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保险上市背后似乎还有一个更大的“局”

这个“局”应该不是有意为之,但可以顺势为之。

作者:芳华

这两天,有一条新闻又将众安保险和孙正义推上了热点:众安保险即将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本基金软银愿景基金正在考虑投资5亿美元。

众安保险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而软银愿景基金很可能就是众安保险最高达15亿美元IPO的“基石投资者”。

众安保险此次IPO将是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领域规模最大的IPO,该公司预计最早将于9月18日上市。

截至目前,软银和众安保险均拒绝置评。

事实上,金哥发现,从今年6月30日众安保险披露了招股书,确定在香港上市到今天,众安保险的IPO都是行业热议的焦点之一,之所以这么火的原因,一边是对高估值的口诛笔伐,一边是众安有组织的“软文”反击。

说实话,如果从互联网保险逻辑上来看,众安保险最大的问题是作为保险公司成立,而不是科技公司,这客观上使得众安的发展遇到很多限制。但从资本逻辑上讲,把握互联网保险公司这个机遇是最好的选择,在这些股东眼中,众安保险在资本上的价值远大于保险本身。

招股书还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众安已经连接超过180个合作伙伴。每客户年保费由2014年3.9元增长至2015年的7.2元,又进一步增长至2016年9.3元。随着众安的产品越来越丰富,连接的伙伴越来越多,单一客户的价值将会稳步提升。

同时,2016年众安保险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937.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接近80%;已赚保费为32.25亿元,总资产为93.3亿元。从2013年11月开业,除2013年出现亏损外,2014至2016年三个完整经营年度,均实现盈利,净利润分别是3698.1万元、4425.7万元、937.2万元。

看上去很美

众安保险一出生就被贴上了几个标签,比如“全球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马云、马明哲、马化腾合办”等。

曾经的众安保险一度锐不可挡,从挂牌成立到估值500亿,只用了17个月。截至今年9月底,众安保险累计用户达4.61亿,累计服务保单件数达58.29亿。其每天需支撑逾2600万笔保单交易。

但是,众安保险业务模式的争议始终充斥在行业内。成立之初,众安保险就号称背后有平安的专业、腾讯的用户和阿里的渠道。借助股东的助力,退货运费险一直是众安保险保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也反映出其保险业务单一、其他保险产品未成规模的问题。

2013年,众安保险第一次披露的年报显示,保费收入主要来源于网络购物退货运费损失保险和消保金保证金两个险种,其中退货险保费收入一千万元,占比达79%。

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保费收入主要来自于退运险,为6.1亿元,占比77.2%。

2015年年报显示,保费收入前5位的业务中,其他保险保费(囊括退货运费险和车险)收入13.51亿元,占比为60.9%。

虽然4.6亿用户看上去很美,但是又有多少是能迁徙去众安保险的其他产品?

投资界的宠儿

然而,成立于2013年的众安保险是全球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其在2015年进行A轮增资时,融资规模达58亿元,投资者阵营里包括了海内外多家投资“大佬”,当时其估值达到了500亿元。

与传统保险公司不同的一个奇怪现象是,众安保险几乎没有业务员。

传统保险公司的互联网化,以渠道创新、服务创新为主,基于提高销售业绩、改善现有体验的动力。而众安并无传统业务的包袱,业务主要是通过场景的切入,获取客户数据,并与不同的中国生态系统中的公司合作,通过场景化的设置开发和提供创新的保险产品,可以说众安走的是另外一条路。

从最初以淘宝平台上解决退货纠纷的退运险起步,众安如今已完成健康险、车险、消费金融、航旅及商险等多个事业线的搭建,不到四年便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且打破了一般创业型公司发展初期高投入、低回报的规律,实现了连续三年盈利。

一方面是快速地植入股东如阿里和携程的电商场景,获取其海量用户;另外一方面,众安也在快速拓展合作伙伴数量,比如蘑菇街、寺库、同程等,以最大化的积累自己的用户数量。通过这些碎片化场景下的保险产品,众安建立了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截至2016年12月31日,众安已向逾4.92亿客户销售逾72亿份保单。

碎片化并不意味着生意规模小,仅退运险一项,数据显示,2016 年国内退货运费险签单件数达 44.89亿件,同比增长 39.92%;签单保费22.36 亿元,同比增长 24.97%。

透过大格局看众安

纵观人类历史,没有人会质疑“火种”的价值,我们聚焦在众安的经济价值上,却容易忽视它的社会价值。

我们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众安不出现,中国保险市场今天会怎样?回顾四年不到的时间,众安确实做了很多创新:

1、第一次用互联网公司的组织架构建立的保险公司,保险行业也开始流行产品经理;

2、第一家以技术开发人员为主的保险公司;

3、广泛尝试场景化保险创新;

4、完全在线上完成承保和理赔;

5、推出尊享e生百万医疗产品,并通过互联网模式向C端分销,被众多公司效仿;

6、尝试利用数据设计保险产品,加强风控;

7、与众多第三方保险创业公司合作;

8、设立众安科技,研究区块链、AI等科技在保险行业的应用;

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学习,借鉴众安在组织、产品、技术、营销、数据等方面的创新,而与众多第三方保险创业公司合作,使得这种保险创新更快速、更广泛的传播、迭代。

虽然众安的实际控股人并不是我们熟知的“三马”,但蚂蚁金服、腾讯、平安、摩根士丹利,中金、鼎晖、凯思博、赛富这些资本大佬、政府和众安的合作者们无疑都希望众安尽快顺利完成上市。从现在看,没有什么能够阻止这场资本盛宴尽早开席。至于对众安估值的质疑,也许也只有通过IPO的方式才能解决。

但上市背后似乎还有一个更大的“局”。

这个“局”应该不是有意为之,但可以顺势为之。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