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金也:《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画幅我只看到了圆

界面新闻   2016-12-22 16:54
作者:文创资讯 ·

导演,就好比军队的最高指挥者,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体现导演的艺术风格和性格。那么,导演眼中的“标新立异”会是怎样的呢?在12月21日上午举行的首届百万创意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年度国际IP孵化高峰论坛上,北京唱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知名导演、编剧、制片人金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导演眼中的“标新立异”》的主题演讲。

演讲之初,金也给大家分享了自己观看的三出话剧,并进行了相应的点评。其中一个是经典话剧《留守女士》,金也对于奚美娟在话剧中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联系自身感受谈了观后感。

以下是根据金也演讲整理的相关内容:

2015年,中国生产了678部电影,今年应该会超过这个数字,而网上也涌现了近2000部网大。电影市场从数量上呈现出了一片繁荣。

今年有一部比较火的电影,就是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他采用了圆形画幅的拍摄手法,在影视界颇受争议,甚至有人觉得“冒犯”了观众。但是冯小刚,喜欢挑战,执意要拍,最后片子出来了,票房还可以,也拿奖无数。

但是,你能说,《我不是潘金莲》对圆形画幅的拍摄是成功的吗?我个人曾经在微信上发过一个短文,我原以为电影会呈现出画幅,可是并没有,电影到最后都只是一个圆。

不可否认,《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小刚导演的一种创新,但是否成功并不仅仅体现在票房上面。

冯小刚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得了很多大奖,我个人认为,作为导演,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拍什么,一个是立意,一个是态度。立意就是,你要讲什么,表现什么,这个方向一定要明确;态度,就是我为什么要拍这个片子。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从无到有,一直都在变化,一直都在创新,从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的视听语言和观影形式都在变化。

从《摩登时代》到《纽约之光》,从《名利场》到《悲惨世界》,从意大利电影史到世界电影发展史,这些看起来枯燥乏味,看起来跟当下格格不入,但作为年轻的电影人,你只有对整个的电影发展有一个了解,才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着眼当下有所创新。

中国电影史的发展虽不如国外那么宏大,但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在中国电影史上,有一个创新的时代,一个辉煌的时代,就是第五代,这个时代留下了很多让后人学习的样本,理应载入史册。而第六代则稍纵即逝。我个人在电影学院的时候,曾参与了一次“抵制好莱坞”的倡议,并且还签了字。但是这个倡议还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它就被好莱坞大片给吞没了。这听起来像是个笑话,但值得我们反思。

我看过很多电影,有大众熟知的,也有很小众的,甚至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的电影。印象中,2013年的《悲惨世界》应该算是一部音乐电影,给人一种很新鲜的视听享受,这就是一种创新,一个标新立异,明显地和一般电影区分开来了。

我也在一些电影展或者院校看到了一些普通观众没有机会看到的小众电影,这里面有一些文艺片,也有一些90后的独立电影,立意很新颖,但是推向市场被大众所接受,却有点难。所以标新立异,不只是一种创意,不只是你想表达什么,还应该知道观众想看什么。

从去年到今年,有一件事给我触动很大。就是虽然国内电影数量上来了,票房上来了,但是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零入围,在戛纳电影节上全军覆没。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了什么呢?大家应该深刻反思为什么最近两年,中国电影在这些影响力较大的电影节上,越来越没有存在感?

再看看国外,一部部好莱坞大片横扫全球,在国内也备受中国观众追捧,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我们为什么就创作不出这样的好片子?

最后,谈谈对这次我们百万创意创业大赛的看法吧!

我看了这次大赛的一些作品,有些非常打动我,但是也有一些作品拘泥于某一个拐角,比如说死亡、黑暗、阴间,带有这种氛围的非常多,我不知道创作者为什么喜欢拘泥于这样一个角落?是耳濡目染还是流行跟风?

所以,让我多说一句话,我想说,大家能不能把胸怀更宽广一点,让自己的视野更开拓一点,让我们读的书再多一点,看的好电影再多一点,把世界电影史再梳理一遍,然后我们去看看国外一些优秀的电影,再对比我们自己的商业电影。相信,会找到答案。

我个人觉得,蓝海创意云举办这样一次大赛非常有意义,让我们目睹了当下的青年创作者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在看什么,可能目前我们所做的这些片子,有可能在未来的两三年会有所变化,我希望一些聪明的有远见的导演能把眼光投入到有阳光的地方。

没有技艺就没有真正的艺术性可言。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搞电影的人应该先解决一些基本的电影视听语言的abc的问题,然后再来做电影,这一课肯定要补,否则你就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电影从业者或者导演。

谢谢大家!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