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防灾包”,快加入日常必备清单吧

无论是财报,还是经营管理专家的论著,分析日本企业经营风险时,一般都把防灾措施作为重要内容予以论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日本,地震以及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是经常且正常的事情。如果有日本企业不采取日常的防灾措施,会被认为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

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把防灾管理作为日常工作中基本的经营管理事项。很多日本企业不仅制定了防灾规章制度,而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善防灾措施。

据我观察,尽管有一些日本企业的防灾措施不够完善,但是至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一家日本企业不把防灾管理作为基本经营管理事项的。无论是一些日本上市公司的财务年报,还是一些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专家的论著,介绍日本企业经营风险的管控措施时,一般都把防灾措施作为重要内容予以分析和论述。

通过与一些日本企业员工的沟通交流,结合事例见闻,我将日本企业防灾措施简要归纳,在此抛砖引玉,仅供交流参考。

紧急救助卡片

一些日本企业,不仅把员工胸牌做成一件具有美感的装饰品,而且还把它与企业员工的防灾救助卡片结合使用。即在胸牌的背面附有一张卡片,记录着一些发生紧急联络事项时的重要参考信息。

这些日本企业严格规定,所有员工必须把防灾救助信息卡与员工卡一起存放。这是因为,在上班时间,员工卡一般是挂在胸前的,能够做到人在卡片在。为了便于描述,我归纳整理了一份《防灾救助信息卡》,内容有所编辑,作为范例,仅供参考:

首先遵守客户指示;同时使用手机按照“人身安全确认和防灾救助信息网络系统”的手机短信指示答复公司。

据说,在二战后期,因为日本本土经常遭受美军的飞机轰炸,当时日本国防部门,要求所有老百姓在上衣的胸前,缝上一张布条或者卡片,上面写好本人的姓名、血型以及住址等个人信息。

得益于这种便利的防灾备战措施,每次遭受美军飞机轰炸后,日本国防部门都能够效率极高并精确地统计出某一地区的人员伤亡情况,而且,布条卡片上面的血型记录也成为战时医疗急救的重要参考信息。

从一些日本制造业企业的历史沿革来看,因为这些企业在二战期间曾是军工厂或者军需品加工厂,所以保留了一些战备状态的企业管理方法,其中就包括这种紧急救助卡片的防灾措施。

紧急救助口哨

根据很多灾害救助经验,有一些日本企业在员工卡内,不仅存放了一张《防灾救助信息卡》,而且还配备了一支口哨。若遇到紧急情况,员工可以使用口哨,呼叫救援。

以下照片是一种配备了口哨的员工卡的参考样本,图像有所编辑,作为范例,仅供参考:

可以设想,如果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治安案件以及其他突发事件时,这种随身携带并配备口哨和防灾救助信息卡的员工卡,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应急救助工作的效率。尤其是在灾害救助的关键时刻,或受灾者生命垂危之际,借助一支小小口哨的帮助,一条生命也许可以得到及时救助。

以下图片是日本一些中小学校给学生们免费配置的随身携带防灾用品盒。这个小盒子内,包括一支口哨、一个微型手电筒、一件保暖防水披肩。日本企业的一些管理措施,有时可以通过幼儿园或者是中小学校感受到其中一些缩影。

以下照片是一种可以内藏个人紧急救护信息的口哨样本。有一些日本企业的员工是自费购买并随身携带这种口哨的,在内存的那张紧急求助纸条上提前写好自己姓名、血型、常用药以及家人联系电话等信息。

一旦发生意外,可以立即吹口哨向周围的人求救。周围的人以及救护医生和护士据此可以立即采取救护措施。以下图像有所编辑,仅供参考。

紧急救助背包

除了日常储备的集体备用防灾用品外,有一些日本企业,为了慎重起见,还给每一位员工,配备了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紧急救助背包。

这种背包内,一般包括一本《防灾救助手册》、口哨、口罩、手套、手电筒、指南针、毛巾、一件轻便雨衣、3瓶矿泉水、几盒压缩饼干、消毒湿纸巾以及一些创伤急救药品。也有一些日本企业,还在防灾用的紧急救助背包内,存放了一张《发生灾害时的临时避难场所地图》。

参见以下图片,这种防灾用的紧急救助背包,在日本很多超市可以买到。

当然,防灾专用紧急救助背包的样式多种多样,主要差别在于存放防灾用品种类的多少。参见以下图片,这是一种存放防灾用品较多的背包,作为举例,仅供参考。

日本政府不仅鼓励每家企业,而且也鼓励每一个家庭,定期购置并更新防灾救急用品。

以下图片是日本购物中心的防灾用品专柜情景。

紧急联络清单

在发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后,为了与员工尽快取得联系,很多日本企业制定了一份防灾《紧急联络清单》。这些企业不仅定期更新该清单,而且也定期使用该清单实施防灾演习。

为了便于描述,我归纳整理了一份类似的防灾《紧急联络清单》,内容有所编辑,作为范例,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

1、每一位组员的紧急电话号码,参见附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2、紧急联络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下顺序:组长→组员1→组员2→组员3→组员4→组长→部长→社长。

3、紧急联络时,如果任何小组内有无法联系的组员,可以立即跳过,直接与下一位组员联系。

4、紧急联络时,如果任何小组内有无法联系的组员,组长必须亲自与该组员再次尝试联系。

5、紧急联络时,每一位组员必须简要并清晰报告以下信息:目前人身安全状况,目前所在地域,目前工作状态。

网络救助系统

记得有一次在某一日本企业开会时,突然发生了震级为5级以上的地震。会议双方的参会人员,均在震后不久收到了一封短信,是自己公司加入的防灾救助网络系统,自动发送来的灾害状况确认短信。大家立即按照平日防灾训练时的操作要求,及时发短信报告了自己的震后状况。

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通过手机短信,向防灾救助网络系统报告的是“安全”之类的答复信息,可参见以下图片,仅举例参考。

因为大部分日本企业,均已加入了由日本各级政府和数家警备公司积极合作推广使用的手机“人身安全确认和防灾救助信息网络系统”,所以发生地震等灾害之后,这些企业能够很快收集到本企业所有员工的人身安全信息。

具体而言,就是该手机网络系统,向本企业员工手机自动发送短信,在短时间内确认员工的人身安全。这些企业可以在该网络系统终端上,实时分析统计每一位员工的所在地理位置和受灾状况。以下图片仅供参考。

很显然,这些信息对整个国家的灾害救助工作非常有帮助。当然,该网络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离不开政府防灾部门的政策性支持。另外,1995年神户大地震发生以后,日本政府总结经验教训,专门建立了一套收集灾害信息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各种灾害数据,自动估算伤亡人数以及救灾物资所需的数量,并将所有信息自动发送到政府各个部门和相关企业团体。

据说,灾害发生后,该网络系统能够在30分钟内将初步的灾害统计数据,准确地汇报给日本首相(的团队)。日本首相根据这些数据资料,领导“中央防灾会议”,负责政府层面的灾害救助决策。

“中央防灾会议”的会议主席,由日本首相亲自担任,主要成员由政府防灾防汛部门、交通部门、日本电讯电话公司、日本广播协会、知名企业行业协会,日本银行、日本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以及其他防灾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这些主要成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负责制定防灾计划,审议有关防灾应急事项。

以下图片是手机屏幕显示的日本全民通讯防灾训练的内容之一。这是2013年11月的某一天,日本各级政府通过电信公司实施的一种全民防灾演习内容之一。

 

以下图片是手机屏幕显示的日本地方政府在发生了灾害时的防灾紧急警报通知。这是2018年8月的某一天,日本神户市政府通过通讯公司实施的真实的市民防灾信息速报。

冰箱保管档案

冰箱不仅具有防火功能,而且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也便于寻找。因此,有一些日本企业,把冰箱有效利用为重要资料的档案库。对此,很多外国企业界人士表示怀疑,但这确实是一些日本企业和医疗团体,希望大力推广的一种自我防灾救助措施。

例如,如果平日里事先把企业员工和客户的重要个人信息,统一存放在冰箱内的话,即使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只要冰箱在,冰箱内的重要资料就一定会存在。

另外,如果每位有过重大疾患的普通市民,在各自家庭的冰箱内存放病历和常用药品,发生紧急医疗救护需求时,可以大大提高医疗机构的救护效率和效果。因此,利用冰箱保管档案的做法,今后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医疗团体正确认识并利用。

设置急救器具

日本各行各业的企业,基本上都在企业的重要办公场所或者服务大厅里,安装设置了急救器具,参见下图。

电梯管理措施

发生灾害时,日本各行各业的企业,都禁止使用电梯。若有人在发生灾害时被困在电梯里,也不要紧张。因为大部分电梯管理者,已经预先采取了如下的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及时解决或者减缓电梯被困人员的受灾困局。

1、储备物品

在日本企业的电梯里,都会提前储备紧急装备品,发生灾害时可以使用。

2、远程监控

很多电梯里都实行24小时远程监控,如果发生灾害或者故障时,故障通报系统会自动运行。

3、定期检查

 

专业电梯检查机构定期检查后,会发放认证标志证书。

4、自动感应

参见下图,如果发生地震,很多电梯会自动探知感应操作。

5、存放担架

以下图片是在一些电梯里,会提前存放担架,发生灾害时可以使用。

6、安装镜子

一些电梯里安装了镜子,(编者注:便于轮椅使用者在进出电梯时观察周边情况),避免日常碰撞。

7、延缓开关

有些电梯里,还设计了延缓开关,不仅方便老幼乘客操作,而且发生灾害时也便于电梯内的急救工作。

8、接受补贴

有些电梯的修理改造,接受了各级政府或者财团组织的公益补贴。

预先复印受灾清单

有些日本企业在每个紧急救援背包内,提前复印了几份空白的受灾情况报告清单。之所以提前打印备用,是因为担心发生地震等灾害后,一般会停电,电脑和打印机都将无法使用。

这样准备的话,一旦发生地震后,企业内的每个部门、每个班组都可以迅速填写一份受灾清单,及时把第一线的人员伤亡以及物品损坏等受灾情况报告给企业防灾协会指挥中心,有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救灾效果和效率。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