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电,来自煤炭又何妨?

请别再争议电的来源!电动汽车的电,即使全部来自于煤电,对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其意义依然不可估量。

工信部近日透露,我国继法国、荷兰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之后,正在启动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这一爆炸性消息一时间引起广泛讨论,不仅电动汽车和锂电池概念引爆股市,连中国石化的公众号也在讨论,电动汽车来了,加油站是否该关门了的话题。

在争论中,很多人认为交通电动化是大势所趋,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是必然趋势。当然,也有很多不同意见,有些人认为汽油时代还远未结束,储能技术的缺陷和电动汽车的低效率短期内还无法与燃油汽车相提并论。

这其中还有一个争论的焦点,那就是电动汽车的电从哪里来?电动汽车的反对者认为,既然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电仍然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那么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就意味着将污染留给了发电的源头,汽车的电动化实际上并未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的确如此,在中国的电源结构中,煤电的占有率依然超过65%,而水电、风电、太阳能和天然气发电加起来占比不过三分之一。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还有意义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即便所有的电都来自于煤电,电动汽车是普及依然意义重大!这种意义甚至超出你的想象!

1、煤电尽管污染但可集中收集,而你却无法给排气管带个套。

毫无疑问,超过了10亿千瓦的煤电装机是中国空气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大量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巨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又让中国在趋于低碳化的国际上面临巨大的压力,在污染天气不断加重的当下,煤炭的大量燃烧的确面临着巨大的道德风险。

但相比于分散不易收集的汽车尾气排放,电力——这种洁净能源的使用仍有众多优势,哪怕是煤炭燃烧发出的电,汽车尾气依然无法比拟。

在城市的污染物构成中,30%以上来自于汽车尾气,而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如今早已没有了火电厂,雾霾的成分中,汽车尾气的贡献率甚至超过了50%,如果大量燃油汽车被电动汽车替代,城市空气必然会大幅改善。

有人会说,那电从何来?没错,中国电源结构依然以煤电为主,但哪怕所有的电都来自于煤炭,发展电动汽车都意义非凡,因为相比于汽车分散的尾气排放,煤电的排放可收集,并可进行集中处理。目前火电对污染物的控制已经非常严格,很多大型火电机组的污染物排放甚至优于天然气。

相比之下,燃油汽车尾气却无法收集和集中处理,目前只能眼巴巴看着它直接对空排放,就连德国大众汽车都在尾气排放上做手脚,可想而知,尾气污染是多么严重。

另一方面,目前大型火电机组逐步向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地广人稀,污染物扩散条件优于人口稠密的地区,再加上特高压等输电技术的进步,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煤电,依然能够为城市空气治理带来福利。

2、新能源发展一日千里,电动汽车用上纯绿色电力并非遥不可及。

尽管当前中国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电占据了发电量的绝大多数,但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却在逐年优化之中。用一日千里来形容新能源的发展,一点都不过分。

先看看这么几个简单的数据:2010年,在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中,水电装机为2.1亿千瓦,风电为4473万千瓦,光伏仅有90万千瓦,到了2016年,中国水电装机达到3.3亿千瓦,风电装机更是突破了1.5亿千瓦,光伏则达到了8000万千瓦。仅仅6年的时间,水电、风电和光伏这三种清洁能源的装机分别增长了57%、3倍和88倍。

而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巨大,尤其是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大幅推广,电力的即发即用可以带来更多的绿色电力,届时将会有更多的新能源发电用于电动汽车,未来有一天,在能源结构中,绿色电力占到主流,甚至全部使用绿色能源,并非遥不可及。

3、电力行业黑科技层出不穷,储能技术突破终有时日。

目前,对电动汽车而言,最大的瓶颈在于其续航里程不够长,再加上充电时间慢,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容易让消费者感到里程焦虑。

但是技术进步是难以阻挡的,小编虽不懂技术,但却相信技术的力量,因为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真实没有任何逻辑的相信)。

续航里程实质上是受限于储能技术的突破,近年来尽管各种储能技术层出不穷,但最终并未出现一个既技术先进,又成本相对低廉的储能形式,但请相信人类的创造力:即使储能不突破,也可能会在无线充电、氢能源等方面有巨大进步,最终形成燃油汽车的替代。

有人曾说,我在读大学时就研究储能,目前20年了,在技术上还没有重大突破,因此对储能失去了信心。那么小编不禁反问,你念大学时还没有手机呢,现在不也用上了吗?那时候的电脑储存,是只能存几张照片的3.5英寸软盘,目前储存空间不是以T为单位了吗?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