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起“自动驾驶致死”事故让特斯拉面临“涉嫌欺诈消费者”指控

如果说特斯拉自动驾驶致死事故有任何正面意义的话,那就是成为其它厂商和消费者的前车之鉴,或将成为完善相关法律的“垫脚石”。

9月14日,央视《法治在线》栏目曝光了一起特斯拉致死车祸。报道显示,在今年1月,23岁的高雅宁驾驶特斯拉在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发生车祸。交警调查发现,碰撞发生前,特斯拉车主面对前方道路最左侧的清扫车并没有进行任何躲避和减速操作,保持车速撞上了清扫车尾部。

从时间上来说,这是有报道记载的特斯拉自动驾驶致死事故中最早的一起,比它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致死事故和中国北京的碰撞事故都要早,但事发后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媒体进行过报道。直到今年7月份,高雅宁的父亲高巨斌决定起诉特斯拉后,这起事故才逐渐浮出水面,并在9月份被媒体曝光。据了解,高巨斌仅向特斯拉索赔1万元人民币。

对于本次事故,特斯拉的发言人亚历克西丝·乔治森在公司声明中说:“我们多次试图与顾客(高巨斌)合作,调查事故原因,但他未提供任何能允许我们这么做的额外信息”。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朱晓彤也对媒体表示自己对于高巨斌儿子的去世“很痛心”。

那么这起事故的责任究竟是特斯拉驾驶者,还是道路清扫车司机,或者说是特斯拉厂商?

界面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这起案件中起诉方高巨斌的代理律师王贝贝。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就事故现场责任认定来看,高雅宁担70%的责任,左前方慢速行驶的清扫车占30%的责任。”其指出,现场责任的判定与这辆车是否拥有和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无关,而是因为“特斯拉司机在明显要发生的碰撞面前没有采取任何制动、转向等规避措施”——这一行为本身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此前,在责任认定尚未明确时,行车记录仪影像中,高雅宁所在的特斯拉汽车与左侧车道线始终保持统一距离,没有丝毫变化;并且从视频中看,视野中出现清扫车到撞上清扫车之间有非常长的时间,足够司机做出反应。基于视频,高雅宁的父亲认为,儿子所在的特斯拉汽车处于Autopilot状态——但当时特斯拉厂商并没有承认这一点。后来,责任认定明确,判定车辆处于Autopilot状态,但高雅宁主要责任,清扫车次要责任,厂商无责任。值得玩味的是,根据这一结果,特斯拉当初否认车辆处于Autopilot模式的行为变得多此一举,而判定结果也应该令厂商松了一口气。

从上述说法来看,似乎特斯拉公司并没有责任。的确,在案发现场厂商确实没有责任。然而,王贝贝补充道:“但特斯拉厂商平时宣传的自动驾驶功能是有缺陷的,特斯拉应当为这个缺陷赔偿。”

根据王贝贝律师团队提供的视频素材,北京朝阳大悦城特斯拉体验店的销售人员于8月14日在向客户宣传其产品时,多次强调可以在高速封闭路段中使用自动驾驶功能,并声称“高速上最没问题”。而当被询问是否需要用手抓住方向盘时,销售明确表示:“您得看着点儿,不能一直睡觉(此句是针对先前网上流传着有用户开特斯拉时睡觉的视频),有危险性,但是手是可以放开的(这句话被多次提及)。”另外,这名销售指出,在前方道路有障碍物时车辆能自动检测,并制动,且“不会发生撞车”。其还告诉客户“这个车的安全性现在是世界第一,没有争议的,比沃尔沃还高。”从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出,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在推销时的措辞有夸大成份。

眼下,特斯拉面临着“涉嫌欺诈消费者”的指控。王贝贝表示,这不仅是针对本案,而是希望它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王贝贝指出:“特斯拉在营销过程中,把‘自动驾驶技术’作为它最大的一个卖点,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营销人的介绍上,都反复向消费者推销一个理念——你得信任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车主罗震也表示,特斯拉将一个不成熟的技术去让用户选购,并过于夸大其功能。

实际上,它的技术水平并不比其它厂商高明。中国汽车消费者协会理事吴景明强调,类似的功能并不只有特斯拉一家拥有,但其它汽车厂商都明确了是“辅助”功能,不是一个可以独立使用的“自动”功能。而特斯拉在营销时是按照独立功能来宣传的,这涉嫌欺诈。

按照美国政府9月20日颁布的关于自动驾驶新政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自动驾驶等级分为5个级别,1级最低,5级最高。目前,特斯拉、沃尔沃、奔驰等厂商的汽车最高处于2级水平,也就是说顶多是“辅助”司机驾驶。而特斯拉后来将“自动驾驶”的说法改为“自动辅助驾驶”那已经是8月份的事情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该条还指出,“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死亡或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正在审理这起案件。至于家属为何仅向特斯拉厂商索赔1万元,王贝贝告诉记者,不论结果如何,钱不是目的。其希望通过该案,能让特斯拉在宣传时更谨慎。在界面新闻记者看来,本案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这起事件或将成为推动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的一颗“垫脚石”,让“野蛮生长”的新技术在更加规范的体系中实现商业化。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