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高达9.3,这个节目告诉大家演员需要哪些修养

界面新闻   2017-01-11 22:19
作者:看电影杂志 ·

2016年说走就走

潇洒得不带走一片云彩

最近各类盘点更是层出不穷

其中有一个成功引起了

小杀的注意

“年度最烂表演”

在表演界一向颇有建树的

凡凡、峰峰、冬冬

纷纷榜上有名

风头一时难分伯仲

过去一年,几位演员

在表演上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每每观看几乎让小杀流下热泪

一颦一笑间堪比智障

在这些动人的演技中

遨游了一年之后

小杀发现了一个节目

这个节目仿佛表演界的一股清流

就是这个叫做[见字如面]的节目

让小杀明白了

成为一个好演员的要义

平常很少看综艺的小杀,这个节目却看得停不下来。

首先这是一个很有质量的节目,这个节目的制作来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还有[汉语桥——我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制作团队实力文化,品质保证不看不行。

其次这还是一个很有文化的节目,因为这个节目的内容就是读信,有林则徐写的信,有郁达夫写给沈从文的信,有黄永玉和曹禺的书信对话,八卦一点的还有蔡琴写给杨德昌的信,16岁的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信。

▲张国立和黄永玉老先生(中)

最最重要的是,读这些信件的人一个个都是些戏骨——归亚蕾、张国立、张涵予、王耀庆、何冰,抑扬顿挫以书信的道出种种故事种种情感,听者无疑是最为享受的。

你听到这是一个读信的节目,估计直接想连退三部,右上角退出,小杀刚开始也有点抵触。

但是当那些饱含深情的嗓音读出一封封极具内涵的书信,直接将小杀带进了文字背后的故事,享受之余更多的还有感动。

看这些评价基本就心里有数:

平时看电影有仔细留意的各位肯定发现了,一个人对于台词的演绎能力对于他的表演来说有多么重要。

正因为如此,李安的[卧虎藏龙]宁愿周润发、杨紫琼港普上阵都绝不用配音,出来的效果虽然颇有违和感,但作为演员的他们却更有发挥的余地。

▲[卧虎藏龙]

侯孝贤拍[悲情城市]力邀梁朝伟出演,由于他国语水平有限,直接让他从头到尾不开口说话,终成就经典,可见语言的表演有多重要。

▲[悲情城市]

反观那些演技着急的演员们,基本没有哪个是台词过关的,比如王俊凯在[长城]中只有短短的几十秒出场,却达到了开口跪的效果,让人印象深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会念台词。

而[见字如面]当中的各位,台词功底都过硬。

配音出身的张涵予,在电影中光是说话就可以让万千少女耳朵怀孕,在第二期节目中他读了林则徐发配边疆前写的一封家书。

刚在[湄公河行动]中饰演缉毒英雄的他来读这封中国第一个缉毒英雄写的信简直再合适不过。

一身庄重的黑西装,一腔没落英雄的万丈豪情。

▲刺客仿佛林则徐就在眼前

让人不得不想起他在电影中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表演。

归亚蕾两次读信都让小杀印象深刻。

一次是蔡琴在得知前夫杨德昌死讯时,为杨德昌所写的一封信。

深埋在我心底,长久不愿再去回想曾经对他的记忆,突地袭上来;

我脱口轻喊出一句:杨德昌!你怎么可以这样就走了呢?!

蔡琴和杨德昌曾经历过十年“无性婚姻”,离婚后杨德昌说:“十年感情,一片空白”,蔡琴则说:“我不觉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杨德昌和蔡琴

这个几十年的陈年旧八卦,事关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我们外人也很难去做评判。只是当这封书信又被归亚蕾读出来的时候,那一声“杨德昌!你怎么可以这样走了呢!”悲从中来,久久难以平复。

▲在朗读中归亚蕾深情流露几次红了眼眶

蔡琴的一往情深,在归亚蕾的演绎下仿佛就在眼前,回想起那段故事,几乎湿了眼角。

“至于我们所有过往的点滴,我自己品尝,就当作我活着时永远的秘密,随着他的逝去,与世长辞。”

还有一次是读萧红写给她弟弟的信,萧红文笔非凡,诉说离家多年与弟弟失散想念的情谊。

再听归亚蕾读来,委实是一种享受。

归亚蕾的演技获得过多次金马奖的肯定,小杀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她在[喜宴]中的母亲角色,情感流露非常之自然。

▲[喜宴]

多年浸淫在话剧舞台上的何冰,台词功力更是一绝。

在2014年的电影[十二公民]中,他语速不快、咬字清晰,一字一句说出来都是力量。

▲[十二公民]

何冰在节目中和林更新一起来了一段郑国强和儿子之间的书信对话。

不得不说,林更新还需努力。

父亲苦口婆心:

儿子吊儿郎当:

视频在此:

当然,最让人惊喜的还是来自王耀庆和张国立的彪戏,他们读的是画家黄永玉给“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写的一封信,以及曹禺的回信。

一起登场竟然还有些奇妙的cp感:

硬照cp感更甚。

黄永玉这封信本来就掷地有声: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部也不喜欢。

黄永玉不喜欢曹禺的戏?恰恰他是太喜欢他的戏,对于解放后在创作上束手束脚的曹禺才有此一说。黄永玉的惋惜与悲愤,尽在王耀庆的眉宇间。

王耀庆竟然让俯首案桌前写信的黄永玉,清晰的走到台前,举手投足间风度翩翩,言语间又机智幽默。

而二人间相隔万里以书信道尽的相惜之情,又在这个舞台上重新上演,只差举杯畅饮以叙豪情。

▲微微一笑,心照心照

这段小杀只看了十遍,传送门不谢。

看王耀庆读李小龙的信,小杀表情包瞬间都满了~

李小龙的神态语气甚至小动作都学了个十足,王耀庆表情包,你值得拥有~

[见字如面]每周四上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其实[见字如面]

这个读信的节目形式

并不是原创

英国伦敦有一个很有名的活动叫 Letters Live,从2013年开始每年一次,请许多知名演员在 Freemasons' Hall 为观众读各时代的信件。

你们爱的抖森、本尼、莫娘以及伊恩爵士都曾经参与过读信。

英伦演员,大多出身于舞台,练就了一口溜到不行的台词功力。

而听Letters Live,他们对文字的演绎一鼓作气听完,真的非常带感。

首推抖森这段林肯总统写给11岁小女孩的回信,话不多说自己感受。

听完[见字如面]和 Letters Live中各位以语言来进行的如此绘声绘色的表演,不是声控的小杀已成功沦陷。

当下这个快餐时代对于大段大段的文字,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阅读,更何况是信件这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已然作古的东西。能够把平面化的文字如此有感染力的展现出来,其中的人文意义或许才是节目想要传达的吧。

但是一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小杀看到的其实只有一个东西——演技。

▲演技的一点——丰富的情感投射

我相信就算是萧红优雅的文字换个干瘪的嗓音来读,听者也会昏昏欲睡,感到无趣至极。

同理,一个说不好台词的演员真的演不好一部电影。

如今的中国影坛已经形成一个难以扭转的怪圈,小鲜肉小花旦轮番出场,个个颜值爆表却表情僵硬,更是连台词都说不好。

演电视剧,他们可以用配音,可是一演电影就无处藏身。

太多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一跃成为电影主演,大把资源任君挑选,无论演成怎样粉丝掏钱买账,毫无演技也可以交差?

刘德华前段时间曾自嘲过自己小鲜肉时期也不会演戏,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必着急。

殊不知,他21岁时就出演了许鞍华的[投奔怒海],获得了金像奖最佳新人提名。就这个眼神,谁敢说小鲜肉刘德华不懂演戏。

年少成名好在有大把青春可以挥霍,但是青春不可能是无尽的挥霍,当中国影坛的畅销电影中纷纷充斥着一些连基本表演都做不好的“畅销演员”时,无论市场再发展,电影本身始终只有停滞不前。

各位还是长点心吧,台词都说不好的以及演了n年都没有进步的,建议还是珍爱生命远离电影,好好的做一个唱跳偶像难道不好吗。今年“最烂表演”榜单请不要多到小杀希望不要还是多到排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