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工业,需要多一些丁晟

界面新闻   2016-12-29 11:21
作者:票房透视镜 ·

作者:苏心卿

编辑:朴芳

最近,一部“成龙范儿”的红色经典动作喜剧《铁道飞虎》上映,在成龙+人气小鲜肉组合强大的聚光灯效应下,观众也慢慢注意到影片背后的导演丁晟,事实上,这已经是丁晟与成龙的第三次合作了,从《硬汉》系列、《大兵小将》、《警察故事2013》、《解救吾先生》,再到这次的《铁道飞虎》,遮盖在明星光环下的丁晟,其实也是一位稳定发挥、持续输出优质作品的类型片导演。

而这样稳扎稳打,深谙类型片创作规律的导演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化来说实属难得,正是因为像丁晟、乌尔善、徐峥、吴京等这样的电影人才,中国的类型片才能一步步脚踏实地往前走。

众所周知,电影市场需要百花齐放的优质类型片,而任何电影工业的核心,都是人,尤其是导演。这些类型片导演才稳稳构筑了电影工业的基石,但后续人才的培育和成长,任重而道远。在笔者看来,中国类型片导演的持续发力,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一些耐心

以前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多拉快跑是真理。而电影作品则更需要“铁杵磨成针”的细致打磨。今年的电影市场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当影片质量跟不上市场增长的步伐和观众进步的速度时,作为创作者,首先要摒弃“三年赶超欧美”的大跃进式的盲目激进想法,冷静下来关注电影质量和产业规律,多给电影一点时间和耐心。所以才有了李安在上海电影节上对中国电影的寄语:慢一点,别浮躁。而这样的中国导演也不是没有:

导演丁晟在《警察故事2013》的拍摄前期,光剧本就写了两年,但为了“拍一部地道的警匪片”,丁晟特意跟着刑警队体验生活,拿着铺盖卷住在警队,一待就是三个月,以至于他能随口说出9个专案组的名称,还跟了7起绑架案,最后积累下5万字的文字资料。后丁晟给成龙讲这个剧本的故事时,成龙都等不及他上厕所。后来,这段和警察在一起的日子也坚定了他拍摄《解救吾先生》的决心,在他体验生活的宿舍中,六个刑警队员中的两个都参加过当年的明星吴若甫绑架案,其中的曹志刚还是核心成员之一。丁晟与他们聊出了很多细节,做了笔记,收集素材,据悉,开拍前,丁晟还和刘烨前往刑侦队体验生活,与警察同吃、同住、同锻炼、同出警。成片的《解救吾先生》,口碑一片叫好。

另一位导演吴京,为《战狼》筹备7年,中途也推掉了《一代宗师》和《四大名捕》的出演机会,为演好中国特种兵冷锋的角色,则亲自到军队体验了近两年的部队生活,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学习如何调配直升机、坦克,等到离队,很多科目完成比很多战士都要强,甚至,吴京在《战狼》拍摄基地训练时更破了特种部队的记录。可以说,《战狼》是近年国内第一部现代军事题材电影,为国产电影的全新类型,到《战狼2》,吴京更远赴非洲采风和取景。

而乌尔善的《寻龙诀》也基本是在《鬼吹灯》原有的前八本小说建立的人物前史上写下的第九本故事,剧本写作花了两年,前期准备11个月,8个月拍摄。《寻龙诀》算是迈出了中国特效电影大片的一大步。

二、多一些坚持

在高风险的电影行业,许多导演也面临着什么钱稳定好赚就去拍什么的诱惑,而讨好各方的观众往往面临着哪方都没有讨好到的结果,一位导演身上一以贯之的类型片气质同时也是他最具特色的个人标签。

从《画皮2》到《寻龙诀》,乌尔善不放弃的是在奇幻类型片上的持续探索,美术专业出身,从《刀见笑》坚持下来的深厚美学功底也延续到了后面的作品中,诡谲艳丽的美术设计和极致的想象,为人称道的画面效果,相信其后的魔幻战争史诗片《封神》也不会跳脱出乌尔善坚持的创作风格。

徐峥从《人在囧途》的试水,其后自导自演《泰囧》,票房12.7亿,开创了华语喜剧电影的高峰,而3年后的《港囧》更是将这一喜剧IP发扬光大,票房超过16亿。徐峥下一部《猪先生》也将继续着他在喜剧上的坚持。

而作为少有的执着于华语警匪类型片的内地导演,且作品基本为自己编剧,丁晟这几年的作品一部部走过,虽然不是金字塔尖最耀眼的,但无疑都保持了口碑、票房的稳定中上水准。于中国电影说来,这是很难得的存在单元。

丁晟也特别擅长拍硬汉戏、男人戏,他的电影中常见机枪、搏斗、致命的紧张感和博弈,也同时长于表现男人间的情谊,他的下部影片是《英雄本色4》,依然是一部硬汉、讲述男人情谊的电影。

三、多一些信任

在《铁道飞虎》中,影片临近结尾处2分半钟壮丽逼真的火车相撞镜头,许多观众看得大呼过瘾。“近十年还从未有影视剧中出现过火车相撞的震撼过程,我想挑战一下。”为呈现更逼真的视效,丁晟花了4个月时间制作重几十吨的1比4模型,画面中心实拍,特效作为延伸,力邀十几家国内顶级特效公司,合力完成整场戏的拍摄和制作。“拍观众没见过的东西,让以后有人再拍的时候,以我们为参考”。

而这两分半钟无疑是影片最为出彩的段落之一,更得到了许多观众的称赞,在《铁道飞虎》的首映礼上,丁晟特别感谢了来自每日视界和中影的视效制作团队。他说,当时坚持让国内十几家顶尖的特效公司来一起合作,一来因为有简单高效的沟通,二是免于了跑国外的舟车劳顿和时间成本,全片2400多个特效镜头,都是由中国本土特效公司联合攻关制作出来的。最后,他也号召大家给本土的电影特效多一些信任,共同成长。

另一个获得本届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的《寻龙诀》,其背后的大功臣也有来自国内公司天工异彩团队的身影,可以说,中国电影后期的工业化生产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四、多一些机会

成龙回忆,《警察故事2013》之前,在册的历史记录中,总共有12部成龙主演的警察故事系列电影。2013年的《警察故事2013》最终收获5.33亿票房,那时的成绩远高于《寒战》、《扫毒》、《风暴》和今天大多数的香港警匪片。《警察故事2013》不仅开创了内地警匪片的票房先河,客观说来,丁晟把内地警匪类型片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而这都源于丁晟与成龙的结缘,据悉,《大兵小将》的故事来源于成龙20年前的一段突发奇想,他曾将这个故事讲给许多人听,后来丁晟花了三个月时间,把细节、分镜、人物,全部写好了,然后找成龙谈。

“我是先编了一个剧本,这个时候没有签合同,大哥也没有委托我编,但是我编完了,然后我就要求说要跟我签合同,但是要写上我做导演,我就是这么争取来的。”

“你那个时候不给他拍,也不知道给谁拍,他做的细节,划出来的分镜表、人物,全部写好了,就是他了。”这是他们第一次的电影合作。

后来的《警察故事2013》,成龙也给予了丁晟诸多的信任和机会,于是就有了不是“警察故事”风格的《警察故事2013》,影片中,成龙剃了头发、多次被打倒,首次出演内地警察,文戏表演居多。到《铁道飞虎》,已经是他们驾轻就熟的第三次合作了。

这样的千里马遇伯乐故事还有很多,去年,用一部《捉妖记》创造了华语电影票房纪录的许诚毅导演就是制片人江志强发掘力荐的,那时候,许诚毅在好莱坞只有拍动画电影的经验,对于真人电影也是第一次尝试,江志强以精准的眼光鼓励着许诚毅大胆往前走,并在影片二次重拍时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信赖,最终酿就了一段佳话,也有了中国电影工业化进一大步的可能。

而薛晓路的口碑力作《海洋天堂》也是在投资无门时,遇上江志强才得以顺利拍摄,这位优秀的女学院派导演后来接连拍出了票房口碑双赢的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寒战》系列的两位导演梁乐民、陆剑青也是异常感谢江老板的支持和帮助,今年夏天,《寒战2》更是用6.78亿的成绩突破了警匪片的票房门槛。

可见,对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工业化说来,多一个机会,就多了无数种进步和可能。

而正是像丁晟、乌尔善、徐峥、吴京这样认真对待自己每一部作品,不断突破自身的类型片导演,才是在未来促进中国电影取得长足进步的优秀电影人才,这样的中生代电影人也在步步精进,让中国电影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