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我的目标是创造在空间中行走的愉悦

“在某种层面上,我的目标就是给人们创造在一处空间中行走的愉悦感。但我也认为,建筑还能达到一个高度,影响人们想要用一生做更多的事。这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挑战。”

资料图:2006年7月1日,卢森堡,贝聿铭出席现代艺术博物馆落成典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享誉世界的华裔美籍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在纽约的建筑师事务所Pei Cobb Freed & Partners的一位发言人证实了贝聿铭去世的消息。

贝聿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为法国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以及代表着反叛精神的美国“摇滚乐名人堂”博物馆等。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建筑的设计也出自贝聿铭之手。

作为1983年普利兹克奖的得主,贝聿铭曾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他还曾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以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

此外,他还曾获里根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艺术勋章和老布什总统颁发的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资料图:1989年3月3日,法国巴黎,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他设计建造的卢浮宫金字塔前留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他的父亲贝祖贻曾任民国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与妻子卢淑华育有三子一女,其中贝建中与贝礼中都是美国著名建筑师。

1930年代,贝聿铭移民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在那之后,他的作品从早期的办公楼、廉价住宅和多用途建筑群,演变为后来闻名全世界的博物馆、市政大楼和酒店。

美联社在一篇讣告中评论称,贝聿铭的作品横跨数十年,从194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21世纪。他的设计通过强大的几何造型和宏大的空间为全球各地的景观增添了优雅,这其中包括位于香港的中银大厦和北京的香山饭店。

贝聿铭最近参与设计的两大项目是位于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位于澳门的澳门科学馆,二者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开放。在这之前,他还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殚精竭虑地研究每一个接手的项目,探究它的用途,并将其与周边环境联系起来。但同时,他也对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这种艺术能创造出的效果感兴趣。

“在某种层面上,我的目标就是给人们创造在一处空间中行走的愉悦感,”他曾这样说,“但我也认为,建筑还能达到一个高度,影响人们想要用一生做更多的事。这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挑战。”

相关阅读:1973年,贝聿铭一生最糟糕的时刻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