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拿最佳健康雇主奖的企业,真的让员工健康了吗?

获奖的企业主们抱着奖杯笑盈盈的离场,他们是健康福祉领域的优胜者,这一点无可争辩。但在这一问题上,每个坐在办公桌前的员工才是真正的主角,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谈论职场健康问题可能会戳及每一个人的痛处,尤其是那些黑眼圈深重,脖颈僵硬,时不时就因为工作压力夜半失眠的职员。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如果事关猝死加班场,话题可能还会变得尤为悲痛。

大工业时代的劳工剥削已成历史,眼下,一个被高举的职场共识是,对于员工的健康问题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在权益意识越发高涨的雇员来说,这是最切身的利益相关。而至于雇主,他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维持手下人的健康可能给他们带来的诸多好处。这不仅会提升生产效率,还会成为一个企业宣扬在外的名声。

这促使了大量企业放下大棒,举起萝卜。现在的员工们已然置身于企业提供的各种健康关怀当中:从年度体检到医疗咨询,从运动竞赛到健康课程,再到出现在办公室里那些体积庞大的空气净化器,亚马逊甚至给雇员打造了一大片热带雨林,试图让他们产生置身自然的健康想象。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美世咨询发起并揭晓了2018-2019年中国最佳健康雇主榜单。在参与评选的152家企业中,共有26家企业最终入选,他们被认为是提供员工健康福祉方面的佼佼者。

这已经是美世第二次举办此项评选活动。据美世中国区CEO李兆琦称,筹办第一届时,获奖者绝大多数还是外资企业。而在两年之后,领奖台前出现了不少民营企业的身影。在上海外滩边上一处高端酒店,企业主和人力资源官们探讨着健康管理的实践心得,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模样,甚至会让人忘却那些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头昏眼花的时刻。

一、职场员工健康报告结论堪忧

然而现实远没有那么乐观。

虞炜是美世全球合伙人、美世达信员工福利中国区的总经理。他的开场演讲里充斥着各种数据。这是对2.1万名员工进行健康调研的结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当下职场员工的普遍健康状况。

这项员工健康风险评估对员工的生活满意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方式以及财务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从调研结果来看,职场员工,尤其是千禧一代的员工对健康的关注度相比上一年度的调研有明显上升,但整体健康状况仍不乐观:

生理健康方面:

调研显示,41%的员工表现出了低活力状态。超过1/3的员工表示他们处于慢性亚健康的状态下。

31%员工每天吸烟,制造行业员工吸烟的比例高于其他行业。

32%的员工处于超重和肥胖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也呈上升趋势,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成为所有类型企业雇员的共同风险,首当其冲的是睡眠不足问题。有超过2/3的员工表示自己的睡眠每天不足7小时。

此外,有超过1/3的员工表示他们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曾经历过情绪低落,其中有大约一半的人甚至面临中重度抑郁倾向的困扰。

财务健康方面:

63%的员工对财务健康感到焦虑,其中7%的员工其财务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社交,且年轻雇员(21-40岁)出现财务风险的比例高于年长员工。

生活方式方面:

超过一半的员工表示他们存在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

61%的员工表示不能达到建议的规律运动(规律运动指平均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平均每周6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员工早已不再是我来上班,领一份薪水这么简单,他们需要感到身心愉悦。” 虞炜在演讲中表示。对此他同样拿出数据:89%的员工认为健康福利与薪水同样重要,一半的人则希望工作能带来幸福感。

而在如何进行企业健康管理,虞炜给出了四个建议:领导层的重视、有效的健康战略、合理的资源投入以及科技赋能。不难看出,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实行途径。而要让企业给员工的健康买单并不容易。最常见的推销词是,更健康的员工更有工作效率,成本更低。虞炜就谈到,组织健康与市值成正相关,将带来更高的留职率,更高的生产率,以及更好的整体奖酬,另外,组织健康也会带来更好的抗风险能力。

二、健康项目种类繁杂

当拿到最佳健康雇主奖的企业鱼贯走上台前,他们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并籍此成功地向评选方发动魅力攻势,成了所有人的关注点。对他们的健康管理方案的观察最终指向了三个共性,一是种类繁多的社团活动和竞赛,二是十足的科技感和数字化应用,三是它们无一例外都冠着花俏的名字。

宝洁公司的做法正是这样一个典型。他们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员工打造了一款名为“活力新生活&团GO”的产品。体系庞大且覆盖面广泛,几乎囊括了与健康相关的各个维度。员工可以在内部网站上获取健康知识,在各地办事处和工厂使用统一配置的健康设施(包括按摩椅、瑜伽房和跑步机等)。此外,宝洁中国的职业健康经理张悦特别强调,公司提供的体检资源和健康咨询将由员工和员工家属共享。

为了使员工更好的知悉并参与公司活动,人力资源部特意做了一个微信小程序。员工可以在里面了解政策、报名活动。罗列其上的各式社团和它们花样百出的名字(譬如“篮球火”、“歌剧魅影”、“泳远有你”),都在极力勾勒着一个旨在关怀员工健康的公司形象。

远洋集团更是打出了一个名为4Health的健康雇主理念。其中最为吸睛的是WELL健康标准办公区打造。这套构建具有宏大的理论架构,声称“致力于形成以健康化、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可视化、价值体现等理念为一体的集团新办公区”。这家企业在新办公大楼中嵌入了环形跑道、远望室、冥想室等放松工作压力的舒适空间,以及可升降的工位设计。

“有统计数据显示,人们90%的时间都是在建筑中度过,其中办公室时长尤为突出。这一维度的员工健康对于远洋而言,不仅是一个选择,它是自身所要承载的社会责任。”远洋集团人力资源副总经理李博为表示。

据界面新闻观察,多数企业对于健康计划的搭建集中在两个层面。基础设计是福利供应,这也是很多公司对于员工健康概念的最直观理解。其中包括员工保险,体检项目以及更为人性化的治疗和健康咨询服务。另一个层面的设计则体现了颇为广阔的发挥领地,从多媒体健康互动平台、风靡各大公司的健步走运动、到赚取现金的激励机制。

三、“生活干预”式的健康计划效果最差

这些光鲜的,带有乌托邦意味的健康计划固然塑造了好雇主形象。很大程度上,这一奖项试图传达的意味正在于此:更多的企业应该以此为模范,以及员工们该为这些健康领域的明星公司额手相庆。

但这个话题是否应该就此止步?换句话说,当公司组织了丰富的活动,或是在办公区域安放跑步机后,我们真的在感觉变得更健康吗?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百事公司曾推出一项旨在缓解尼古丁成瘾、健康减重、合理饮食的员工计划。针对该计划的效果研究也同步启动。历时七年的观察指出,公司的员工医疗成本确实降低了,但节省的资金全部来自于健康项目中的“疾病管理”部分:即帮助原本就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员工的那部分。

健康计划评估不佳的类似情况还有不少,最为典型的是由公司层面组织的运动会。那些鲜艳的宣传用语,和极尽丰富的运动项目构建了完美的组织形象,但不少员工私底下抱怨,这些活动挤占了他们的空闲时间——他们只想好好睡一觉,但如果不出席,又会被视作疏离组织,这让他们感到焦虑。

有研究指出,这些“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一种策略中都是效果最差的部分。但眼下雇主们似乎很是热衷于此。他们通过各种活动敦促员工运动。

这样的健康计划基于的逻辑是,你的健康状况会影响你的工作,却忽略了反过来的情况更为严峻。工作对员工身心造成负担有充足的证据。它们和目前加班盛行、办公室不良文化等情况有强相关性,但这些通常在企业的健康计划中被回避掉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蔡江南就在会上将矛头指向加班问题,这是他在美国20多年回国后的切身体会。“我们讲员工健康,不是纯粹的花钱,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时间概念。在国外,周末和下班的时间是完全私人的,老板如果有事找你,他会感到抱歉。但在国内,情况就成了老板可以控制员工的所有时间。”

“如果你没有时间,谈何健康呢?”蔡江南反问。

德意志银行中国与北亚区人力资源负责人严加茹也在会上强调企业需要清楚做健康项目的理念是什么。“如果整个想法是错的,对于员工来说,这会成为他们的压力来源。”

这或许是雇主们需要重新介入思考的问题。费心打造的健康项目将在声势上取胜,但效果可能微乎其微,甚至让员工感到焦虑、筋疲力尽。已经有不少人抱怨称,与其大费周章地举办活动,不如放他们回去睡觉,根本别费事。企业的初衷是希望健康的员工能给公司带来更大效益,那他们需要做得可能是,停止敦促员工保持“健康”,从员工本位思考他们的真正痛点。

一场持续近四个小时的颁奖在昂扬的氛围中落幕。获奖的企业主们抱着奖杯笑盈盈的离场,他们是健康福祉领域的优胜者,这一点无可争辩。但在这一问题上,每个坐在办公桌前的员工才是真正的主角,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