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明星“创造性头衔”,真的是变相营销?

创造性头衔是被国内外公司广泛应用的,并被证明是有强大力量的。

周杰伦担任了唯品会CJO——首席惊喜官;宋仲基担任了统一鲜橙多CPO——首席漂亮官(还用上拼音了...);天使拉宝贝儿(Angelababy)担任了美丽说CFO——首席财务官?!小丹尼刚开始一听也吓一跳, 后来才知道是“首席时尚官”;何炅去了阿里音乐,李湘去了360,他们共同的职位名称都是CCO——首席内容官。

我的一个客户朋友就跟小丹尼抱怨过这个问题:“现在的公司和明星真是越来越无聊了,明星代言人就代言人呗,整那么多无聊的文字游戏干嘛?这不就是换个说法变相营销吗?”

当时我只是笑了笑,但回来认为这个问题可能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做了一些研究发现:

“创造性的头衔”是有强大力量的,但是这强大的力量经常被人们所不屑。

为什么会不屑“创造性头衔”的力量?

“创造性头衔”的力量体现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但是人们会经常小看自己潜意识的强大作用。

人们真的会小看潜意识的强大作用吗?

比如最近《罗辑思维》里提到的"x99"定价策略:很多人怀疑1999元和2000元,4.99元和5元的定价差别真的有那么大吗?

很多人刚开始都很不屑:“这不就是耍小聪明愚弄消费者吗?”这其中就包括锤子手机的罗永浩(虽然小丹尼也很佩服罗老师)。

但大量的实验证明:这种x99元的定价策略,确实可以让消费者感到更便宜,从而增加销量和销售额。后来罗永浩也不得不自己打脸妥协,之后的锤子手机2代,坚果手机系列也开始采用的定价策略。

“创造性头衔”在潜意识中是有强大力量的,如果只把它当成是变相营销是错误的。

“创造性头衔”有什么强大力量?

使用创造性头衔早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只是近几年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和明星开始尝试,才使我们越来越关注这个现象。

迪士尼主题公园的工程师和多媒体专家,他们被称为"imagineer 幻想工程师"。

赛百味的一线员工不叫服务员,他们被称为"三明治艺术家"。

谷歌创新团队的前台被称为“第一印象总监”,公关人员则被称为“品牌传教士”。

伦敦商学院教授Dan Cable做了项实验:

在一家连锁医院,研究人员将医生分为两组。

第一组让医生们还保持原有的职位名称,如“主治医生”“实验室科员”等等。

第二组让医生们自己设计新的头衔,比如一位负责注射疫苗的医生自称“针筒快枪手”,一位传染科医生成为“细菌杀手”,一位X光医师现在是“骨头跟踪者”。

研究人员在职位名称变化前和5周后,分别对两组医生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二组拥有新头衔的医生们情感疲劳度更低,感到工作更受认可,且心理安全感更高,从而更愿意与他人分享信息。

头衔不一定只代表形式规章或僵化的官僚控制,它也可以帮助员工发现自我、发挥创造性,并更好的应对自由多变的时代。

这个方法在企业中同样适用:

欧洲大型啤酒企业健力士Guinness尝试了另外一种类似方法:不是每名员工为自己设计个性职位名称,而是同一工种的员工集体商定新职位名。

三个月后的调查发现,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高出16%,对公司认同感高出11%。

通过自创新的头衔,大家会在潜意识中表达自己对工作的认知和感受,从而真正拥有主人翁精神。

“创造性头衔”适用地方和制定方法

重新设计职位名称并非适合所有组织,这一做法更常见于初创公司,或迪士尼、谷歌这样极具创新能力的行业巨头。

如果想要效仿,大公司可以先在小部门测试,尤其是负责新业务的部门。

如何制定职位名称创新呢?

第一步

员工自己思考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包括:

  • 服务对象是谁

  • 工作质量会影响到谁

  • 创造什么价值

  • 身份认同问题,如工作的哪些方面做得尤其出色或与他人不同

第二步

员工通过头脑风暴列出备选新职位名,大家进行讨论确定方案。

这项活动的主要价值不在于新职位名本身,而在于讨论的过程。它会让很多长时间做一项工作的员工思考,这份工作的目的在哪里,对自己、同事和客户而言有什么特殊意义。

虽然这些问题很多公司都会要求自己员工去思考,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竭尽心思想办法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创新能力,但是员工的这些思考很容易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被遗忘,所以需要一种工具,一种环境,甚至是一种信念去引导提醒大家。比如

一种工具——你想提醒朋友保持体重注意健康,不如让他使用智能体重秤每天记录身体信息;

一种环境——你想卖智能硬件,不如营造Apple Store或小米之家这种充满科技氛围的环境让用户去体验;

一种信念——你想卖化妆品,不如宣传新时代女性独立主义“我为自己代言”。

“创造性头衔”就像员工对公司的一个长期信念,帮助员工思考工作的意义,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忠诚度。

所以,想想还能为自己或员工们起哪些创新头衔吧?

小丹尼举例:财务总监“人民币与理性大臣”,人力资源主管“人性侦探”,技术总监“代码圣斗士”。

总结

创造性头衔是被国内外公司广泛应用的,并被证明是有强大力量的。

创造性头衔在潜意识中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

创造性头衔主要价值不在于新职位名本身,而在于员工思考和讨论的过程。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