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在盼望回乡团聚的同时,年轻人也在为春节期间如何应对三姑六婆发愁。找对象了吗?何时结婚?工资多少……这些打着关心旗号的“灵魂拷问”,让大龄青年们深感胆颤。1月17日,号称“回家锦囊”的《春节自救指南》横空出世,瞬间刷爆了朋友圈。
《春节自救指南》是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继《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后推出的又一首“神曲”。这首新作用夸张、戏剧化的方式,演绎了年轻人过年回家遭遇的种种“拷问”。在彩虹合唱团公众号上,这首神曲的点击量已突破10万,微博转发也突破了9万次。这个正经的合唱团,再度凭借“不正经”的歌曲火了一把。
《春节自救指南》吐槽代际冲突 戳中恐归族痛点
春节将至,每个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都期待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但一想到四面八方而来的亲戚将齐聚一堂,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灵魂拷问”,就顿觉不寒而栗。彩虹合唱团的新作《春节自救指南》,正戳中了“恐归族”的痛点,一经推出就成为了“爆款”。
在这首长达7分钟的合唱歌曲中,生动地再现了年轻人在春节期间遭遇三姑六婆“拷问”的场景。“找到对象了吗?明天带你去相亲”,“一个月工资有多少?到我单位工作要不要”……歌曲中,各路亲戚一边充满“关爱”地逼婚、挑剔工作,一边赞美着“别人家的孩子”优渥的生活。种种逼问场景,每一个都似曾相识,让年轻人听到都能会心一笑。
《春节自救指南》的后半段,彩虹合唱团用一段RAP回击亲戚的追问——“我应该毕业一个月内就任总裁,闪电相亲立马结婚生小孩,最好是龙凤胎。”看似“赌气”的回应之后,彩虹合唱团替年轻人唱出“我有我自己的人生,前程自己拼才有意义”,引发了年轻人的普遍共鸣。
自1月17日发布之后,《春节自救指南》立即成为了“爆款”。该曲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不到半天,阅读量就突破了10万。截止到目前,微博转发量已高达9万,网友的反响也十分热烈。在评论区,众多网友都讲述了自己被亲戚“拷问”的故事,还有不少网友希望彩虹合唱团能带着这首歌登上春晚,希望上一辈的亲人能够从歌中听到自己的心声。
在主流声音都在极力渲染春节的团圆气氛之时,彩虹合唱团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春节自救指南》戏谑的歌词,夸张的表演背后,反映的是两代人的代际冲突。年轻人的梦想,在长辈看来都是不切实际的。长辈以财富多寡、权位高低作为成功标准,年轻人却认为攀比毫无意义,前途要自己打拼。
《春节自救指南》这首歌虽然对两代人的冲突进行了夸张的演绎,但两代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却切实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正是这样的代际冲突,让不少年轻人成为了“恐归族”。彩虹合唱团以雅俗共赏的形式,戳中了都市年轻人的“痛点”,这才让该曲成为了“爆款”。
彩虹合唱团神曲频出 为何每首都爆红?
《春节自救指南》并不是彩虹合唱团的第一首“神曲”。早在2016年1月,彩虹合唱团已凭借《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一炮而红。同年7月,彩虹合唱团发布了另一首“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同样造成了现象级的传播效应。
成立于2010年的上海彩虹合唱团,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并逐渐吸收院内外热爱合唱人士的年轻音乐团体。这样的民间合唱团,在国内并不鲜见。仅在上海,形形色色的合唱团就有数千个。尽管彩虹合唱团在上海属于“名团”,对大众来说却依然相当陌生。直到接连几首“神曲”的爆红,才让彩虹合唱团真正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彩虹合唱团就推出了三首“神曲”。为何彩虹合唱团能接连推出爆款歌曲?其中有着哪些玄机呢?
NO1 雅俗共赏的惊奇感
相较于流行音乐而言,合唱是一种严肃和“高大上”的音乐形式,合唱作品的内容也以古典、严肃的内容居多。而彩虹合唱团推出的“神曲”,虽然结构严谨,技法讲究,歌词内容却充满了调侃、恶搞的成分。这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了惊奇感。
以《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为例。这首歌采用了40人八声部合唱的形式,讲述的却是将一个因找不到家门钥匙而抱怨室友的故事,用词也十分口语化——“昨天晚上,我走在回家路上。突然想起,我没带钥匙。”这种演绎方式自带”反差萌“的感觉,博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NO2 紧跟社会热点,表达年轻人心声
如果说《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的走红是一个意外,那么后面两首歌曲的走红就更像是精心策划之作。这两首歌的内容非常“接地气”,《感觉身体被掏空》道出了“加班族”的心声,《春节自救指南》则还原了年轻人“每逢春节被拷问”的现状。歌曲表面看似恶搞,所展现出的价值观却是正面向上的,很容易引发年轻人的共鸣。
NO3 内容质量过硬
即使紧跟热点,如果没有质量上乘的内容,同样难以得到广泛的流传。彩虹合唱团推出的“神曲”虽然披着戏谑的外衣,音乐本身的制作依然是精良和用心的。以《感觉身体被掏空》为例,气势恢宏的歌曲中,插入了《睫毛弯弯》、《暗香》,甚至乌鸦叫、狗叫,给观众带来了极具反差的感官冲击,增强了互动感。
NO4 多渠道组合式传播
以往的合唱团演唱视频,在网络上的传播热度并不高。彩虹合唱团号准了年轻人的脉搏,将《感觉身体被掏空》等歌曲同步发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和B站等多个视频平台上。首发后,自媒体纷纷转发,成为了传播的主力军。在高口碑的发酵之下,很快就形成了病毒式传播。
神曲生命力堪忧 彩虹合唱团会继续火吗?
尽管彩虹合唱团推出的几首神曲都广受欢迎,对其能否继续走红的质疑也不绝于耳。一直以来,神曲始终有着“速朽”的危机。从《忐忑》、《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到最近的《ppap》,大部分的神曲都是一种“速食快餐”,流行过后便被人们抛诸脑后。
对于彩虹合唱团推出的几首歌曲,网络上一直不乏争议。有网友认为,以金承志为代表的彩虹合唱团,是借助热点进行炒作。也有人认为,彩虹合唱团在爆红之后已经“变质”了,不希望彩虹走向大众化。对此,团长金承志曾表示:“音乐不应该分高低,也不应该分大众小众,越多人喜欢越好,不觉得不对。”
实际上,彩虹合唱团在爆红之后推出的《感觉身体被掏空》和《春节自救指南》,都紧跟社会热点,的确有迎合公众心理的倾向。对于年轻人心理的精准的把握,使得这两首歌迅速成为了爆款。
不过,这两首歌与以往的“神曲”也有所不同。歌曲的形式虽然是戏谑的、恶搞的,反映的却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相较于旋律上口而歌词浅白的《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小苹果》等神曲,彩虹合唱团的这两首神曲都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听过《感觉身体被掏空》后,不少加班族也会感同身受,开始思考自己的加班值不值得。在《春节自救指南》中,同样传达了两代人互相理解、搁置争议的积极价值观。
神曲的流行,提高了彩虹合唱团的知名度,让合唱这门相对小众的音乐形式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欣赏,这本身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不必担心彩虹会因为区区几首神曲而速朽,在神曲之外,彩虹合唱团的工作重心依然在艺术创作上。只不过那些严肃的音乐作品,没让吃瓜群众看到而已。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