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鲸娱乐
两天前,在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上听到一篇文章,是张天爱读的,不得不说,张天爱最近是有点红,好像轰炸了红地毯的炸裂红。
人红是非多,关注的眼睛多了,什么抢代言、挤番位等负面都上了娱乐头条,但耐不住人家资源就是好,东家喜天影视捧着,东家背后的光线传媒频开绿灯,参演的光线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收获8.1亿票房,姑娘要是继续发展电视圈的话,投资喜天的华策应该也能提供不少便利。
只能说,喜天影视在提交新三板招股书后,与光线、华策等资本联系更紧密了,喜天的艺人们会有更好的背靠资源,而主攻艺人经纪的喜天影视掘金之术是否会愈发精进,还得看其玩转艺人经纪的专业程度。
喜天影视:号称国内最大的艺人经纪公司
上海喜天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22日,注册资金2000万元,公司法人及实际控股人为周萌,主营艺人经纪、影视剧投资、制作及衍生和娱乐营销,旗下有张天爱、吴秀波、张歆艺、马丽、王千源、林永健等30多位签约艺人,号称国内最大的艺人经纪公司,其中,吴秀波持有公司40万股,占比2%,而张歆艺、王千源等人则是隐藏的明星股东。
蓝鲸娱乐查询了工商信息发现,喜天影视的投资方中有一家今年1月14日成立的企业——明琛(天津)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有喜天影视5.4%股份。这家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是自然人李昂,另外有周萌等30位有限合伙人的艺人,其中张歆艺持股7.41%,李光洁持股5.29%,林永健持股4.44%,张娇(张天爱)持股7.94%,王千源持股5.29%。
明琛管理股东详细持股统计
30多位签约明星艺人,多位持股,这样的体量在国内比较少有。放在粉丝经济时代,资本追着明星跑,暴风科技和唐德影视分别高溢价收购刘诗诗、范冰冰持股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像是喜天影视这样的公司就应该是市场的香饽饽?
其实,在确定艺人经纪业务重心之前,喜天影视也走过弯路,影视制作业务是其早期的主攻方向。2014年在腾讯视频播出的《怪咖啡》就由喜天影视制作,目前播放量达4.2亿,当时参演的张天爱还不是“太子妃”。这部剧成本1429万元,收入2264万元,虽说支撑起了公司一整年的收入来源,但公司在2015年继续走这条路似乎就已经不通了。
由张天爱主演的网剧《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投入成本1859.8万元,到现在爱奇艺播放量6.4亿,但是毛利率仅17.88%,不及《怪咖啡》36.88%毛利率的一半。
影视制作攻坚战受阻,或许是受此影响,喜天影视调整了业务重心,今年以来艺人经纪收入大幅上涨。2015年,公司艺人经纪收入共1576万元,今年1-7月,公司艺人经纪已经达2895万元,占了总营收的56.4%。
今年6月,喜天影视全资子公司喜天影业总经理张帆表示“我们想做中国的CAA”,在他来看,喜天影视会将CAA的概念本土化,形成内容、演员、导演、编剧包括团队、制片人的整合产业链,他也说“最大”是业内朋友的表扬。
耀眼的明星吸引了光线、华策的投资目光
从去年8月份开始,喜天影视成立了4个全资子公司,不仅将业务拓展到了娱乐营销,又一次将触角伸到了影视制作上游,并获得了复逸文化、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的投资。张帆希望跟电影咖光线、剧咖华策一起好好做内容。
复星创始人梁信军、光线创始人王长田、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
反观光线、华策,已经是影视剧制作上游的老油条,不会因为感动于喜天影视“二进攻”影视制作的顽强意志就掏银子,反倒是喜天的熠熠星光要更有魅力一些。
先于光线注资喜天的华策专注于电视剧,旗下签约艺人并不少,只是贾青、吴倩、韩东君等人还未见气候,再看其竞争对手,在剧圈风生水起的新三板公司唐人影视旗下有胡歌、刘诗诗等一线剧咖,而正在谋求上市的欢瑞世纪更是囊括了李易峰、杨紫等人气小生花旦。
星味比较浅淡的华策在今年4月,出资4000万认购喜天影视5%股份,奔着明星去的目的呼之欲出。
虽然都是上市公司,但相比剧咖华策来说,艺人经纪一直是光线相对弱势的业务,华谊兄弟、天娱传媒等公司也是一直力压光线。非要追溯的话,也就是以柳岩为首的“光线三宝”等主持人,既没有当红花旦,也没有流量小鲜肉。
光线三宝
今年年初,光线将青春片定为电影发展重镇,也试图依托青春片的优势签约100位年轻艺人,发展艺人经纪业务,而在此之前,艺人经纪不是光线年报中的主要营收来源。但截至目前,这项业务的进展似乎再无披露。
4月,喜天影视进行股权转让,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出资8000万元认购37.5 万元新增资本,持股10%。比起自己培养艺人的长线作业,拿来主义似乎更适合快速发展的影视资本市场。
艺人经纪:国外有个CAA,国内却是流水落花
在艺人经纪上一直压着光线一头的华谊兄弟早期的艺人经纪也是有声有色,不过现在没落了,整个过程也是在反射着国内这项业务的混乱。
2015年部分华谊艺人
2003年,华谊兄弟艺人经纪创建,当时的签约数量位列全国艺人经纪公司的首位,一线明星也不在少数,在网络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江湖上早就有了“谁是华谊一姐”传说,双冰、迅哥都因此上过娱乐头条。繁荣之后便是危机,2014年,贾乃亮经纪人“致王中军先生的一封信”揭开了华谊兄弟艺人经纪的“制度问题”。
一边要做电影,一边要培养自己的艺人,这是巨大的矛盾——自己的电影到底要哪里的艺人来演?华谊没能做到两全,王中磊在访谈中也直言“把创作放在首位”。而早在2012年的华谊年报就能看出,艺人经纪业务营收占比已经下滑,直至2014年年报报,艺人经纪退出了华谊主营业收入数据。
2010-2014Q3艺人经纪及相关业务收入情况
在艺人经纪公司的热潮褪去之后,出问题的也不止是华谊这样的巨头,明星跟公司打官司已经屡见不鲜。现在但凡有点想法的明星都更愿意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就像杨幂,虽然惨失跟着欢瑞世纪做上市公司股东的机会,但在她解约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后已经被称为“新三板女首富”,虽然有夸大成分,但确实小有造诣。
专业做艺人经纪的喜天影视想要效仿的CAA就把明星在影视资源中的核心地位拿捏的很稳,成立于1975年的CAA不仅签约了好莱坞三分之二以上的一线艺人,同时还签约了大批中国艺人,李安、吴宇森、成龙等都在签约之列。
CAA的做法是一个团队服务一个人,从开始5年只专注电视,再涉足电影、音乐、体育等领域,强大的资源能提供给明星任何他们所需要的,时光网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女演员喜欢体育,于是公司帮她做了一个主要在体育场馆售卖的体育服装品牌,这就是CAA。
被边缘化的国内艺人经纪市场与国外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心好好复制CAA的喜天影视受到注目情有可原,毕竟这是市场所缺的一角。在蓝鲸娱乐看来,光线、华策并不缺乏影视制作上游的内容合作方,而规范化的艺人经纪确实难能可贵。
值得注意的是,喜天影视已经成立喜天影业,再度涉足制作上游会不会走上华谊老路——靠着艺人经纪发家,最后转行做了影视——目前还不明朗,CAA也是在5年后开始涉拓展其他领域,但作为唯一个即将登陆新三板的艺人经纪公司,难免有急功近利之嫌。
注:登于【蓝鲸娱乐】(微信公众号:lanjingyl,新浪微博:@蓝鲸娱乐官微)。本文引用多方信源及事实。感谢阅读。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