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的朋友圈有被《相思》刷屏吗?
这部只有九分钟的中国风动画短片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10天播放量破亿。而且微博热搜进了前五、豆瓣评分8.8!许多大V纷纷转发,称“看到了国漫的正确打开方式”,还有更多网友跑到导演微博留言,恳请出续集、出电影。
事实上,在日、美动画的长期影响下,国人在对动画的审美上处处彰显着“崇洋媚外”的气息,很多年轻人都对国产动画非常之不感冒。而今,《相思》却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呢?
《相思》,国漫的正确打开方式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油纸伞、粉墙黛瓦、客官、红豆、秀才、长衫、团扇、江南烟雨……这么多“中国风”的元素齐聚在一部九分钟的动画短片中,又能产生怎样的效果?
短片以中国古诗词——王维的名作《红豆》为背景贯穿始终,用一颗红豆作为引子,讲述了三百年前嘉定名仕王初桐和六娘青梅竹马、红豆定情却无缘相守的故事。尽管只有短短9分钟,但是它意境唯美,情节细腻,把两人相处的细节展现地淋漓尽致……
短片中,少年与六娘从小青梅竹马,幼时便以红豆定情。长大成人后,少年与六娘却因门不当户不对,即使偶遇也只能无奈擦肩而过。后来,六娘被迫嫁给了富家少爷,无缘再与心中的少年厮守。失去了爱情的少年却等来了功名,乘着小船,拿着六娘手绣的带红豆图案的手巾离开了故乡。
当古典文学里的爱情遇上中国风,是如此这般缠绵凄怆。虽然剧情不甚新颖,但它以古朴细腻的画风,精巧有深意的细节,迅速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8分,许多大V纷纷转发,称“看到了国漫的正确打开方式。”让不少粉丝将这部短片称作中国风动漫短片、冠以国漫复兴的名号。
这是一部纯手绘的动画,每一帧画面都透着浓浓中国风,极具中国气息,画风古朴细腻。整部动画都在江南的烟雨蒙蒙中进行,似乎在诉说着主人公们的爱情没有跌宕起伏的生死相随,只是淡淡的欢喜与哀伤。
除了画风精致有新意,短片的制作也非常精良。动画中的每一个场景展现的都是王初桐的故乡——嘉定方泰旧时的样貌,随手一截便是一幅美如画的江南图景。人物的服装、造型、物件更是尽量做到有史可据。这些细节让不少观众感叹这是一部“良心之作”。
短片《相思》属于“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的第二部。该系列共有16部,每一部都是根据作曲家易凤林的16首诗乐儿歌改编,讲的是嘉定名人雅士的历史典故。第一部《元日》在2016年元旦已经推出,描绘的是嘉定民间过春节的气氛,《相思》则改编自清朝名士、嘉定方泰人王初桐的故事。目前,《游子吟》、《明日歌》、《梅花》、《饮湖上初晴后雨》、《相思(下)》等都已在创作中。
导演彭擎政表示,该动画系列不是纯粹的商业项目,制作团队本着精益求精的宗旨,不到十分钟的短片,每部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相思》,开启中国传统美学新法门
《相思》能够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是以动漫的方式来再现王维的名诗。动漫不仅是年轻人最熟悉的手段,同时也是最为便捷的传播方式。用这种方式来解读一首耳熟能详的古典诗歌,既在预期之中,但其效果又在意料之外。
百年来,在现代诗的运动下,古典诗歌是甚少有人拾起的创作类别,但《相思》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启了一个新的法门。创作者以寻常人家的寻常故事来传播一首不能被中国人忘却的诗歌,用被美学化了的故事,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格复活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生着红豆的南国。
再回溯动画片和电影等新媒体在传播和再现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史时,不难发现,最早改编自《西游记》的动画片《大闹天宫》既有很强的中国美学风格,又有现代性元素;改编自中国民间故事的《葫芦娃》主要体现的是现代性精神。
然后,后来的一系列尝试,如收视率很高的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封神榜》等,都是在与西方与日本、韩国等动漫大国对抗的情形下创作的,西洋美学风格很强。即使到这两年口碑不错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也有很强的好莱坞元素。虽然我也极力赞赏吸取全人类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学和电影艺术的优秀元素,但是,我仍然期盼中国古典美学的灿烂喷发。
前几年,侯孝贤的电影《聂隐娘》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在传播上并不成功。《相思》倒让人眼前一亮。这部营造出浓浓的中国古典美学意蕴的动画片不仅是文学在视听传播方面的一个收获,同时,它似乎给我们以期许,在一个视听文明的时代,中国美学风格的创作可能会成为新的艺术创作的风尚。
动画短片,中国动画崛起的突破口
据观察,国内基本每一年都会冒出一两部这样口碑流量双丰收的动画短片,比如早几年获得过东京电视台DigiCon6+2大奖赛最优秀奖的《桃花源记》、被改编成电影的《李献计历险记》包括已经系列化的《小胖妞》。就连在去年被骂的很惨的《大鱼海棠》,最初也是以一部动画短片作为雏形。其实追根溯源,我国那些饱受追捧的经典水墨老动画,如《小蝌蚪找妈妈》等等,本质上也属于动画短片的范畴。
玉珠在前,或许,在中国动画还没有真正崛起的当下,做好动画短片是个不错的突破口。具体原因有四:
1.剧情易把控,成功率更高
相比系列动画和院线动画,动画短片对于剧情的把控要容易太多。动画短片通常在10-50分钟左右有的甚至更短,对于剧情的要求就弱化很多。大多数动画短片的剧情是建立于人们熟知的传说故事或某一个较小的矛盾点上,不太容易让观众感到空洞或混乱。事实上,《魁拔》、《摇滚藏獒》和《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几部近年来受关注较多的院线动画都有情节薄弱之嫌。
2.画风讨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直以来,观众对动画短片的关注点大多也都集中在画风上。注意,是画风而不是制作水平。《相思》的中国水墨风格、《桃花源记》的皮影风格,虽然谈不上多么精良,但往往都能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观感从而获得好评。
3.以小博大,简约而不简单
动画短片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这也导致观众对其期望值低而更容易获得“惊喜”的感觉。动画短片因为时长短,其制作相对简单,很多优秀的动画短片都出自艺术院校的学生作业或动漫制作人用业余时间制作的实验性项目。甚至像《李献计历险记》这样一部30分钟左右的动画短片,竟然可以完全由一人制作、导演、编剧和配音。就和《太子妃》剧组公然炫穷一样,动画短片的低成本大大降低了观众的心理预期,从而较容易获得更好的口碑。
4.去除功利心,更易出精品
动画短片,不像系列动画片或者电影那样,要么可以拿到补贴,要么可以收获票房,很多动画短片的制作人自己都是纯粹抱着兴趣、公益的念头进行创作,少了一些浮躁和功利心之后,这些动画人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创作,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束缚,没有了世俗的干扰,作品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自我价值的证明。
当然,在动画短片诸多的益处之外,它最大的软肋就是:变现难。如此一来,在二次元产业飞快发展的今天,动画短片这片空白也许也是动画产业最后坚守的一点“情怀”,至于能不能在保住节操的同时还能赚到钱,就要看中国动漫人的本事了。
文创资讯以为,一部动漫的好与坏,不在于技术多么高、投资多么大,而是做动漫的人的态度与用心。动画短片《相思》的爆红证明,只要用心打磨中华民族的传统气质,立足传统文化精耕细作,就足以造就璀璨经典。而经典多了,中国动画的崛起也就指日可待了!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