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客车收到年末大“红包” 20亿政府补贴相当于全年营收的四分之一

界面新闻   2016-12-13 16:20
作者:陈菲遐 ·

12月12日,中通客车(000957.SZ)公告称,收到2015年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20.36亿元。受此消息影响,12日午后中通客车直线拉升,逆势收涨5.63%。12月13日,涨势延续,当日涨幅3.75%,报收17.71元。

中通客车收到的这笔巨额补贴,将直接改变公司今年的业绩。

今年上半年,中通客车实现营业收入39.58亿元,净利润为2.91亿元。此笔金额达到了上半年公司收入的接近一半。根据预测,2016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88亿元。

如果加上此笔20亿元的营业外收入,中通客车今年总计收入有望超过100亿元,同比增加约40%。

按照中通客车2015年全年生产15670量(根据今年的产销数字测算得出)计算,平均每量客车造价约为45.3万元,成本约为36.4万元。因此每台车的利润约为9万元。如果按照2015年取得的20亿元政府补贴,每辆车中通客车获得的补贴约为12.7万元。这一补贴甚至超过了公司每辆车的利润。

但是,横向比较来看,中通客车在行业内的地位并不出挑。界面新闻根据万得数据库查阅得知,中通客车的月度销量比不上宇通客车(600066.SH)以及金龙汽车(600686.SH)。数据显示,宇通客车的的销量与金龙汽车较为接近,11月宇通客车销量为7228量,金龙汽车的销量为6043量。但是中通客11月销量仅为1888量。细分领域方面,中通客车在大客车、轻客细分市场上的排名在前十名之外,其主要优势在中型客车上。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商用车方面,10月纯电动客车销售6686辆,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24%;纯电动专用车销量为1710辆,同比下降75%;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销量为1346辆,同比下降43%。2016年上半年对于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的调查使得客车的销量有所放缓。上半年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被爆出骗补的新闻。金龙客车发布公告称,下属子公司苏州金龙公司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683辆车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涉及资金5.19亿元;此外,吉姆西客车在没有现车的情况下,大量虚报合格证,吉姆西客车向关联客户交付少量的车辆,同时向苏州市申请补贴,补贴金额也将会超亿元。

此次中通客车收到如此大金额的政府补贴,业内普遍认为是骗补事项尘埃落定之后的一大体现。广发证券汽车团队认为,随着骗补调查结果公布,政府对新能源车的态度已经由整顿行业乱象转为继续支持行业发展。特别是财政补贴标准以及工信部补贴目录将会在近期出台,而中通客车可以收到此笔补助金也被行业内认为是利好。

那么,中通客车收到此笔补贴后除了短期业绩,还会对公司基本面会产生根本性影响么?

2015年4月下发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表示,未来几年新能源车的补贴会持续退坡。通知规定,2017至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的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至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至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因此可以理解,此笔20亿元的政府补贴只是针对2015年,并不表示未来此种补贴可以持续性地给予。

翻阅中通客车此前的年报以及半年报,发现其业绩并不尽如人意。客车行业有着其行业特殊性的收付款要求规定,中通客车在现金流方面有些捉襟见肘。这家公司2015年全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处于流出状态,全年合计流出6.05亿元;而2016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合计流出14.34亿元。经营现金流出的现象表明,中通客车的经营并非是出自正向健康的现金流量,更多的是自行“垫钱”造车,并不能长久。不过靠着取得的25亿元借款可以缓解公司现金流的燃眉之急。

因此,这笔20亿元政府补贴短期内对于中通客车业绩的提振将大于长期效果。长期来看,如果中通客车不进一步改善自己的行业地位,公司基本面难以产生重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