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10亿的电影都是怎么炼成的?

界面新闻   2016-12-09 12:00
作者:文创资讯 ·

转眼间2016年即将结束,将迎来2017年。回望2016年的国产电影市场,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部分影片看似可以破10亿,结果只有几亿票房;也有些影片看似冲冠无望,却成了票房黑马。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国产电影的票房呢?可以从那些票房过10亿的电影中一探究竟。

截止到目前,2016年国产电影破10亿票房的共有5部,与2015年相比稍逊一筹。2016年上映的《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3》、《盗墓笔记》票房突破10亿,其中《美人鱼》以33.91亿元的票房位居年度票房冠军,打败进口大片《魔兽》。与2015年火热的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相比,今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增长明显放缓。

2016年过10亿票房都有哪些?

NO1.《美人鱼》 33.91亿

《美人鱼》能够获得33.9亿多的票房,与周星驰这三个名字有着莫大的关系。距上一部贺岁片《西游降魔篇》已有3年了,而周星驰的年龄越来越大,拍片频率也不高,基本上都是三五年一部作品。这样的节奏,让粉丝们更有追捧之意。

《美人鱼》上映后,网络上掀起“欠星爷一张电影票”话题活动,瞬间点燃星爷粉丝的激情,粉丝为了支持偶像,去电影院刷票,票房一度走高。就电影品质来说,《美人鱼》的故事内容一般,依旧延续周星驰电影的风格,套路化明星,而且邓超的喜剧表演也不出色。如果不是周星驰导演,也许这部电影连破10亿都有难度。

与《小时代》、《致青春》这样的粉丝电影相比,《美人鱼》也有不同之处。《美人鱼》之所以能够收割如此巨大的粉丝福利,源于周星驰前半生对电影的杰出贡献。即使电影很平庸,粉丝们也甘愿买单。他们是为逝去的精品买单。而当下流行的粉丝电影却是为粉丝喜好而拍的电影,根本称不上好的作品。

NO2.《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2亿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所以能够收获12亿票房,应该与影片特效有一定关系。2016年上映的电影大片中,不仅有不少进口特效大片,也有很多国产特效大片。进口大片一直备受国人喜欢,多半有特效的功劳。如今国产电影也在追赶特效潮流,向好莱坞特效靠拢。《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特效做得明显比上一部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要好,而且故事内容上也多有创新。电影中对善恶对立的表述颇有新意。

NO3.《澳门风云3》 11.17亿

王晶导演的《澳门风云3》在2016年春节期间可谓是开门红,票房高达11.17亿元。如果把《寒战2》、《绝地逃亡》、《北京遇上西雅图2》、《驴得水》这样的影片放在这个档期,票房应该也会破10亿吧。年初上映的《澳门风云3》没有进口大片、优质国产电影的竞争,票房走高,实属幸运。这部影片高票房之下是普遍的低口碑,王晶式的港式喜剧电影依旧适合春节档,但是品质有待提升。

NO4.《盗墓笔记》 10亿

原著粉丝期盼已久的电影《盗墓笔记》,却让很多人都感到失望。演技、特效、情节都被观众批评一番,成为粉丝烂片中的代表。原本电影在暑期档上映,预计轻松破10亿,但是上映一个多月后才勉强破10亿。不过《盗墓笔记》的票房成绩也间接说明悬疑题材的电影在中国还是很有市场的。如果《盗墓笔记》品质过硬,票房应该远远不止10亿。

NO5.《湄公河行动》11.83亿

《湄公河行动》是这五部破10亿影片中的一匹黑马。电影上瘾前,百度指数、话题热度不及同时期上映的《爵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但是上映一周后,票房反超,成为口碑、票房俱佳的影片。

作为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前期并不被看好,后来凭借口口相传的口碑一跃成为档期票房冠军。而同时期的《爵迹》虽然有话题度、有粉丝基础、更有CG技术,但是票房、口碑都低,表明观众还是喜欢看内容好看的电影。

如何看待国产电影票房破10亿?

《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3》、《盗墓笔记》票房能够破10亿,并不表明它们都是年度最佳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品质好的电影可能没有高票房,烂片也可能会有超高票房。

口碑不好的电影票房也可以破10亿。自2012年国产电影《泰囧》打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成功迈出破10亿步伐之后,国产电影破10亿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在对IP、特效、偶像、名导的崇拜与迷恋之下,一些影片先天具有粉丝基础和象征资本,比其他电影有更好的营销。其实这些影片的质量与口碑可能并不过关,有时还会被认为是烂片。年初上映的《澳门风云3》、暑期档上映的《盗墓笔记》口碑与票房都不成正比,也是IP被滥用的表现。这两部影片借助当下流行的元素,故事内容没有维持可持续性的探讨,具有一时轰动性,却难以形成长远的发展。

口碑佳的电影票房也会不好。2016年上映的《路边野餐》、《驴得水》、《寒战2》、《火锅英雄》口碑都不错,但是票房却不高。其中《寒战2》的票房最高,是6.7亿多。按照《驴得水》的口碑,票房应该可以朝着《夏洛特的烦恼》并进,但是最终票房止步于1.73亿元。而口碑好的文艺影片《路边野餐》、《喊山》则在商业大片的竞争中票房依旧不高。

平庸的电影,票房不高不低。还有一些影片称不上好看的电影,也不能称之为烂片,这类影片或故事老套,或演技平平,或特效一般,或场景平平,总之电影整体质量平庸。它们的票房不会很差,也不会很高。《绝地逃亡》、《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叶问3》、《陆垚知马俐》、《我不是潘金莲》、《大话西游3》、《追凶者也》票房都过亿了,但是始终没有突破10亿。除了档期、票补减少、进口大片竞争这些外在因素,影片不精致也不出格的平庸水平也限制了票房增长。

电影票房的高低可以作为电影品质的一个维度,同时也是审视观众观影需求的一个维度。

电影的种类很多,观众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当粉丝效应集中凸显之时,粉丝型电影自然票房高,即使是一些粗制滥造的影片,也会受到粉丝的青睐。当IP很火的时候,IP改编电影也有很大的市场。当观众渐渐趋于理性时,那些有品位、高质量的影片又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观众到底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

票房高的未必好看,票房低的也可能好看。观众到底喜欢看什么电影呢?如果仅仅从国产电影的口碑、票房来看,不管什么类型的电影,情节、内容有新意的影片,依旧会受到观众喜爱。2015年是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年,很多喜剧电影票房都破10亿。但是,并不说明观众喜欢看喜剧电影了。2016年喜剧电影《大话西游3》、《陆垚知马俐》票房并不好,主要是因为这些喜剧电影剧情套路化,没有新鲜度。同理,主旋律电影、玄幻电影、恐怖电影、青春爱情电影,如果能够在内容、情节上做到与众不同又合情合理,那么就可能成为票房黑马。

除了内容要有新鲜感,观众依旧喜欢特效大片。2016年国产电影票房破亿元的影片,大部分都是特效大片,而且进口大片中票房高的作品也都集中在特效大片中。好莱坞电影引进中国以来,最吸引中国观众的除了国外的文化,还有影片的视觉效果。很多观众在选择影片时,也会把特效作为第一考虑因素。

此外,演员的演技也影响影片的观感。一些电影之所以票房后续增长乏力,也源于演员演技不过关,让观众产生反感。以《盗墓笔记》为例,看过的电影的人都表示新人演员生涩的演技影响了故事内容的效果。而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中演员对缉毒警察品性、民族精神的表演,符合角色形象,有种美学形态。好的演技,有助于电影内容的展示,也会吸引观众欣赏。

粉丝、IP、特效依旧是观众爱看的因素。如果在此基础上,又有新奇的故事、良好的演技、精巧的情节,那么就会成为口碑票房俱佳的影片。电影是一种大众娱乐产品,首先要保证娱乐性,其次才是审美性或者其他。因此,粉丝电影、IP电影、特效大片高票房自然有其合理性。只有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才能在娱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电影的其他功能。如果一味提高电影的审美性,则会出现曲高和寡现象;如果一味迎合观众,又会出现低俗化倾向。因此,国产电影需要在观众需求与电影审美之间寻找平衡感。

2016年会完成600亿票房吗?

在205年全年票房400亿的冲击下,电影行业打出了2016年600亿的目标。截止到11月13日,2016年总票房突破了400亿元大关,比2015年还要快19天,不过距离2017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还要突破600亿元大关,也是一大悬念。

自《美人鱼》33亿多票房之后,内地电影票房市场并没有一路高歌,而是急转直下,甚至出现负增长。而往年火热的暑期档、国庆档都有所跌幅,也让600亿冲关成为悬念。

2016年暑期档国产电影扎堆上映,无一部影片爆发,《大鱼海棠》、《盗墓笔记》票房都不及市场预期。而国庆7天票房约为15.8亿元,比2015年同期缩水近3亿元,而且无一部电影破10亿。暑期档、国庆档影片票房都比2015年减少了,那么全年600亿的票房目标还能实现吗?

2016年12月上映的影片《你的名字》、《神奇动物在哪里》、《长城》、《罗曼蒂克消亡史》等都将成为票房担当。目前按照《你的名字》票房走势,将朝着10亿票房方向走,影片排片、上座率明显比其他影片高。而且有全明星阵容的《长城》,也是年度合拍片中的大制作影片,可能唱响年尾市场。

整个12月上映的影片比去年多了很多,而且很多进口大片都集中在12月上映,很有可能带动整个票房市场。不过能否实现600亿目标,还需要有爆款的支撑。12月引进的大片,基本上都是较好的影片,也会抢占同档期的国产影片的排片空间。此时,更需要口碑来支撑影片票房。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