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作家黄裳:“黄书”被抄始末

半辈子辛苦收藏的书籍被全部抄走,当时心情如何?黄裳说:“好像一个极大极沉重的包袱,突然从身上卸了下来。”

作家、藏书家黄裳

按:2012年9月5日,散文家、藏书家黄裳在上海瑞金医院离世,享年93岁。黄裳学识渊博,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当代散文大家”,晚年更以藏书、评书、品书著称于上海文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作家孙郁对他评价颇高,认为他的写作“无论生前还是生后都将是一个小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孙郁如此评价黄裳的散文写作:“我曾经说他有周作人的意思,老先生还不同意,他觉得自己是在鲁迅和周作人之间,更偏向鲁迅。因为他本人还不完全是个体的知识趣味和悠然的审美理想。他文章里面有一种战斗的东西,愿意面对现实,有话直说,学理和趣味、理想兼得,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很深的影响,保留了明清到民国对于物件的把玩的心态,但是丢掉了士大夫气,以及那些迂腐的东西,可以说是汉语魅力和文人情怀兼得。”

黄裳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抗战初转至上海中学,后考入交通大学读书并开始写作。1942年到重庆,翌年被征调任美军译员。抗战胜利后任《文汇报》记者、副刊编辑、特派员。建国后任《文汇报》编委,后调军委总政文化部文工团越剧团编剧。1953年,调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剧本所任编辑。1956年又调回《文汇报》工作。下面这篇文章是《文汇报》编辑陆灏通过梳爬资料以及与黄裳聊天,整理出的对黄裳文革期间藏书被抄一事的回忆,收录于他的新书《不愧三餐》中。

“文革”抄家之风盛行于1966、1967年,但黄裳的藏书直到1972年才被查抄没收。最初虽然家被抄但书还在,只不过“书橱、书箱一律贴上白纸封条,好像这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带放射性的毒物”。后来干校劳动期间,黄裳被亲友揭发,康生给了他下了“以伪乱真”四个字的考评,于是书没了,“把有字的书籍包括拓片全部装麻袋抄走,只留下《毛选》四卷加一册‘胡风事件’的《按语》。”陆灏曾问黄裳,半辈子辛苦收藏的书籍被全部抄走,当时心情如何。“好像一个极大极沉重的包袱,突然从身上卸了下来。”他答道。黄裳曾在《祭书》一文中这样写到:“也只是一笑置之。并不是真的看破了红尘,只是觉得愁眉苦脸或痛哭流涕并不雅观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淡然处之的好。”

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在黄裳逝世6周年之际节选了陆灏这篇追忆文章,以飨读者。

从《前尘梦影新录》忆黄裳

文 | 陆灏

1、“黄书”何以被抄

中华书局最近(注:本文写于2015年)重新出版了黄裳先生的《前尘梦影新录》,采用了手迹影印和排印对照的形式。但是一九八九年齐鲁书社出版排印本有黄先生的一篇“前记”,这次中华版没有收入。黄先生在那篇“前记”中交代了这本书撰写的始末,开头就说:“十五年前一个春天的上午,我正在干校里‘造房子’,忽然接到通知,要我第二天一早赶回市区报社人事科报到。原来要按照‘政策’没收我的全部藏书了…… ”

“前记”写于一九八七年一月,“ 十五年前”就是一九七二年。“文革”抄家之风盛行于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年,黄先生的藏书何以到一九七二年才被查抄没收?

黄先生一九五八年被打成右派,仍在文汇报社监督劳动,“文革”中自然受到一些冲击,但不是太厉害。初期也经历过几次抄家,主要是抄“金银财宝”,藏书没有被当作“四旧”抄走或烧毁,那是很幸运的事。黄先生曾在《书之归去来》中说:“书橱、书箱一律贴上白纸封条,好像这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带放射性的毒物。每天回家看见这些交叉着的十字封条也真使人不舒服。”

七十年代初,黄先生在干校劳动,由于亲戚朋友的揭发,干校组织对他进行审查,主要问题有:一、恶毒攻击我党中央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二、一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三、长期贩卖古书,捞取巨额暴利;四、作品主要倾向反动。审查结果,于一九七一年八月,经市公检法军管会批复,给他戴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由群众监督劳动,并对他家藏书籍没收缴公。这一决定一九七八年由市公安局“予以平反,恢复名誉”。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但查抄没收藏书的决定却要到第二年春天才执行。黄先生曾在文章中说是因为康生给了他“以伪乱真”四个字的考评,“于是大小喽啰一拥而上…… ”

《前尘梦影新录》
黄裳 著
中华书局  2015-09

2、卸了重负似的

黄裳全部藏书被“按政策没收”的查抄经过,他在齐鲁版《前尘梦影新录》的“前记”中有详细描述,在另一篇《祭书》中也写过,总之是把有字的书籍包括拓片全部装麻袋抄走,只留下《毛选》四卷加一册“胡风事件”的《按语》。

两年后,黄裳因病从干校回家休养。书全抄走了,但一大包空白的旧纸没抄走,其中有明代的白棉纸、明清的竹纸,还有一卷五彩的旧高丽发笺,黄先生就在这些旧纸上写亡书目录。基本靠回忆,稍微详细一点的则是据抄掠之余残存的读书札记,也参考了一两种可能到手的新书,如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和孙殿起的《琉璃厂小志》。现在我们读这本《新录》,里面有一些大段引录原书序跋或批语的,应该就是根据未抄走的笔记,如记张岱《琅嬛文集》:“今书已不存,而草目尚在,亦一大掌固也…… ”

说是有字的全部抄走了,但仔细读黄先生的题跋集,还是能发现当年有不多的漏网之鱼。一九七二年被抄当年的十月五日,黄先生在《中兴间气集、河岳英灵集》后写跋说:“右跋未竟,亦未记岁月,大抵五年前所书也。后为友人携去,近始还来,而群书已去,不胜辽鹤之感。”一九七三年二月二日在《吕晚村家训真迹》后写跋道:“得此书二十二年矣,幸未与群书俱去。岁暮重展,大有趣…… ”《新录》中提到张宗子的《梦忆》时也说:“余儿时读本也。群书扫数尽去,只此小册偶遗,似故主情深,恋恋而不忍去者。今日之犹能读蝶庵文字,赖有此耳。”

我曾问过黄先生,半辈子辛苦收藏的书籍一旦被全部抄走,当时心情如何。他说当时觉得卸了重负似的,反而很轻松的感觉。这个意思,他在一篇《书的故事》中也说过:“六年前的一天,身边的书突然一下子失了踪。终于弄到荡然无存的地步了。当时的心情今天回想起来也是很有趣的,好像一个极大极沉重的包袱,突然从身上卸了下来。”

2012年5月,黄裳先生在家中 容洁/摄

3、“自喜老夫脑力未衰”

黄裳《来燕榭读书记》(辽宁教育出版社,二○○一年三月)中有一篇“来燕榭书目不全本”,写于“壬寅冬日”,即一九六二年,甲寅(一九七四)冬十一月二十九日作跋云:“…… 此目写于十二年前,不分抄刻,不别时代,盖欲写一全目,后亦未竟厥业。群书既去,书目无存。欲写云烟过眼新录,苦忆得五六百种,尚有未能记忆者,书名卷数、撰人姓氏,疑误不少。昨日偶理衣厨,乃于敝衣丛侧,见此残叶,存九十一番。得书近千五百种。盖历劫偶遗之物,约存三之一。善本几全未录及,盖只一二厨中之物而已。因手为装池,都为一册。取对过眼新录所记,大致无差。因自喜老夫脑力未衰,漫志数语卷耑。”于此可知,《前尘梦影新录》曾名“云烟过眼新录”,基本凭记忆写成,“大致无差”。

自称老夫的黄先生,当年不过五十五岁,即使到了八九十岁,黄先生的脑力仍然未衰。藏书家韦力先生曾回忆说,他去黄先生家看过书,去了几次,中间总隔一段时间,黄先生每次拿出来一些给他看,居然没有一本是重复的。韦力先生很惊讶,说要么黄先生自己有记录,要么就是记忆惊人。那时黄先生已是八十多岁了。

二○一○年前后,我有一次去看黄先生,谈到某拍卖会上拍一部有黄丕烈题跋的书,黄先生走进里屋捧出两大包书,都用报纸包着,从报纸已泛黄来看,应该是好几年或十几年前就包好的。黄先生打开报纸,里面是一部《藏书纪事诗》,抽出其中一册,随手一翻,就是一页黄丕烈题跋的手迹:“你看,我这个比拍卖的那个如何?”又抽出一册,随手一翻,这是谁的墨迹;又一册,这是谁的印章。黄先生曾花了十多年时间,搜集《藏书纪事诗》中提到的藏书家手迹和印章,一一粘或夹在书里相关位置。而整本书似乎全印在他脑中,随手就能翻到他要找的内容。

4、不如淡然处之的好

藏书被全部抄走后,黄先生也听到一些关于书的消息,他在《祭书》一文中说:“也只是一笑置之。并不是真的看破了红尘,只是觉得愁眉苦脸或痛哭流涕并不雅观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淡然处之的好。”

当然这些都是事后的回忆。我们读这本《前尘梦影新录》,这是藏书失去后两年写的亡书目录,也看不到怨恨之情,只是偶尔感慨一两句而已。如《柯家山馆词》一篇最后说:“诸物今皆不存,念之怅惘,不能自已。”最多的一段在四卷的最后:“徒以寒士青毡,聚之匪易,青灯夜永,时复上心,聊书所忆,驱我寂寥…… ”云云,真是非常节制,可证他说的“淡然处之”并非虚言。

黄先生曾说这是他的一种坏脾气,“二十多年前,一位头头就曾指出我这是强颜欢笑,自然就是不认识错误罪行的表现,因此给了我加重的处罚”。这指的是被划为右派后的事。我认识黄先生已在他晚年,二十多年交往,他总是一副宠辱不惊、老僧入定的神态,即使在几十年师友之间的巴金去世后,他写文章说,当时正在看电视新闻,电话传来巴老逝世的消息,“我没有吃惊,依旧平静地看完电视”。可毕竟是六十多年的交情,“上床休息却一夜无眠”。藏书尽失后,虽能淡然处之,但也有“时时往来于心者,唯此澹生堂数种”(《来燕榭书跋》,中华书局版)。

三年多前我在黄先生追思会上曾说,黄先生从中学生时代开始写作,直到生命最后,创作生涯近八十年,从来没有得到过官方或机构颁发的奖赏,但他有无数读者,其中不乏铁杆粉丝,这是对一个作家的最高奖赏。而去世三年多来,他的著作不断重版,光中华书局就出版了《古籍稿抄本经眼录》《绛云书卷美人图——关于柳如是》和这本《前尘梦影新录》。一个作家的生命没有随他的肉身的消亡而终结,这就是一个优秀的作家。

书摘部分节选自《不愧三餐》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不愧三餐》
陆灏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8-06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