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云酒头条(微信号:YJTT2016)独家获悉,贵州茅台全资子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拟对外募集资金不低于5.9亿人民币,拟征集新投资方3个(分别为上游投资方1个、下游投资方1个、专业投资方1个)。
此前,1月10日,贵州茅台刚刚与深圳华昱集团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拟以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平台,整合相关资源,共同建设打造中国循环经济典范。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推动国企混改以及茅台“十三五”规划推动子公司混改的背景下,茅台物流公司的增资会揭开贵州茅台子公司密集混改的大幕吗?
独资物流公司拟由独资变“1+3”
对于茅台物流公司的增资,增资项目挂牌公告表示,旨在“引入战略互为补充的社会资本,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加快品牌的提升,全面推动公司大幅布局和拓展。”
茅台物流公司此次增资意向为:原股东(茅台酒厂)参与部分增资,增资完成后拟持股比例不低于41%。新投资方,其中,上游投资方拟增资金额不低于3.4亿元人民币,增资后,拟持股比例不高于34%;下游投资方拟增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增资后拟持股比例不高于15%;专业投资方拟增资金额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增资后拟持股比例不高于10%。
增资完成后,茅台物流公司各股东所占股权比例将由增资前的茅台酒厂100%持股,变为“1+3”结构,而且茅台酒厂占主导地位。其中,新组建的公司董事会董事长和财务总监由茅台酒厂推荐的董事担任,而总经理原则由上游投资方推荐人选担任,或由各股东共同推荐人选担任。
对于募集的不低于5.9亿资金,增资挂牌公告称,将用于成品酒库房建设、粮食库房建设、全国物流节点体系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1、成品酒库房建设。主要是坛厂茅台成品酒库房和贵阳茅台成品酒库房建设工作。为配套实现成品酒发展规划要求,其中坛厂成品酒库房预计建设库容量约为2万吨,贵阳成品酒库房预计建设库容量约为4万吨。
2、粮食库房建设。为保证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粮的质量和数量安全,建设符合有机储存粮食的仓房,目前正在启动16万吨有机高粱仓储建设项目,未来有可能根据茅台集团及仁怀地方白酒产业配套发展继续修建有机高粱仓储项目。
3、全国物流节点体系建设。根据白酒销售行业动态,在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销售规模较大的地级市建设酒类区域配送中心,将业务拓展至除集团内部成品酒外的其它酒企。
4、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利用成品酒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茅台成品酒库房管理,运用现代技术对成品酒的进出、库存、分拣、配送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或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其他子公司进行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今后将成为茅台物流战略核心功能。
增资挂牌公告同时披露了茅台物流公司的营收情况: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2738.1万元,净利润324.3万元,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9471.6万元,净利润191.5万元。
增资依然“首选大集团”
在增资挂牌公告中,茅台物流公司对三类投资方的资质进行了要求。“首选大集团”依然是贵州茅台此次选择引资对象的标准:上游投资方要求3年以上经验、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服务网点40家以上、服务客户规模100亿以上的5家;下游投资者要求5年以上经验,注册资金超1000万;专业投资者要求注册资金超1亿元、管理资产超40亿元。
此前,贵州茅台其他子公司“混改”时也多青睐“大集团”。例如,赖茅酒业、茅台循环开发公司都印证了这一“标准”。
2014年,贵州茅台收回赖茅品牌,并于当年10月与中石化易捷、国茂源酒业三方成立合资公司独立运营赖茅。
2017年1月,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长袁仁国,贵州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茅台酒股份公司代总经理李保芳等一行14人到深圳华昱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定战略合作,拟以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平台,整合相关资源,共同建设打造中国循环经济典范。
袁仁国、李保芳亲自带队的“规格”足见对这次战略合作的重视,选择合作的华昱投资是香港上市公司,资产超过100亿元,同样是“大集团”。
茅台混改加速
据贵州茅台“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公司既定2016年的里程碑和重要事项之一就是“成功引入一至两家子公司或新兴业务战略投资人,实现一家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造”,与此同时,2017年的里程碑和重要事项之一是“第四方物流业务对外运行”。
此外,据媒体报道,早在2014年的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暨推介会上,贵州省国资委公开的茅台集团的产权改革方案中,茅台集团下属物流公司将积极引入中运、中远等国有物流企业,引进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民营物流企业参股物流公司,拓展物流仓储、原料仓储等酒类上下一体化业务,2015年底初步建成产权多元化,管理及技术现代化的西南地区领先的物流公司。
茅台物流公司以增资形式启动混改,虽然按照“2015年产权多元化”的计划有所迟滞,但2017年1个多月内连续两家子公司进入混改流程,或预示了贵州茅台混改的加速。
此前,2016年福州秋季糖酒上,由福建茅台联谊会牵头,由该省优秀茅台经销商众筹成立的福建酱源酒业有限公司,贵州茅台也参股了这一众筹公司。彼时,贵州茅台的这一举动被视为公司混改的举措之一,但公司随后进行了否认,称“茅台仅参股了经销商组建的众筹公司,并不涉及茅台自身的股权,茅台在经销商众筹公司中的股权比例也很低,通常不会超过20%。成立此类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将厂商利益捆绑,更好地进行渠道建设。”
实际上,贵州茅台的混改已经到了加速的阶段。早在2014年,袁仁国就公开发表了名为《茅台百年:“新常态”时代的实业梦想》的文章中,在文中他曾有如下表述:“深化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制经济,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茅台股份公司推动再融资;在其他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茅台集团控股、外来资本参股、员工入股的多元股权模式。未来3-5年内,力推习酒、保健酒、葡萄酒、茅台循环经济、茅台文化旅游公司等子公司上市。”
无论是按照袁仁国的上述表述,还是按照贵州茅台的“十三五”规划,“茅台混改”在未来一段时间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