业美白的产品,高姿品牌共推出美白、补水等不同功效的多个系列新品,其中有32个SKU均主打美白功效,占到全品牌单品数的37%,形成以美白为主、保湿为辅的产品结构。

此外,2015年3月,高姿已领先于行业其他品牌六个月拿到24个美白“特证”,并率先推出全套持有美白“特证”的白金焕白系列。截至目前,高姿品牌持有美白“特证”的单品多达63个,且还有15个“特证”还在申报中。

有了好的产品,还要有健全的渠道。但2013年摆在高姿面前更严峻的问题是:参差不齐的代理商队伍急需优化。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高姿对包括甘肃、新疆、山西、贵州等多省区在内的多位代理商进行调整优化。但据记者了解,高姿此前多年对代理商的调整颇为谨慎。甘肃振荣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继荣于2013与高姿开始合作,成为高姿在甘肃市场的新代理商。据他了解,很多市场做得并不好的代理商,高姿也在给机会。

陈丹霞曾表示,一方面,高姿全面提速后,由于部分代理商学习能力和成长意愿不足,无法跟上高姿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少部分代理商对高姿不够重视,将资金和人员倾斜到其他品牌中,无法维持高姿的市场开拓和维护。高姿公司在充分协商和沟通后,调整了部分区域代理商,这是品牌提速过程中的阵痛。

但代理商的调整对市场的推动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从2013年至今,甘肃、新疆、山西等多省区市场在新代理商运作下,高姿业绩每年实现翻番增长。在快速发展的近三年里,高姿的网点迅速扩展,2016年底,CS渠道的终端网点数突破1万家。

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来,高姿给予终端充分的利润空间与更落地的终端服务政策来布局CS渠道。“在渠道让利程度上,高姿可以排入最让利终端的本土品牌前三位。”杨川曾如是向记者表示。

为实现这三年品牌业绩的快速增长,高姿每年不断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并斥重金聚焦投放湖南卫视,以期在更年轻的消费群体中实现品牌传播,通过与包括《我是歌手》在内的热门综艺栏目的合作,形成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推广的组合。就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里,高姿广告投放累计达3亿元。

4更大的野心:三年内目标回款30亿

即使在行业寒冬笼罩的2016年,高姿依然回款同比2015年实现翻番,以三年为期,在“美白大战”中实现了漂亮的开局。

但对陈丹霞而言,下一个三年,她还有着更大的野心。

2016年5月,陈丹霞再一次高调发布高姿品牌第二个“三年规划”,即“在资本运作以及战略推动下启动全渠道策略,高姿要在三年内成为年回款达30亿元的品牌。”这也意味着,与前三年相比,下一个三年,高姿必须变得更快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