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新生儿筛查:市场教育程度低 新技术应用仅三成

国内新生儿筛查中占据主要部分的遗传代谢病筛查起步晚,覆盖率低,即便是传统的、国家强制的“两筛”项目在全国推广,中间耗时也超过了30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已近尾声,各地陆续披露新生儿筛查成绩单。12月13日,河南郑州公布新生儿筛查最新数据,包括35种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50084人。同时,佛山、洛阳等地,第三方机构金域医学等,也陆续推出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项目。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组长罗小平指出:“遗传代谢病很复杂,是属于单个疾病一般很罕见、总体相对来说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发病的话会累及身体多个器官、系统,另外疾病数量也一直在增加。如果不能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患者治愈之后效果会非常差,往往会造成死亡或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类伤残。”

新生儿筛查属于出生缺陷三级预防,跟婚前、产前筛查一样,新生儿筛查的推广方也来自政府、企业、医院、公益机构等。不过家长们的参与热情并不尽人意,国内新生儿筛查中占据主要部分的遗传代谢病筛查起步晚,覆盖率低,即便是传统的、国家强制的“两筛”项目在全国推广,中间耗时也超过了30年。

在筛查方法上,医学界最为推崇的是串联质谱技术。然而,目前美国、日本、韩国等使用该筛查技术进行筛查的比率接近100%,中国却不足30%。背后的核心试剂开发、仪器研发国产化也还未实现。

筛查推广慢

“我们刚开始做遗传代谢病筛查时,市场只有不到10家相关的机构,除了我们之外其他机构都是医院的。增长到现在有150多家,至少有20多家是独立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回望遗传代谢病七年推广之行,金域医学临床质谱检测中心主任程雅婷感触颇深。

遗传代谢病是新生儿筛查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代谢功能缺陷的一类遗传病,同时也是罕见病的一种。由于遗传代谢病表现复杂,患儿刚出生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在新生儿期,即出生后0天-28天内即使出现拒食、呕吐、黄疸等症状,也很容易被当作其他常见疾病而被误诊、漏诊,等到疾病累及新生儿各个系统,损伤已不可逆转。

以上种种致使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逐渐受到重视。罗小平告诉记者:“国内新生儿筛查一开始进展缓慢,后来出台了母婴保健法使新生儿筛查有了法律保障,加上各个部门、学会的推动,所以发展很快。筛查内容方面之前筛查的疾病种类比较少,2000年串联质谱技术引进之后,筛查的疾病谱越来越多。”

近几年全国各地也相继落地相关项目,一般是以政府购买或者公益补助的方式推广。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就有广东佛山、河南洛阳、山东东营、湖南岳阳等地的医疗机构免费开展部分遗传代谢病筛查。企业方面,金域医学在去年联合广东省内40多家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开展46种遗传代谢病患儿救助之后,又在前几日推出针对遗传代谢病的“28天新生儿援助行动”。

推广方很积极,但知晓率却依旧很低。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教授韩连书指出,国内遗传代谢病的筛查量很少,部分机构一年才几万、几千个样本量。

记者了解到,整体上,我国的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工作起步较晚。在出生缺陷预防中,孕前筛查属于一级预防,产前筛查属于二级预防,新生儿筛查属于三级预防,不少家庭有孕前、产前筛查经历,但对新生儿筛查的认知度不足。以传统的两筛项目为例,此前国内推出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对两个主要筛查病种苯丙酮尿症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指导,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但韩连书告诉记者:“两项筛查推广到五年前才覆盖70%,严格来说是去年才开始加速推进,到现在增到96%。普及的难度还是在于推广的投入,现在大众认识度远远不够,如果要提早到孕前、产前筛查就会涉及伦理问题,筛查出风险了是不是就要流产。要纳入政府买单也比较慢,需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

技术普及难

知晓率不高背后,是国际上普及的遗传代谢筛查方法,在国内出现推不动的尴尬。

记者了解到,传统的筛查方法如Guthrie细菌抑制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都属于实验检测,只能筛查一种疾病,费用高、周期长,不适用于多种疾病的群体筛查。串联质谱应用于新生儿筛查,能实现对一个标本进行几十种代谢产物的分析,提高了检测效率,并迅速在欧美国家进行普及。

在价格方面,各类筛查的价格都不算高。韩连书向记者透露,应用串联质谱检测遗传代谢病在各个地区、医疗机构的价格都不同,一般是200多元至400元,“一台质谱仪一年可以筛查七八万个样本,量多的话串联质谱的价格可以再降低。”不过,相对于售价仅为个位数的听筛等项目来说,串联质谱检测的价格高出了很多。

而对于数量庞大的遗传代谢病种类来说,串联质谱技术的检测项目数量还是偏少。对此,程雅婷告诉记者:“筛查的前提是可以预防、治疗、有一定的患病率,不然筛查出来也没意义。上千种代谢病现在可以实现临床诊断的有40多种,加上很多技术平台联合,我们可以做到三四百种疾病的检测。这个筛查的病种数量也是不断在优化的,而且不同的地区需求和发病情况都不一样。”

种类多、整体发病高、单病种发病少等特点,无形中给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推广增加了难度。根据金域医学提供的数据,遗传代谢病已发现超过5000种,其单病发病率低,但总体发病却能达到活产婴儿的1/500。金域医学累计检测遗传代谢病的110万例样本中,有91万余例的无症状新生儿样本检出阳性病例228例,累计检出率为0.025%,20万余例疑似患儿样本的阳性病例则达3547例,累计检出率1.73%。

在推广过程中,医院具有属地性,一般呈现单打独斗的状态,难以通过大样本、大数据的结论实现诊断的进步。而在医学检验市场中占比较小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很难凭一己之力将这一技术的检测量做大。这也影响了机构对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程雅婷指出,很多医院没有全国性的物流、配送网络,只能找到某一疾病在本地的发病率特点,而且国内的信息孤岛非常多,医院之间还没联通疾病数据。但只有基于全国的样本数据才可以实现疾病研究的进步。

“筛查对象很多都是没有症状的新生儿,但医院主要做随访和治疗。而第三方筛查往往会受到公信力的质疑,现在我们跟临床信息的互动也有待加强,是验证性的数据居多。”程雅婷坦言。

跟其他第三方医学检验项目一样,提供新生儿筛查的第三方机构慢慢增多,但质量良莠不齐,相关的标准建设还未完成。

程雅婷坦言:“现在串联质谱还在市场发育期,没有技术规范,标准化实验室规范现在是效仿传统两项筛查的。技术应用很多实验室还没有自动化,包括40多个手工步骤。另外筛查报告包含一百多个指标,怎么知道不同的指标组合是不是疾病,这个在全世界还没有形成诊断共识,要靠临床实践去积累经验。”

“此外,筛查了遗传代谢物异常之后能不能确诊存在问题,确诊之后能不能有很好的随访和治疗也是个问题。”罗小平进一步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