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儿童剧《鱼跃龙门》:一个关于母爱的励志神话

界面新闻   2017-01-05 16:54
作者:空间戏剧 ·

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音乐儿童剧《鱼跃龙门》改编自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讲述了小鱼认识自我、勇于挑战的故事。由知名艺术家,历时一年,倾心打造,极大创新,将会呈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河底奇观”。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曰:“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龙门胜景,山水相映,极其壮美,实乃天下一大奇观。龙门,又名禹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

传说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后,眼望着龙门两岸悬崖峭壁,相对如门,便取“惟神龙可越”之意,把此地命名为“龙门”。每年三、四月份,众鲤鱼成群结队,逆流而上,奋力争相跳跃龙门。最后大禹为跳上龙门的鲤鱼头顶点红,一瞬间,鱼变化为龙,冉冉腾空。

从此“鲤鱼跃龙门”成为天下招考英才的象征,有青云得路、变化飞腾之意,民间把考中状元叫作“鲤鱼跃龙门”,老百姓把幸福生活的飞跃或事业的成功亦称为“鲤鱼跃龙门”。千百年来,这个寄寓着执着努力、奋勇向上精神的传说始终滋养、激励着华夏儿女。

今天,这个已经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说被搬上舞台,创新演绎着最质朴的情感、最动人的故事。

音乐儿童剧《鱼跃龙门》取材于家喻户晓的传说,它以大胆的想象、细腻的铺陈、巧妙的创意、时尚的语汇,为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呈现了一个别开生面、超乎想象的“河底奇观”,歌颂了伟大而又平凡的“母爱”,展现了积极奋进、敢于追梦的励志精神和感恩向善、勇于担当的真诚情感。

天下大旱,黄河鱼群面临灭顶之灾。大青鱼爷爷告诉鱼群们一个祖辈相传的秘密:每隔一千年就会有大旱灾,只有从鱼群中选出勇敢、聪明、健硕的小鱼跃上龙门,变化成龙行云布雨,才能解决黄河大旱危机,乃至世间风调雨顺。

可是,龙门高达百丈,下有熊熊烈火,上有滚滚天雷,跃龙门需要经历火烤雷劈、千难万险。大家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青鱼爷爷却说,他正在熬珍珠汤,熬好的珍珠汤功效非凡,蕴含法力,可以帮助跃龙门。于是,群鱼争相报名,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完成这个“光荣的使命”。

小鱼石头,黑黑壮壮、顽皮好动。当他也说想去跃龙门的时候,却遭到了众鱼反对。有的小鱼说他不像妈妈,有的鱼妈妈说他是“捡”来的。石头妈妈告诉石头,不要在意别人的说法,只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努力去做就好。

珍珠汤在一次意外中被打翻,众鱼冤枉是石头所为。石头愤而出走,加入了凶狠残暴的黑鱼家族。没有了珍珠汤,众鱼中无人敢去跃龙门。旱情加重,鱼群奄奄一息。

在黑鱼部落里,可以肆意咬人、欺负别人、算计别人,石头对这种“自由”很不习惯,但是黑鱼头领却说,这里才是石头的“家”。可是,石头思念妈妈,想回到妈妈身边……

经典--经久不衰的旷世之作,

创新--艺术作品的生命之源,

当经典遇上创新,

绝不是新与旧的较量,

儿童剧《鱼跃龙门》让它们相得益彰。

鲤鱼跃龙门,

一个美丽的传说,一段优美的神话,

千百年来寄托着人们最美好的祈盼,

千百年来激励着人们逆流而进……

将“鲤鱼跃龙门”这个从汉代就产生、流传至今的古老神话传说搬上舞台,

用当下语境、现代审美去解读演绎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对创作者而言,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当然,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我们怀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决不是简单的复述、还原、再现。

剧目名称|《鱼跃龙门》

演出时间|2017.01.13-2017.01.15

演出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演出票价|180-1300(580X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