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9月6日上午,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发布会上对近年来备受舆论关注的“校园贷”乱象作出回应:“上半年我们和银监会、人力资源部联合印发了规范校园贷管理的文件,这个文件明确取缔校园贷款这个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秋季开学后大学生相继返校,教育部官员9月6日再次强调,多部门已经发文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9月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第七场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发布会上对近年来备受舆论关注的“校园贷”乱象作出回应:“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利息学生还要去借这个贷款呢?是因为很多所谓的网络平台机构,在宣传方面做了不诚实的宣传、虚假的宣传,告诉学生这个贷款很方便,很便宜。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金融知识还不是很丰富,去借了贷款,最终成了高利贷,利滚利,有的学生到了还不起的状态”。

“去年以来我们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是银监会、公安部、网信办、工商总局几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很多措施、很多文件来治理校园贷的问题。”赵建军强调,“尤其是今年初,上半年我们和银监会、人力资源部联合印发了规范校园贷管理的文件,这个文件明确取缔校园贷款这个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另外,赵建军表示:“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我们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同时,我们还要求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加强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引导学生不要上当受骗”。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计,2012年至2016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全国累计资助学生(幼儿)4.25亿人次(不含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资助学生(幼儿)从2012年的8413.84万人次,增加至2016年的9126.14万人次,增长了8.47%。

2012年至2016年,各教育阶段全国累计资助资金总额6981.52亿元。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126.08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1688.76亿元,增长了49.97%。

2012年至2016年,各教育阶段财政投入达4780.61亿元,占资助总额的68.48%,近70%。其中,中央财政达2506.78亿元,占财政投入的52.44%;地方财政达2273.84亿元,占财政投入的47.56%。

“财政掏了大头,起了主渠道的作用,其中中央财政又在里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9月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另外,据田祖荫介绍,2012年至2016年,学校从事业收入中安排的资助资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的资助资金以及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三大项加起来资金累计2200.90亿元,占资助总额的31.52%。年资金投入从2012年的301.33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579.59亿元,增长了92.34%。

在这三个项目当中,全国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948.93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13.59%。年发放贷款由2012年的149.03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263.21亿元,年均增幅15.28%。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全面落实,切实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促使教育公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田祖荫说。

同时,赵建军介绍了今后一个时期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一是要全面推进学生资助法治化建设,第二要进一步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还要着力健全和完善资助育人机制。

“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资助文化建设,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构建更加完善,运行更加顺畅、高效的资助育人机制。“赵建军说。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涂义才强调:“我们说资助只是一个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资助育人是我们新时期学生资助工作的新的使命,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资助工作不能停留在只是给学生发发钱这么一个层次,应该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拓展,说白了就是要给受助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做好精神帮扶、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工作。让受助学生真正健康的成长,全面发展”。

“资助育人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格式,各地各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符合青少年特点的育人活动。”涂义才说。

随着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各大高校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资助方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2002年学校开始利用学生的“一卡通”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到2004年学校正式实施“隐形资助”。

“这是科大开始了利用大数据等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精准资助的探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蒋一表示,“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我们隐形资助经过了简单认定学生的消费次数和消费金额,演变到构建一个完整的困难学生的经济信息库,以及形成我们完整的资助体系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十多年来,学校坚持每年操作十个月的“隐形资助”,已经资助了4万余人次,总计发放了635万多元的“隐形资助”,受到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针对前段时间陕西省教育厅发布“常去网吧的学生不能被认定为贫困生”的规定,涂义才回应称:“这个问题我们也关注到了,也跟陕西省教育厅进行了核实,但实际上这条规定只是陕西省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原则性的意见,他们还是要求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制定具体的认定办法”。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