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二次元,别忘了还有进击中的韩国漫画 | 韩娱观察

界面新闻   2017-01-09 10:13
作者:三声 ·

文 | 崔隽

如果要盘点2016年韩国文娱产业关键词的话,漫画或者webtoon是绝对不应该被漏掉的。

《奶酪陷阱》、《心里的声音》这些人气漫画改编的电视剧承包了2016年的韩国电视荧屏,朴泰俊、尹泰浩、赵石、旗安84越来越多的漫画家开始出现在主流电视被大众熟知。网络漫画已经成为韩国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

韩国漫画出版业在90年代遭遇危机,而在危机中诞生的网络漫画成为了整个行业的救命稻草。2000年至今,十几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的韩国网络漫画以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姿态带动着韩国漫画产业向上发展的势头。

Daum Webtoon

与此同时,韩国网络漫画并不满足狭小的国内市场,以NaverWebtoon和DaumWebtoon为代表的韩漫巨头正在积极推动其海外扩张战略。与偶像、游戏、电视剧产业相比,相对弱势的韩漫野心勃勃地进入中国市场,但却在关键节点遭遇了“限韩令”的拦截。

韩漫转折点:webtoon的诞生

诞生于危机之中的韩国网络漫画,是整个韩国漫画行业陷入崩溃时的转捩点。

90年代开始韩国出版漫画市场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漫画出版销售规模已经大大缩水。流入国内市场的美国和日本漫画轻而易举攻占了不小的份额,漫画家的创作受到了威胁,漫画杂志纷纷停刊,漫画单行本销量锐减,加之亚洲金融危机和韩国新立的青少年保护法中对内容创作的严苛限制。最终,由于出版漫画生产和流通系统的不均衡,韩国漫画家开始谋求漫画创作的新平台和新媒体,此时网络漫画成为整个行业的救命稻草。

网络漫画早期多在博客和个人网页上免费公开,无条件共享和传播。综合门户网站发现网络漫画的吸引力后,纷纷建立专门网络漫画平台。随着韩国本土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Daum和Naver的崛起趋势,2003 年综合门户网站Daum第一次进行了网络漫画连载服务,之后 Naver和等韩国各大网站相继跟进。

网络漫画平台网站的陆续上线开辟了网络漫画的高度职业化和新竞争模式。签约作家,独家连载,出售版权,网漫内容产出机制开始成熟起来。至此,webtoon(web和cartoon的合成词,韩国网络漫画的统称)正式浮出水面。

  《奇奇怪怪》

跟日本和美国漫画相比,Webtoon注重故事性,富有紧张感的故事环环相扣,而结局又往往出人意料。在国内知名度比较高的《整容液》正有着这样看了开头猜不到结局的魅力,作者吴城岱的《奇奇怪怪》系列作品也是webtoon悬疑恐怖风格的代表。

  《整容液》

而《心灵的声音》、《看脸时代》、《李末年》等爆笑漫画更多是延续杂志时代的情节漫画传统,凭借一两页“没有脉络,不像话,不可理解”短而精的搞笑情节就能轻松引发读者共鸣和笑声。除此之外,还有像《26年》这样以刺杀前总统全斗焕为主题,将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历史、政治漫画。

与西方数字漫画作者利用横向滚动进行漫画创作的方式不同,韩国网漫有着纵向滚动不受页面限制、像画卷一样的连续性画面特点。近年来,韩国网漫在技术上又有了新的改进,能够通过手机的震动和声效功能和漫画软件的动态制作,直接演示出枪击打斗等激烈场面,弥补了传统漫画技法中节点转换需要读者发挥想象才能进展的不足。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在韩的普及率达到80%,平均3个韩国人就有1个看过webtoon。韩国网漫在内容上也做了大量碎片化精简以适应读者的移动阅读,甚至出现了三个画面一章的超短篇。

时至今日,瞄准10—30岁年轻受众的webtoon已经成为韩国社会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韩国漫画市场中webtoon的市场占有份额也已经迅速攀升至70%。与之相对应的还有webtoon自身产生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据韩国KT经济研究所的估计,2015年webtoon市场在4200亿韩元(约合3.8亿美元)左右(包括衍生品和授权),2018年预测将达到8800亿韩元。

webtoon的突飞猛进明显直接带动了漫画产业的发展。根据2014 年的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的报告,与总体步调放缓的动画市场相比,漫画产业的销售额和出口额都实现了增幅,漫画产业2013 年的销售额是 7976 亿韩元,比 2012 年增加了 5.2%,出口额也比 2012 年增长了 22.7%。其中网络漫画制作、流通业出口额比 2012 年提高了24.3%。直到2015年,网络漫画的出口额达到2556万美元,并在过去4年期间每年都能增加20%。

Naver和Daum:

向海外进击的韩国网漫巨头

韩国传统漫画出版业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有限,而网络漫画正作为韩国新一波文化产品的时代标识走向世界。

和日本讲谈社、集英社和小学馆,美国漫威和DC类似,韩国漫画市场中Naver和Daum两家独大,共同占据了将近90%的市场份额。随着webtoon的影响力日益凸显,Naver和Daum一起开始了全球扩张的步伐。而全球网络漫画市场策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直营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另一类是与当地平台对接合作。Naver大刀阔斧选择前者,Daum相对保守选择后者。

Naver除了韩国本土的Naver webtoon之外,2014年7月,子平台Line Webtoon在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上架。与只有韩语版本的Naver webtoon不同,Line webtoon除了简繁中文版和英文版之外还有阿拉伯语版和印尼版。推出子平台这一举动是Naver开始拓展全球市场强烈信号,而Naver的底气来自坐拥中国台湾、日本、泰国和印尼5亿用户的line所拥有的强大海外发行能力。根据《福布斯》2015年的数据,Line Webtoon已经吸引了超过150位韩国漫画家和月均约1700万的用户量。在中国,Naver还推出了名为“咚漫”的中文平台,主要发布旗下作品的汉化版,热度排名榜上前几名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看脸时代》、《心灵的声音》、《奇奇怪怪》等韩漫作品。

除此之外,Line Webtoon扩张的野心集中表现在挖掘世界范围的漫画作者,尤其在美国漫画市场已经有了动作。例如与美国漫画家马克·西尔维斯特里合作,把《机体战队》搬上Line Webtoon平台;与美国漫画业极具影响力的斯坦·李合作,联手举办超级英雄漫画大赛,挖掘网络上的漫画新人。而在中国,Line Webtoon同样以“跨国人气作家诞生”的宣传口号在招募漫画作者加盟。

Daum的扩张策略相对中规中矩,选择了与海外企业合作的盈利模式,和美国、日本、中国的网络漫画平台进行不同力度的合作,推广自己旗下的原创作品。2012年,腾讯动漫开始引进韩漫,一开始主要是通过代理商,到2015年开始就直接和韩国平台版权方合作,合作方就是Daum。

漫改剧、漫撕男:漫画之外的可能性

无论在电影还是电视剧领域,2016年都是韩国漫画改编的大年。根据尹泰浩《内部者们》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青龙奖最佳影片的荣耀,而《奶酪陷阱》、《云画的月光》、《心里的声音》都是今年根据韩漫改编的漫改剧,朴宝剑、李光洙、朴海镇这几位男演员成为了新造词“漫撕男”的代表。

  《奶酪陷阱》漫画原著《捕鼠器里的奶酪》

实际上,过去十年间韩漫的底色早就出现在我们观看过的韩国影视剧中了,而这些成功进入大陆市场的漫改剧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为韩漫打了前站。2004年的《浪漫满屋》和 2006年的《宫》是早期漫改剧经典案例,两部韩剧自身的漫画元素让人物设定和故事架构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4年根据尹泰浩同名网络漫画改编的电视剧《未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好评,相当于2013年《隐秘而伟大》对于漫改影的标志性意义。从此韩国电视台似乎把改编漫画作为固定流程,每季几乎都会有漫改剧制作播出,两年多来改编自人气漫画的韩剧已经高达几十部。

 《未生》

漫改剧、漫改影这些漫画之外的可能性,来源于“One Source Multi Use”的开发理念。韩国政府把西方项目管理模式“One Source Multi Use”引入动漫产业发展中,甚至上升到政策口号的高度,旨在创造出动漫产品更多元的附加价值,达到传播效应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漫改剧、漫改影就是建立在韩国完整发达的娱乐产业基础之上,webtoon及其衍生的整套上下游对“OSMU”开发理念的实践,即一个内容源webtoon,衍生开发成多种娱乐形态,包括图书,电影,广告,聊天表情,电视剧,游戏和周边等。

但漫画改编并不是没有隐忧。漫画改编不是万无一失,它可以是拯救创意枯竭的救命稻草,但在高期待值的重压下也暗藏着失败风险。另外,与漫画大国日本相比,虽然许多韩国网漫已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游戏,但是总体上改编量依然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相比电影电视剧的强势,韩国网漫改编动画片受资金和人才的限制显得难度更大,从整个动漫产业的发展角度来看,这是相当不利的一面。

限韩令之下,韩国漫画在中国

与偶像、游戏、电视剧产业相比,进入中国的韩国漫画虽然不占主要份额,也尚未呈现出优秀的数据,但是韩漫自身优秀的故事性和慢慢扩大的影响力显然也吸引了中国市场的注意。

今年韩国漫画映像振兴院旗下漫画家设立FUNTOO公司与中国从事动漫原创、市场运营和动漫IP平台开发的漫联集团签订协议,向中国出口70部韩国漫画,这是韩国漫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口协议。这些韩漫不仅会在国内漫画网站上连载,也将被出售给下游影视娱乐公司进行IP影视改编。此外根据韩联社的报道,今年三月份中国影视制作公司华策集团已经从韩国Kakao公司手中购买了门户网站Daum上连载的《镜子小姐传》等5部漫画的改编权,这5部漫画作品原计划会被全部打造成影视作品,并在国内播出。

《心里的声音》

原本依靠漫画版权金盈利的韩漫在中国仍然采取了免费阅读的方式,因此变现只能通过影视剧和IP销售来实现。最近口碑不错的漫改剧《心里的声音》就是搜狐影视通过购买播放权,让电视剧产生了初步盈利。不过,受“限韩令”一轮又一轮的影响,短时间内韩国元素再出现在荧幕银屏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心里的声音》也可能成为视频平台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后一部引进韩剧。

韩漫在中国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这意味着可能韩国漫画进入了中国,但眼下却丧失了变现渠道。而“限韩令”对于韩漫版权方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让漫画原著出现在宣传当中,擦除韩国元素、专注故事本身的改编和宣传是目前唯一有效的对策。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关键词更多精彩文章

东北网大“黑帮”| 对抗CNN| 专访大鹏| 赵薇控股万家文化 | 豆瓣刷分攻防 | “抓住”周星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