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启动“新马六甲”计划 这里成为房产投资新热土

界面新闻   2016-12-28 23:46

随着一带一路中国国家战略在全球范围的实践落实,“一带一路”不仅成为中国的关键词,更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年度关键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化,中国正在极力重现大航海时代的宏伟。

在这条航线上的马六甲,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土。马六甲位于马来西亚,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2015年的11月2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此地,这使得马六甲和中国的渊源引起各方关注。

据了解,马来西亚正在全面启动的“新马六甲”计划。目前在计划中,马六甲滨海将建造游轮码头、印象马六甲、郑和贸易中心岛、浪琴湾、马六甲小迪拜、侏罗纪公园等总投资超过千亿的超大型项目。这些项目都将在5~10内陆续开发完成。

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已经进入了马六甲。2016年10月19日,马来政府投资80亿马币打造填海新市镇计划——皇京港Melaka Gateway,其中深水补给码头由中国三家企业参与联合开发建设,分别是中国电建集团,深圳盐田港集团,山东日照港集团。项目预计18个月建成,还将打造“将军城Admiral City、”“侏罗纪公园”、“印象马六甲”系列等大型公共建设与行政配套。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表示,由于70%-80%航经马六甲海峡的船只目的地是中国,所以马国希望中国参与该港口计划。除了等同表态支持中国在南海地位及强大控制力之外,泛亚铁路兴建带来的经济预期、“一带一路”引爆的发展商机,均使两国之间往来将更趋密切。

马来西亚房产相较国内房产有很多不同点:

 

与首都吉隆坡不同,马六甲的房产和土地价格目前还是价值洼地,规划中的隆新高铁开通后,将直接连通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马六甲和新加坡,马六甲的土地和资产价格有望攀升。据了解,隆新高铁将于2017年招标,预计2018年开工,2026年全线通车,国企中铁或将参与投标。

“来到大马之初是以首都为发展目标,但在经历25年的深入了解,发现如果吉隆坡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马六甲海峡便是大马的商贸中心。马六甲不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超过1,200万名游客,其居中串联隆新高铁的“承上启下”之枢纽位置,让马六甲的商贸地位更加突显。无论是到新加坡或吉隆坡,均可在高铁上一日生活圈中往返,从而使马六甲成为退休养老居住的首选,也带动当地楼市长期看涨。”久久国际集团总裁王琇瑛女士表示。

据了解,久久国际集团由祖籍安徽的台湾人王琇瑛创办,一直深耕马来西亚市场,从旅游到SPA,再到房产销售公司,接下来要跨入开发商行列,久久国际在台湾与香港有极高知名度。近期,久久国际集团购入马六甲临海地块,并与台湾知名建商,亚昕建设合作开发“光之湾喜来城”项目。由于该地块是马六甲海域的第一湾,最早迎接海上升起的曙光,因此定名为光之湾。

“光之湾喜来城”第一期是由三幢SOHO高层组成,三期共八栋海景公寓。项目俯览海景线、水上世界、湾区休闲码头餐饮酒吧一条街,拥有(生鲜)超市、沿街商铺,游艇俱乐部等配套。它座落在马六甲唯一新城CBD中心,毗邻州政府行政中心,位于马六甲首座五星级酒店喜来登酒店旁。

在海外置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王琇瑛表示,长期以来海外投资以高净值客群为主,殊不知中产阶层其实对资产配置、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更大,因为资金有限经不起折腾,而马六甲州价位相对低,适合中产阶层购买,尤其马六甲的海景房更具有独特的增值与保障性。

马来西亚目前整体房价排99名,涨幅及租金回报率全球排第9位,说明后续发展前景充满想象空间。更何况属永久产权、无遗产税,在海外资产中有一定竞争力,在“中国资本,全球配置”的黄金时期,大马房产的引人关注,就在情理之中。

王琇瑛表示,当前购买海外房产的人群中,除了投资考虑之外,往往掺杂有子女教育的需要,而签证难、房价贵、学费贵等局限性,使得留学“英美澳加”依旧是财富金字塔的上层家庭才能支付得起,而毗邻的东南亚也因此成为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家庭的首选。

按照官方统计,目前马来西亚拥有至少13万名来自16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过去十年内每年保持着超过16%的学生人数增长率。 对此,久久集团还推出了“HOME MAMI”计划,让大小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专人照看、课后辅导、关怀与服务,为家长们省去许多担心及家庭分开、陪读的困扰,这成为海外房产开发商的首创之举。

亚洲主要城市租金表现:

城市

平均租金
投報率(%)

平均房貸(%)

金邊

10.8

10

胡志明市

7.825

11.54

馬尼拉

7.18

8.62

雅加達

5.93

10.3

吉隆坡

5.35

5.08

東京

4.78

2

曼谷

4.675

6.25

新加坡

4.01

6.45

上海

3.31

6.23

首爾

3.175

4.35

香港

2.815

2.78

北京

2.685

6.16

台北

1.645

2.01

资料来源:Numbeo全球生活成本统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