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林少洲:地产天花板与厚土的新文旅

在林少洲看来,某种意义上更说明传统的趋势已经出现了天花板,需要新的思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无论何时见到林少洲,他总是保持着温文尔雅、不紧不慢的状态,给人感觉舒服、自然。

3月末,深圳前海,观点地产新媒体再次与这位多年老友对话,分享对过去一年房地产行业发展和变化的看法。

事实上,无论对整个地产行业,还是对林少洲来说,2018年都是变化与转折的一年。

突然收紧的金融环境犹如高速行驶中的一个急刹车,令很多同行都措手不及,“很多朋友经历了过去二三十年高速发展中的一个巨大挑战,这在人生经历里都很难忘。”

在房地产行业待了近30年,林少洲见惯了危机,无论是当年在万科时被派去上海公司“救火”,还是2016年时接受阳光100董事长易小迪的邀请加入公司处理重庆喜马拉雅项目,他都从容应对。

不过,这次行业变化还是给了林少洲一些新的启发。虽然开发商在大环境下遇到挑战,但在林少洲看来,某种意义上这更说明传统的模式或许已经出现了天花板,需要新的思维。这同时令他坚信,自己探索新方向的选择是正确的。

也因此,2018年5月,林少洲选择从阳光100卸任,再次踏上了创业的征程,回到其2002年一手创办的厚土机构,投入到以文旅地产、休闲度假、教育娱乐、医疗康养为内容的地产事业中。

关于厚土的由来,林少洲曾对观点地产新媒体阐释其中的寓意:“土厚才能根深,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厚积薄发,长远发展的企业,包括我们和客户是也长久的、深入的关系。”

据其介绍,厚土的产品分两条线,一是对现有的文旅项目进行操盘,输出管理。通过持续有效的运营,给项目赋予内容和IP,从而提高变现困难项目的软性价值。

另一类则是针对一些前景还未明朗的项目。厚土首先会对项目进行评估,提出好的发展思路和报告,再整合投资人的资源一起去推进项目,这类一般是一线城市周边的文旅项目。

“在内部,我们管一条线叫天使投资。”林少洲这样形容道。

无论是那一条产品线,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打造用户的精神价值,令一群志趣相投的人有一个地方可以抱团度假甚至养老,都是林少洲理想中项目的样子。

按照这样的思路,目前厚土已经在运作的项目有近10个,主要在北京,另外则是在林少洲的家乡广东。

与传统地产模式快周转的模式不同,做文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理想、坚持,更需要好的商业模式和抱团取暖。

首先,对一个需要持续五年,甚至十年的项目而言,现金流是根本。

为此,厚土的模式是通过地产提供现金流。具体来说,就是要将新的产业模式和地产结合在一起,让地产的估值提升,更容易变现;再通过地产的现金流将产业支撑起来,孵化,让它发展壮大,实现良性循环。

听起来这与此前十分盛行的小镇模式颇为类似,但林少洲强调,“很多小镇可能是以地产为最终目的,产业是它的工具,我们恰恰相反,地产是工具,产业才是最终目的。”

不过,要找到好的产业并运作起来并不容易,目前厚土选择的产业有体育综合体、亲子教育等。

“我们希望用户可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形成一种圈层,大家有共同语言,一起探讨社会问题,是内心向往的处所,当然其中也有商务、度假,长久是养老的模式,现在都在研发中,需要根据地块、客群、运营资源的情况。”

像乌托邦一样,这是林少洲进入地产行业以来一直想做也在做的事,与大多野蛮生长的房企显得格格不入。用其师孙立平的话说是,“少洲是在一个最不适合理想主义的行业里,坚持他的理想主义”。

来源:观点地产网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